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孩子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许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反映这样一个问题:
“我的孩子不尊重我。”
年龄小的孩子,一个不高兴就对父母撒气、发脾气、甚至拳脚相加;
大一点的孩子,父母跟他说话常常被无视、回怼,沟通困难;
经常对父母冷漠、顶嘴、吵架;对父母讲的道理、建议不屑一顾......
这让许多家长着实委屈:我这么爱孩子,为他付出那么多,为什么还换不来孩子对我基本的尊重?
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身上,恰恰出在父母身上。
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是深爱着父母、尊重、信任着父母的。
之所以会变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认可的一言一行导致的结果,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败。
什么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尊重呢?
01
无原则溺爱孩子的父母。
有一种父母,是能够把心都掏给孩子,却换不来孩子的尊重。
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没有规矩来规范孩子的言行,给孩子各种特殊待遇,倾尽所有给孩子创造愉快、舒适、没有一点不适的环境。
最终,孩子地位越来越高,父母却越来越卑微。
这样一种溺爱和过度保护,不会让孩子记得父母的爱和付出,而是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可以呼风唤雨;
想要什么必须有什么,否则就是别人的错。
这类孩子,大都自私霸道,心中没有他人,又怎么可能会尊重别人。
曾看过这样的新闻:
江苏一个12岁的小男孩,弄坏了茶馆里的物品,想让妈妈替他偿还,妈妈说了他两句,孩子当场就对妈妈动起手来,当众死死掐住妈妈的脖子。
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在大街上暴打奶奶,他用腿压着奶奶的头,用脚直接踹奶奶的头和脸,面对路人的指责也是相当不屑,甚至破口大骂。
而令人气愤的是,这个奶奶没有说一句话,甚至还护着孙子。
父母需要明确,过度的爱,会造成孩子人格的不健全和性格缺陷,对孩子自身长大是一种伤害。
孩子在长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从中体会到失望感和挫折感,这是他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家长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