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新闻
2022-12-25 07:16 来自 dxf17 发布 @ 宜昌社区
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宜昌市举办“以先行示范引领改革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12月6日,“以先行示范引领改革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杨,宜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顶泉,枝江市副市长陈永杰,当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丽,远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彭立明,分别介绍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成果及各地创建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杜玉婷主持新闻发布会。
全市46项改革事项、65个先行试点入选
“今年全市有46项改革事项、65个先行试点入选,创建数量蝉联全省第一,大幅领先全省其他城市。”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杨介绍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成果。
围绕优化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力推“智简审批+无证明城市+精准监管”改革,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现100本常用证照“免提交”,97%事项“一次不用跑”。建立全省首家企业首贷服务中心,为300余家小微企业给予融资支持超8亿元。拓展“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功能,累计助力市场主体获得授信412亿元、放款367亿元。今年1-10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0.7万户、增长56.8%,现有市场主体突破59万户、增长20.9%。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4家,总数达到5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有望突破1000家。
创新性地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项目管理。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施“指挥部+主动认领”服务机制。运用“城市大脑”为项目服务赋能,将10亿元以上项目纳入在线监测,2800多项目纳入在线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726个,总投资5648亿元。
宜都市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
宜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顶泉介绍,今年宜都市有8个项目入选全省先行改革事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并详细介绍了其中4个改革措施。
推行增值税留抵退税“精简达”。纳税人只需网上提交申请1个步骤,全过程零材料,退税资金最快3个小时到账,极大缩短了企业资金流动周期。截至11月底,已累计为453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1.83亿元,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利息近6000万元。
探索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分类施策实施施工图审查后置,低风险项目免图审,配套建立勘察设计文件抽查制度;一般建设工程在签订承诺书后容缺办理施工许可;特殊建设工程在签订承诺书及施工图审合同后,容缺办理施工许可。缩小施工图审查改革已实现100%覆盖。
拓展“一业一证”行业领域。聚焦市场准入多头审批、关注度高的21个行业,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市场主体只需提交一份申请表,签订一份承诺书,就可办理行业准营涉及的多个许可事项,办件时间由8天变为即办。
探索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强制四张清单,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
枝江市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枝江市副市长陈永杰介绍,今年,该市共8项改革举措创成先行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枝江市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累计兑现 5440笔“免申即享”政策资金1.18亿元。推广“整村授信”改革,实现176个行政村有效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建档100%全覆盖。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为19家企业办理质押融资贷款1.48亿元,同比增长177%。提升市场准入退出便利度,企业开办“半日办结”,简易注销一日办结。今年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16565户,同比增长28.87%,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2846户,同比增长19.15%。
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跑0次比例为90.72%,减时限比例压缩87.97%,100本高频电子证照减材料比例达到100%,与28个省(直辖市)805个县(市、区)实现“跨域通办”事项337项。建成宜昌首个“宜接就办”平台,实现全渠道、全时段、全方位响应企业和群众诉求。做实“六多合一”改革,241个工程建设项目上线工改系统完成审批,57个项目在“多规合一”平台实现集成运用,五大园区29个项目享受“多评合一”成果。优化破产企业土地和房产处置程序,化解企业和群众500余个历史遗留问题。
当阳市流程再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当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丽介绍,今年,当阳市8项改革被纳入先行区,改革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
积极拓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业务范围,同多家银行开通银行预约开户服务功能,实现企业开立银行账户材料线上共享,将银行开户跑动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压减为零。搭建“水电气网用能要素联动报装”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联合报装申请渠道,实现用能报装“只跑一个窗,只上一个网”。搭建可视化查询平台,实现全市城区房屋详细信息及周边环境三维展示、买卖双方信息共享。积极推动“多测合一”改革,搭建“多测合一”信息化平台。将工程建设项目测绘事项分三个阶段整合,相比过去减少2个环节,作业
12月6日,“以先行示范引领改革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杨,宜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顶泉,枝江市副市长陈永杰,当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丽,远安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彭立明,分别介绍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成果及各地创建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杜玉婷主持新闻发布会。
全市46项改革事项、65个先行试点入选
“今年全市有46项改革事项、65个先行试点入选,创建数量蝉联全省第一,大幅领先全省其他城市。”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杨介绍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成果。
围绕优化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力推“智简审批+无证明城市+精准监管”改革,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现100本常用证照“免提交”,97%事项“一次不用跑”。建立全省首家企业首贷服务中心,为300余家小微企业给予融资支持超8亿元。拓展“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功能,累计助力市场主体获得授信412亿元、放款367亿元。今年1-10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0.7万户、增长56.8%,现有市场主体突破59万户、增长20.9%。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4家,总数达到5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有望突破1000家。
创新性地将全生命周期理念引入项目管理。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施“指挥部+主动认领”服务机制。运用“城市大脑”为项目服务赋能,将10亿元以上项目纳入在线监测,2800多项目纳入在线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726个,总投资5648亿元。
宜都市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
宜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顶泉介绍,今年宜都市有8个项目入选全省先行改革事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并详细介绍了其中4个改革措施。
推行增值税留抵退税“精简达”。纳税人只需网上提交申请1个步骤,全过程零材料,退税资金最快3个小时到账,极大缩短了企业资金流动周期。截至11月底,已累计为453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1.83亿元,为市场主体节约融资利息近6000万元。
探索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分类施策实施施工图审查后置,低风险项目免图审,配套建立勘察设计文件抽查制度;一般建设工程在签订承诺书后容缺办理施工许可;特殊建设工程在签订承诺书及施工图审合同后,容缺办理施工许可。缩小施工图审查改革已实现100%覆盖。
拓展“一业一证”行业领域。聚焦市场准入多头审批、关注度高的21个行业,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市场主体只需提交一份申请表,签订一份承诺书,就可办理行业准营涉及的多个许可事项,办件时间由8天变为即办。
探索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于强制四张清单,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
枝江市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枝江市副市长陈永杰介绍,今年,该市共8项改革举措创成先行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枝江市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累计兑现 5440笔“免申即享”政策资金1.18亿元。推广“整村授信”改革,实现176个行政村有效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建档100%全覆盖。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为19家企业办理质押融资贷款1.48亿元,同比增长177%。提升市场准入退出便利度,企业开办“半日办结”,简易注销一日办结。今年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16565户,同比增长28.87%,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2846户,同比增长19.15%。
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事项跑0次比例为90.72%,减时限比例压缩87.97%,100本高频电子证照减材料比例达到100%,与28个省(直辖市)805个县(市、区)实现“跨域通办”事项337项。建成宜昌首个“宜接就办”平台,实现全渠道、全时段、全方位响应企业和群众诉求。做实“六多合一”改革,241个工程建设项目上线工改系统完成审批,57个项目在“多规合一”平台实现集成运用,五大园区29个项目享受“多评合一”成果。优化破产企业土地和房产处置程序,化解企业和群众500余个历史遗留问题。
当阳市流程再造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当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丽介绍,今年,当阳市8项改革被纳入先行区,改革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一。
积极拓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业务范围,同多家银行开通银行预约开户服务功能,实现企业开立银行账户材料线上共享,将银行开户跑动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压减为零。搭建“水电气网用能要素联动报装”平台,打通线上线下联合报装申请渠道,实现用能报装“只跑一个窗,只上一个网”。搭建可视化查询平台,实现全市城区房屋详细信息及周边环境三维展示、买卖双方信息共享。积极推动“多测合一”改革,搭建“多测合一”信息化平台。将工程建设项目测绘事项分三个阶段整合,相比过去减少2个环节,作业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三峡大学举行2021-2022学年校级组织述职评议
下一篇: 市红十字会到三峡职院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