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宜昌的屈原和王昭君这么出名?
为什么说宜昌的屈原和王昭君这么出名? 屈原和王昭君同属宜昌。初看这两个人放在一起似乎有点怪,没什么联系,细想又是非常有联系的,不仅仅因为两人都是秭归人,更因为他们身上所包含着中国人所崇尚的人文精神。
一、屈原是古代文化“忠”的代表。
屈原,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很有才华,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屈原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但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
因为屈原的才华,特别是变法改革,他遭到上官大夫等贵族排挤诽谤,他们纷纷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于是听信谗言,疏而远之,被先后将他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这样不仅屈原的美政理想得不到实现,而且楚国政治上被秦国欺骗,军事上也先后遭到秦国攻打,秦国还骗楚王参加秦国的新君继位仪式。
后来,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对楚国彻底绝望,他带着他的理想,带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投身到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在当时,凭着他的才华,要到别人国家取得自己想要的地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当才华和理想在本国不能实现的时候,他宁可举身赴清流。
这充分体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古代,忠君就是爱国,虽然楚王昏庸,但他代表的就是楚国,屈原就选择以死明志。
二、王昭君是古代文化“义”的代表。
我们都知道,王昭君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但很少人去推想她出名的原因,世上美女那么多,她到底为什么出名呢?
因为她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义”字。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
可是派谁去呢?正元帝在为难之时,昭君自告奋勇,元帝遂将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王昭君出塞使西汉与匈奴和睦相处,她出塞后西汉与匈奴50几年没有战争。
同时,昭君出塞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经济发展。昭君出塞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名族的民族融合。
在国家危难时刻,王昭君主动出塞,体现了一个“义”字。
三、屈原和王昭君共同代表了“美”。
屈原作为战国时期伟大诗人,他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创作了《楚辞》,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手法,被誉为“楚辞之祖”。
《楚辞》成为浪漫主义的源头,与现实主义源头的《诗经》,并称“风骚”。
这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留给后人的美学财富是无与伦比的。
王昭君呢,她代表的不仅是外表的形象美,更具有内在的精神美。
因此,历来人们根据昭君出塞的故事,创造出许许多多文艺作品。如乐曲《昭君出塞》、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以及李白《王昭君》、杜甫《咏怀古迹》、王安石《明妃曲》等许多诗歌。
正因为屈原、王昭君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义,其精神和作品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所以他们被后人崇敬和传诵。
端午节又要到了,吃粽子、赛龙舟的同时,哪个中国人不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呢?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这段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所写,其中所提到的屈子便是楚国伟大的屈原。
屈原
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的时候便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因而成为楚怀王的左徒。屈原在外交策略中,极力主张联齐合纵,对抗秦国的连横。在他的努力下,楚国的国力有所提升,也受到楚怀王的信任。
然而朝廷中,屈原的一些主张和设想却触动了这些贵族和官员的利益,于是如靳尚等这样的卑鄙小人,经常在楚怀王面前搬弄是非,诽谤屈原。
楚怀王没有父亲楚威王的雄才大略,而且容易听信宫中小人的谗言和教唆。一次,楚怀王以订立盟约为由,受邀去秦国订立盟约。屈原觉得此举无异于狼入虎穴,极力反对楚怀王去秦国,然而固执的楚怀王依旧去了秦国,果不其然成为了人质,后来客死他乡。
新的楚王即位,便是楚顷襄王,他的政治策略和眼光比不上自己的爷爷楚威王,甚至还不如父亲楚怀王,屈原的一番苦口婆心换来的却是楚王的不信任和朝廷小人对他更大的仇恨。
罢黜
屈原终究还是被朝廷罢黜了,他每日徘徊在汨罗江边,看着祖国山河日渐破碎,看着人民受苦受难,而朝廷每日依旧莺歌燕舞,此时的屈原忧心如焚,悲苦的吟唱着《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轻轻擦着眼泪发出长长的叹息,感叹人民生活的艰辛。屈原是一个爱好修洁严于律己的人,但无奈早上遭小人谩骂,晚上便被罢黜。只是因为屈原佩戴了蕙草而罢黜我,因为喜爱采集香草而无端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修美而删本是屈原一生的追求,就是死亡一千次也不会后悔。
出淤泥而不染
有一次在江边,屈原遇到了一位渔夫,渔夫认出屈原,便对他说,“您不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吗?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
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在屈原心里,这这个战火纷纭的年代,许多人都是污浊的,尤其指的是朝廷的小人,而自己却是干净;许多人都是喝醉了酒昏昏沉沉,而自己依旧清醒,所以被赶到这里。
渔夫说:“既然是这样,你就不应该自命清高啊。”
屈原说:“我听人说,刚洗过头发的人总要弹掉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总要抖落衣服上的灰尘。我宁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也不能让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中。”
屈原就是这样一位纯粹而无暇之人,他为楚国而生,为楚国而死。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秦军攻破了楚国的国都,屈原听到这个悲痛的消息,在极度的失望和痛苦中,抱起一块大石头,投入到了汨罗江中。
楚国百姓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到汨罗江边祭奠他,投入食物,希望鱼儿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慢慢地,这便形成了一种风俗。
时至今日,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依然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王昭君
我们都说后宫佳丽三千,在古代时期的后宫,有很多都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宫女,整天都被关在皇宫之中,很想出宫放飞自我,但是却又不想出嫁到匈奴去。当时管事的大臣都非常的着急,就在这时一名叫做王嫱的宫女站出来说愿意去匈奴和亲。这个王嫱就是我们熟知的王昭君,长的十分的美丽,而且又有见识。管事的大臣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
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
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王昭君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子,她曾经凭借一己之力,维护了整个中原地区百姓的安全。她的长相非常的貌美,也被很多网友称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正是因为她的长相非常貌美。
而王昭君嫁到匈奴之后,也造福了很多匈奴的百姓,她为匈奴地区带去了很多中原的文化,使得落后的匈奴也开始变得繁荣昌盛起来。而王昭君的和亲也实现了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睦相处,所以无论是匈奴姓还是中原的百姓,都非常的喜欢王昭君。所以在王昭君死后,很多百姓都会自发的前去昭君墓前祭奠她,这些人每次去祭奠的时候都会在旁边捧上一把黄土,时间一长,昭君的墓就变得非常的大。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去到王昭君的墓呢?
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非常感谢王昭君为匈奴和中原百姓作出的贡献,觉得这样一位伟大的女子的墓,不应该就这样被盗了,而那些盗墓贼也非常怕引起民众的愤怒,自然也不敢去到王昭君的墓。第二点是很多网友说因为盗墓这个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王昭君生前做了非常多的好事,如果贸然去盗她的墓,对于子孙后代不好,所以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非常感谢王昭君为匈奴和中原百姓作出的贡献,觉得这样一位伟大的女子的墓,不应该就这样被盗了,而那些盗墓贼也非常怕引起民众的愤怒,自然也不敢去到王昭君的墓。
杜甫《咏怀古迹》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抑怨帝王不识人,致使满腔遗恨。其实,古往今来,犹如杜诗的幽怨与凄凉,融入昭君的空恨与哀弦,比比皆是。红粉飘零,远适异域;文士飘零,孤影独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