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向外地人介绍宜昌,你会介绍什么?
如果向外地人介绍宜昌,你会介绍什么?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清朝雍正年间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全市辖5县3市5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3万,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75万。
宜昌人文厚重,拥有2400多年历史,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嫘祖,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团结和平使者、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里。
宜昌资源富集,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世界水电之都,境内已建成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4座大中型水电站,水电装机总容量超过2700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8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51.2%、占湖北省的62%。磷矿储量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3位,占湖北省保有储量的46.5%。
宜昌山川秀美,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和建设中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其中5A级景区4家(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屈原故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7%,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99条。
宜昌区位优势独特,是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长江流经市域232公里,焦柳、宜万、汉宜等铁路和沪蓉、沪渝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三峡机场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宜昌三峡枢纽港等正加快建设,已形成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和完善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2016年,宜昌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
宜昌是建设中的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行列,先后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等荣誉称号。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9.3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0.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191.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0.33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7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2位、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2位。
2017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43.38亿元,同比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1706.24亿元,同比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06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35亿元,同比增长1.7%。
当前,宜昌正深入学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高举旗帜、牢记嘱托,紧紧围绕省委对宜昌提出的“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目标要求,聚焦“绿色、转型、跨越、小康”四个关键词,潜心静气,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力争十三五时期综合实力进入中西部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50强,在开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新征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