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这个村“不值钱”的土特产涨价了!都怪他!
在外打拼太累?梦想太贵?不如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回老家搞电商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160元一公斤的蜂蜜,让他在网上一捯饬,能卖240元;
许多“不值钱”的土特产都身价倍增;
原先的玉米、红薯、土豆烂在地里,现在供不应求。
磨坪乡磨坪村村民 谭本海
“苕糖、蜂蜜土产品我们年年有蛮多,就是不好卖,送到小杜这里,帮我们卖一下,卖的情况还可以,今年苕糖、蜂蜜的收入达到七八千元。”
村民口中的“小杜”是谁呢?
吃瓜群众
小编
“小杜”就是咱们今天的主人公杜万鸿!
今年30岁的杜万鸿是土生土长的磨坪村人,2011年,杜万鸿辞掉工作,毅然回到老家,做电商卖土特产。
磨坪乡磨坪村电商创业代表 杜万鸿
“我在外打工时还是想家,家乡的味道一直忘记不了,在外买家乡的东西非常难,我就想,回来了农产品能不能销出去。作为年轻人,想带动一下家乡的土特产销售。”
杜万鸿的电商经历也是如此
万事开头难
2011年那时还没流行微信,他都是通过搜索各种老乡QQ群,把信息一条条发过去,但多数人都没回复,直到第三天,一位远在广东的老乡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下一包干洋芋片,卖出35块钱。
积极求变的他,并没有被这开头难给吓到,而是马上转换思维。意识到产品推销不好或许是品种太少。
于是,他通过QQ一个个询问自己的同学和老乡最想吃到家乡的什么产品,有的说想吃辣椒酱,有的说想吃老家的新鲜羊肉,有的说喜欢手工做的高粱糖。
杜万鸿的思路打开了,他挨家挨户去寻找哪家的辣椒酱做的最有味儿、哪家的高粱糖最正宗,把老家最有特色的产品集中起来列出了清单,开始在网上推广,这样一下子销量提升了许多。
随着微信的兴起,杜万鸿也做起了微商。他的朋友圈里晒着一张又一张家乡时令特产的照片,干洋芋片、鲊广椒、土蜂蜜、魔芋、野生猕猴桃等,让人垂涎欲滴。要是哪位老乡的产品亟待销售,他还会重点推荐。
52岁的谭本海,一手苕糖制作手艺响当当,但平时也只是做了周边乡亲买了吃,杜万鸿就帮他在网上售卖,这让他的苕糖销量供不应求。
在杜万鸿的带动下,全村许多“不值钱”的土特产都身价倍增。后来有不少乡亲找到杜万鸿,希望他帮着把自家的产品卖出去,杜万鸿照单全收,有的成交价每斤赚个一块两块,遇见家里十分困难的乡亲,杜万鸿义务帮忙,把销售的钱全部交到老乡手里,分文不取。在杜万鸿的帮助下,近200户村民都得到了实惠,把自家的东西卖出了大山。
磨坪乡磨坪村村民 田延瑞
“原来农民的土豆、辣椒没有地方销,从网上销售比较好,为我们农民找了一定的销售门路,我们农民很感谢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
善良的他自己也从刚起步时的亏本到去年销售额达到25万元,今年已接近50万元的销售额。
磨坪乡磨坪村电商创业代表 杜万鸿
“下一个主抓是淘宝,现在主要是一些照片没有处理得更好,所有的产品全部上到淘宝上去。我想组建一个二三十人的团队,把我们这里野生的、无公害的产品把它卖出去,想的是每年销售至少200万元。”
杜万鸿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财富,还为村里年轻人创业打开了思路,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像他一样,纷纷返乡做起了电商,种植并售卖家乡土特产。在杜万鸿的带动下,磨坪村已发展电商20多家,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
磨坪乡磨坪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爱平
“下一步,我们驻村工作队将扶持这20多个农村电商做大做强,帮助我们更多的贫困户销售土特产,实现户脱贫、人销号的脱贫攻坚任务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p0524jtcebs&1314.swf
监制:黄琴华 编审:张新玲
初审:汪勤 值班编辑:王晓璐
编创:小鹿
往期回顾
音乐MV《秭归》 《端午是个好日子》丨香桥纪事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 第十期 第十一期第十二期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第十六期丨项目建设劲逮逮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第九期第十期第十一期第十二期第十三期第十四期第十五期第十六期第十七期第十八期第十九期第二十期第二十一期 第二十二期第二十三期 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五期第二十六期 丨微言大义 谭本华高建强望开新王学山颜道梅向传清 袁学兰
©秭归广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