大家对宜昌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2022-5-13 00:07 来自 老橡树1 发布 @ 宜昌社区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论坛Yichang.Esanxia.com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简单说几条就好!谢谢!
71
宜昌最大的遗憾,是错失了成为省会的历史机遇!1984年三峡省筹备办就已经在宜昌挂牌,直到1986年撤销,比1987年成立的海南省筹备办都还早几年!
宜昌如果不能成为省会,也只能作为一个平凡的地级市,和长江沿线的其它开放城市并无两样,和芜湖、九江、万县、荆州、岳阳等等并无二致。
宜昌未来的发展突破,还是得做三峡省的文章,争取让三峡省再度进入决策层并落实。当宜昌成为省会时,宜昌发展的起点前景就已经有本质性的突破。
其实,重庆和湖北目前的版图非常之不合理。一方面,武汉市作为世界第一大城市,却偏安湖北东部,根本不在湖北的版图中心,起不到带动湖北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重庆市虽然作为直辖市,却人口过多、版图过大,3300万人口8.24万平方公里活脱脱一个省的面积人口规模,最荒唐的是从重庆市区到其管辖的一些市辖区足足三四百公里!非常畸形的版图结构,对三峡库区的扶贫发展非常不利。本来武陵山区和库区可以打造万县、涪陵、黔江等中心城市的,但是在重庆市直辖区县的情况下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无从下手。
所以,重建三峡省,扶持宜昌市,非常必要!这也是理顺武汉市和重庆市的管理体制,培育长江中上游重庆、宜昌、武汉三大中心城市和发展带。
在这种的构想下,重庆东部的原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划入宜昌作为省会的三峡省管辖,而湖北省的东部地区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等1+9地区设立武汉直辖市,其它的并入三峡省。
三峡省可以管辖宜昌市、涪陵市、万县市、达州市、襄阳市、十堰市、荆州市、荆门市八个地级市和黔江土家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约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省会驻宜昌市,成为中部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
这样,宜昌的发展两会突破蜕变,武汉重庆的不合理行政区也得以理顺。
宜昌的领导格局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有“区域老大”的风范和气量。 加快晓溪塔、龙泉的融城,在西陵峡口建过江通道,使夷陵、西陵、点军连成一体。别再搞自欺欺人的“三环”共线(西陵二路),真正布置大三环。 吸引和力推宜都、枝江撤市设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作好全域(含县市区)规划,全域大布局。 真正实施互利让利招商。深挖布局财神(关公)道场、昭君拒贿、屈子吟唱等文化新产业和旅游大产业。 整合高校资源,规划新大学城。通过无偿划地、提供基础设施、联合办学、企校政联办、办学补贴、租赁办学等等吸引国(省)内外知名高校在宜昌办校区。办大教肓产业,办成高新科技中心,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成立高校,引入大学生,增加城市人口,引进人才。 切实服务好现有企业,上下同心服务好三峡集团、葛洲坝等央企,真正实现三峡坝区、葛洲坝城区和主城区同城同待遇同政策,把央企当可下崽的“母猪”,而不是当待宰的“羔养”。
宜昌未来发展的建议:
1.产业兴城。依据市场的高效资源配置,结合人工智能工业时代的到来,科学规划并精心培育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建材、电子、文化旅游、柑橘茶叶等十大千亿产业。只有产业链和产业化,才能形成产业区,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做到产学研结合,才能构成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重点培育诸如安琪、人福、长江钢琴、黑旋风、稻花香、采花、宜红、邓村绿茶、箫氏等一批具有品牌影响
简单说几条就好!谢谢!
71
宜昌最大的遗憾,是错失了成为省会的历史机遇!1984年三峡省筹备办就已经在宜昌挂牌,直到1986年撤销,比1987年成立的海南省筹备办都还早几年!
宜昌如果不能成为省会,也只能作为一个平凡的地级市,和长江沿线的其它开放城市并无两样,和芜湖、九江、万县、荆州、岳阳等等并无二致。
宜昌未来的发展突破,还是得做三峡省的文章,争取让三峡省再度进入决策层并落实。当宜昌成为省会时,宜昌发展的起点前景就已经有本质性的突破。
其实,重庆和湖北目前的版图非常之不合理。一方面,武汉市作为世界第一大城市,却偏安湖北东部,根本不在湖北的版图中心,起不到带动湖北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重庆市虽然作为直辖市,却人口过多、版图过大,3300万人口8.24万平方公里活脱脱一个省的面积人口规模,最荒唐的是从重庆市区到其管辖的一些市辖区足足三四百公里!非常畸形的版图结构,对三峡库区的扶贫发展非常不利。本来武陵山区和库区可以打造万县、涪陵、黔江等中心城市的,但是在重庆市直辖区县的情况下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无从下手。
所以,重建三峡省,扶持宜昌市,非常必要!这也是理顺武汉市和重庆市的管理体制,培育长江中上游重庆、宜昌、武汉三大中心城市和发展带。
在这种的构想下,重庆东部的原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划入宜昌作为省会的三峡省管辖,而湖北省的东部地区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黄石市等1+9地区设立武汉直辖市,其它的并入三峡省。
三峡省可以管辖宜昌市、涪陵市、万县市、达州市、襄阳市、十堰市、荆州市、荆门市八个地级市和黔江土家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约二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万,省会驻宜昌市,成为中部一个中等规模的省份。
这样,宜昌的发展两会突破蜕变,武汉重庆的不合理行政区也得以理顺。
宜昌的领导格局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有“区域老大”的风范和气量。 加快晓溪塔、龙泉的融城,在西陵峡口建过江通道,使夷陵、西陵、点军连成一体。别再搞自欺欺人的“三环”共线(西陵二路),真正布置大三环。 吸引和力推宜都、枝江撤市设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作好全域(含县市区)规划,全域大布局。 真正实施互利让利招商。深挖布局财神(关公)道场、昭君拒贿、屈子吟唱等文化新产业和旅游大产业。 整合高校资源,规划新大学城。通过无偿划地、提供基础设施、联合办学、企校政联办、办学补贴、租赁办学等等吸引国(省)内外知名高校在宜昌办校区。办大教肓产业,办成高新科技中心,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成立高校,引入大学生,增加城市人口,引进人才。 切实服务好现有企业,上下同心服务好三峡集团、葛洲坝等央企,真正实现三峡坝区、葛洲坝城区和主城区同城同待遇同政策,把央企当可下崽的“母猪”,而不是当待宰的“羔养”。
宜昌未来发展的建议:
1.产业兴城。依据市场的高效资源配置,结合人工智能工业时代的到来,科学规划并精心培育食品饮料、医药、化工、建材、电子、文化旅游、柑橘茶叶等十大千亿产业。只有产业链和产业化,才能形成产业区,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做到产学研结合,才能构成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重点培育诸如安琪、人福、长江钢琴、黑旋风、稻花香、采花、宜红、邓村绿茶、箫氏等一批具有品牌影响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湖北第二大城市宜昌发展的怎么样?
下一篇: 对宜昌人来说,什么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