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
三峡工程大坝初建时是如何成功截流的? 截流就是截断长江的水流,在要修筑大坝施工的区域的上下游用围堰挡住水流,然后抽干围堰中的水创造出一片无水的施工环境,这样才能造得了大坝。为了不能让长江断航,于是就决定了三峡工程不可能一次建成。必须先截断一部分,等这段大坝修完后,再截断另外一段,因此截流也就要分两次进行。三峡大坝选址的三斗坪江面宽约1200米,靠近右侧(以面向下游方向来区分河流的左岸和右岸)有个中堡岛,中堡岛到左岸宽900米,到右岸宽约300米。
在截流之前,首先先要在中堡岛到右岸的300米宽的地方开挖一条分支,专业术语叫做“导流明渠”,目的是大江截流之后,水流可以通过导流明渠流向下游,船只也可以通过导流明渠通过施工的河段。
第一次截流叫做“大江截流”,截断中堡岛到左岸宽900米的河段,形成了二期土石围堰,截流合拢时间是1997年11月8日,这是三峡工程一期完工的标志。第二次截流是对导流明渠进行截流,形成三期围堰,为三期工程作准备,截流合拢时间是2004年11月6日,这是三峡工程二期完工的标志。
大江截流的难度是世界级的,因为截流处的水深达到60米,这在当时世界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上已经是最深的了,普通的石料倒入江中无法一下子沉到江底,就无法形成围堰。施工团队在施工前进行了反复的模型试验,最后决定在修筑截流的围堰前先向江中大面积平抛砂石料,这样既可以压住江底松软的泥沙又能把河床给垫高了,通过平抛垫底,深水变浅的方法,石料就能到达江底站稳脚跟,形成拦截水流的围堰。
当围堰缺口从460米缩窄到40米时形成,形成截流龙口。1997年11月8日,400多辆巨型卡车轮番在上下游围堰四个堤头向龙口抛投大型石块,总共抛投了1000万立方米的沙石用来阻截江水,这些沙石总共可以装满10万节火车。下午3时30分,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当时三峡大坝的截流设计技术没有国外经验可以借鉴模仿,纯粹靠工程师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因此这项技术获得了中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次截流是对导流明渠进行截流,由于导流明渠截流龙口比第一次截流上下游水位的落差还大,水流更湍急,而且底部是几乎水平的混凝土底板,因此难度更大。
导流明渠截流前,首先先要打开左岸大坝中泄洪坝段已建好的的22个导流底孔闸门,使江水从导流底孔通过,此时船舶走临时船闸。导流明渠截流使用的是上游左右双向同时往中间推进合龙、下游单方向进占的方法。
导流明渠成功截流后,形成三期围堰,然后在其中修建右岸大坝及电站,并使之与三峡左岸大坝连成一体。 填筑一期土石围堰,将中堡岛及右岸后河围护起来,形成一期基坑,将水抽干,开挖至新鲜花岗岩石,修建混凝土导流通航明渠,长江水流和过往船舶仍从大江主河道通行。导流通航明渠和左岸临时船闸竣工后,拆除一期土石围堰,进行三峡工程的第一次截流--大江截流。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的胜利实现,标志着一期工程的完成和二期工程的开始。
1998年-2003年为二期工程阶段,主要任务有: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的填筑,将围堰围护的大江基坑内的水抽干,开挖至新鲜岩石后,浇筑混凝土重力坝的泄洪、左岸电厂、垂直升船机、左岸非溢流坝等坝段,浇筑水电站厂房、安装首批水轮发电机,同时修建左岸永久船闸。长江水流从导流明渠通过,过往船舶从导流明渠或临时船闸中航行。2002年11月6日进行了三峡工程的第二次截流――导流明渠截流。截流成功后,在导流明渠内抢修碾压混凝土围堰至140米高程,长江水流从泄洪坝段底部的22个导流底孔中宣泄,船舶从临时船闸通行。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开始蓄水,6月中旬,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闸开始通航,10月,首批机组开始发电。
三峡工程三斗坪坝址处有一中堡岛,将长江分为大江和后河,大江宽900米,后河宽约300米,为河床分期导流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根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批准的“明渠通航、三期导流”的施工方案,1993年-1997年为准备工程和一期工程阶段。
准备工程的主要任务有:坝区(包括对外交通和砂石料场)征地与移民,场地平整,场内外交通工程(包括西陵长江大桥和坝区码头工程等),供电、供水、排水、供风、通讯、仓储等系统,房屋建筑,砂石料、混凝土、制冷系统,综合加工企业等。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个阶段进行,到2009年工程已全部完工。
第一阶段工程1994--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
第二阶段工程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
第三阶段工程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
三峡工程动态总投资预计为2039亿元人民币,水库最终将淹没耕地43.13万亩,最终将移民113.18万人。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113万移民的安置费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
建筑结构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三峡大坝左右岸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安装2台5万千瓦电源电站,其22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枢纽布置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等3大部分组成。主要建筑物的型式及总体布置,经对各种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较和研究,并通过水力学、结构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试验研究验证,均已确定。选定的枢纽总体布置方案为: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后,另在右岸留有后期扩机的地下厂房位置。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
枢纽工程量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糟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制安46.30万吨,金属结构制安25.65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26台套。
主要水工建筑物
2.3.1 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前缘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3.2 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合计额定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2003年7月10日,左岸电站2号机组投产发电并移交三峡电厂,这是三峡工程第一个投产的机组。2008年10月29日,右岸15号机组投产发电,是三峡水电站右岸电厂最后一台发电的机组。
三峡工程在设计时还为地下电站预留了扩容空间,右岸地下电站共安装6台机组,总容量为 420万千瓦。机组将于2010-2012年相继安装投产。
2.3.3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山体内。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承船厢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在靠左岸岸坡设有一条单线一级临时船闸,满足施工期通航的需要。其闸室有效尺寸为240×24×4米。
三峡水库淹没实物指标
根据三峡水库淹没处理的规划方案,总面积约7.9万平方千米,淹没耕地1.94万公顷,涉及移民117.15万人。全库区规划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40.5万人,在库区淹没涉及县内安置32.2万人,出县外迁安置8.3万人;规划搬迁建房总人口44万人(湖北省6.5万人,重庆市37.5万人),县内搬迁建房32.2万人(湖北省4万人,重庆市28.2万人)。
三峡库区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原万县市,地级)、涪陵市(地级)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总投资中45%用于移民安置。
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属重庆第二大区,地处长江上中游结合部,三峡库区腹心,幅员2.4万平方公里,人口738万,955家工矿企业需搬迁,全区淹没耕、园地25万亩,直接淹房人口57万,最终将动迁移民80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开发区。
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就近搬迁、举家外迁等开发性移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造和产业建设,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库区整体产业空心化的状态和经济增长缓慢,需要着力解决。
配套工程
永久船闸
坛子岭左侧的深槽就是建设中的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葛洲坝为单级船闸),单线全长1607米,由低至高依次为1-5#闸室,每个闸室长280米,宽34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船只通过永久船闸需3-4小时,主要供货运船队通航。闸室内水位的升降靠输水系统完成。这个深槽开挖最大深度170米,总开挖量3685万立方米,为三峡工程总开挖量的40%。混凝土浇注量357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4.17万吨。1999年底,永久船闸基础开挖工程全部完成。2000年开始闸门金属结构安装,2002年6月闸门安装完毕,2003年7月永久船闸通航。
导流明渠
导流明渠全长3410米,宽350米,宽度约占整个长江江面的1/3,是三峡工程第一期工程完成的主要项目。它的设计通航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当江水流量超过2万立方米/秒时,船舶通过临时船闸。施工期间共完成土石方开挖2823.68万立方米,约占三峡工程开挖总量的1/3。
导流明渠在1997年7月1日试通航,10月1日正式通航之后,长江上往来船只都改道导流明渠航行,有效使用期为6年。导流明渠正承担着三峡第二阶段工程建设期间通航的重任。三峡风光会消失吗? 四百里长江三峡风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每年游客达上千万人次,“三峡明珠”宜昌是游览长江三峡的最佳出发地和中转港。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造成了“告别三峡游”误导。那么,长江三峡的绝佳风景会不会真正与我们挥手道别呢? 有关权威部门论证后认为,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不同工期对三峡风光有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很大,而且这种微小的影响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期工程5年(1992-1997年)。已于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而宣告完成。长江水位从原来66米提高到88米,沿线景观不受影响,长江水运,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2003年6月,水位提升到135米。回水至长江万州境内,张飞庙将被淹没,长江的急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
第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其间,2006年水位提高到156米,屈原祠被淹没。2009年大坝竣工,再经过三年时间,即到2012年,最终坝上水位海拔高度将达175米,水位实际提升110米,回水将上溯到重庆境内。
我国在国际上素有「基建狂魔」的称号,建造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超级工程,其中就包括了三峡大坝。当初在建造大坝时,工程师是怎么做到长江截流的呢?
长江的水流量,全世界排名第三,要截流长江,绝对是世界级难题。加上为了长江不断航,工程分为三期进行。
第一期截流。
将右岸水域围起来,修建围渠,同时在左岸修建永久船闸和临时船闸。
临时船闸建好,进入第二期截流。
先把右侧围堰拆掉,使江水可以通过,再把长江主河道截断,挖开修建左岸发电坝段,和中间泄水坝段。
工程完毕后,进入第三期截流。
主河道的围堰拆掉,再次把右岸围起来。在围堰内修右岸发电坝段全部修建完毕后将围堰拆除,三峡水电站建成。
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换算成我们日常生活的用电收费的话,三峡水电站1年的利润就有300亿元左右,差不多1天就能将近1亿元了。
真是太厉害了,为三峡工程师们点赞! 第一,修建三峡大坝的地址叫三斗坪,宽一千二百米,河中有一岛叫中堡岛,小岛左边宽九百米,右边宽三百米!
第二,先把右边截断,截断的坝把三百米河道围起来,抽干河水,把这段河道挖深,达到通航过水的要求,这段河叫导流明渠!
第三,在导流明渠达到通航过水的目标以后,拆除围堰,所有的船只都从右边导流明渠通行!
第四,左边截流,把左边九百米河道用围堰围起来,让全部河水从右边流通,抽干围堰内的水,挖出坝基,修建大坝和电站,包括泄水设施,
同时在左岸修建临时船闸!
第五,在修好左边大坝电站及临时船闸以后,拆除左边上下游围堰,恢复通水,把右边导流明渠的航运全部转移到左边的临时船闸通过!
第六,右边截流修大坝和发电站,也就是把导流明渠那一段!同时继续修建完成左岸的永久性船闸!直到完成!
第七,总共进行前后三次截流,两次临时通航设施转移,一项永久通航设施,也就是在中堡岛的左边和右边轮流通航和轮流修建大坝和电站!
第八,在左边电站完成以后,在建设右边电站的同时,还在右岸山体内六台七十万千瓦的地下水电站!在洪水月份发电!
第九,在完成全部建筑物后,再在临时船闸的位置修建垂直升船机,也就是把客运和急运的船舶通过升船机快速过坝!
第十,发挥三峡洪水伟大作用工程:
未来在巫山大宁河把三峡工程每年拦截下来的上千亿方洪水连通丹江口水库送到大华北,取代黄河水根治黄河,取代汉江水,取代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大幅度降低调水成本价,新增五亿方亡旱涝保收的机械化耕地,并且把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标准从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让中下游新增上亿亩耕地! 先改路导流,再拦截封堵! 三峡工程采用了建设分流方案,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流
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深水,大流量,河床上的深覆盖层以及堤坝末端的坍塌风险。明渠关闭的主要特征是大流量,高滴落,封闭间隙中的流速高,由于明渠的基础平坦而光滑,从而降低了倾倒物料的稳定性,以及在封河过程中极高的倾倒强度,这是明渠封闭的主要结构特征。在施工过程中,主河截流和明渠截流都应满足航行要求。封河方案,预先弃置水平垫层,上游从上游竖立单个垂直堤坝,然后向下游推进堤坝,并采取了预先铺垫层加粗,双路堤,上游堤坝从两侧向前,向下游顺流的方法进行明渠封闭。两次成功的河道关闭令世界叹为观止,因为世界上鲜少有主河道和明渠关闭的综合难度。
江河截流技术发展
江河截流研究始于俄罗斯的伊兹巴斯,1930年,他首次为戈尔瓦河进行截流模型试验,并提出适用于平堵截流的块体稳定简化计算公式,在随后的10余年,平堵塞法截流被广泛采用,最大的截流流量达到2200 m3s ‒1,最大落差达到3.0 m,抛投强度达到2000 m 3 d ‒1。1940年10月,立堵截流首次在俄罗斯耳滨斯克5号坝实施,当时截流流量为400 m 3 s ‒1,截流落差1.8 m,最大日抛投强度达到12000 m 3。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大型自卸汽车的参与立堵截流运输,截流流量扩展到近3000 m 3 s ‒ 1,80年代更是达到8400 m 3 s ‒ 1,抛投材料也开始广泛使用抗冲能力强块石串截流,混凝土块体串。由于运输设备和截流材料的改进,通常是枯水期截流的作法也得到突破,很多工程汛后即安排实施截流,截流时间的提前,为随后的枯水期完成围堰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较长的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三峡工程的两次截流无论是截流流量,抛投强度,还是截流水深,最大偏差都远超既有截流工程堪称世界之最。
施工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建设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导流方案,先后于1997年11月8日实现大江截流和2002年11月6日实现导流明渠截流。这两次截流的综合困难程度乃世界截流史所罕见,三峡工程两次截流与国内外截流技术水平的综合比较,标志中国河道截流技术已处世界领先地位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是修建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关键性的第一道,其目的是截断长江主河道,注入长江水流改道从导流明渠通过,大江截流具有截流水深和流量大,截流施工强度高和工期紧,截流进程中有通航要求以及戗堤基础覆盖层深厚的难点。如何防止戗堤进占时堤头塌陷和保证堤头稳定,成为截流的关键。在前期大量水力学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和机理分析研究基础上,最终确定采用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方案,有效防止了堤头塌陷事故的发生。截流过程实测截流流量11600〜8480 m 3 s ‒1,落差0.66 m,最大变量4.22 m s ‒1,截流最高日抛投强度12.09万m 3,为世界截流施工之最。
明渠截流初步设计为12月上旬,截流流量9010 m 3 s ‒1,面对后续工程施工工期紧,施工压力大,极大的着手工程的施工进度,明渠截流逐步提前到11月上旬,设计流量达12200〜10300 m 3 s ‒1,不但导流建筑物应尽早推进运行的条件,而且截流难度显着提高。同时,由于明渠属人工河道,基面平整光滑,不利于抛投料稳定;截流进占时,必须以右岸端进占为主,单堤头抛投强度极高,同时也要兼顾通通航要求同,再加上明渠截流水深大而且水面坡降极小等,当时因素复杂,施工强度高,存在很多关键技术及难题,是当时世界上截流综合困难最大的截流工程。
工程施工特点
(1)截流水深大,截流龙口最大水深达60.0 m(按平抛垫底前淤砂层全部冲光计),截流戗堤坍塌塌陷的风险大,截流过程中,在预平抛垫底条件下,共发生大小塌方达40余次。
(2)截流流量大,设计截流流量为14000〜19400 m 3 s ‒1,实际截流流量为8480〜11600 m 3 s ‒1,名列世界截流史上流量之最。
(3)河床覆盖层厚,截流戗堤直接建筑在河床覆盖层上,其覆盖层厚达20 m,其中包括约10 m厚的新淤砂层,新浆料砂层的级配均匀,颗粒较细,开始粒度小,易受冲刷,且浆料堆积厚度传导,给堰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4)截流抛投强度高,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最大平均日抛投强度为4.19万m 3,而截流进占实战演习中昼夜抛投强度达19.40万m 3,截流实施中龙口段单堤头最大日抛投强度达6.49万m 3。
截流方案
三峡大江截流方案早期曾研究比较过浮桥平堵和单戗立堵两种方案,综合平堵和立堵截流方案的优缺点,在水力学模型试验(1:100和1:80)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截流方案。
(1)截流指令与流量,截流进占及合拢时间的选择,直接关系至到截流的流量和截流的困难,是截流设计和施工首先要确定的首要问题,鉴于三峡导流明渠分流条件好,截流流量不是截流调度选择的条件,三峡大江截流拟定在1997年11月中旬,截流设计流量为14000〜19400 m 3 s ‒1,相当于20年一遇11月下旬或中旬的最大日平均流量。
(2)截流戗堤,戗堤布置在上游围堰背水侧,兼作排水棱体,以利堰体的渗透稳定。戗堤直径与围堰半径基本平行; 堤顶高程按不同进占投放20年一遇最大日平均流量的相应水位来确定;堤顶宽两岸非龙口段为25 m,龙口段为30 m,满足4〜5辆45〜77 t自卸汽车在堤头端部同时进占工作。
(3)龙口位置及宽度,龙口位置的确定,考虑防渗墙施工平台; 右岸截流基地已成孤岛,料源已无法补充,戗堤延伸延伸; 口门压力尽量与水流流向垂直,使流态良好,利于通航; 尽量右移避开河床深槽段,降低合拢难度,经综合分析,拟定龙口位置位于主河床深槽右侧,而避开顶端最深处,经过1:100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及计算研究,确定截流戗堤进占按11月上旬形成龙口,宽度130 m。
(4)截流进占程序,戗堤进占分阶段由两岸逐渐向深槽推进,在深槽段右侧形成截流龙口。下游围堰石渣堤尾随上游截流戗堤进占,口门宽度始终比上游宽80〜120 m,戗堤进占按截流过程分为非龙口段进占和龙口合拢两大阶段。
下游围堰石渣堤尾随进占程序:第一阶段预进占,口门宽度830.4→480 m; 第二阶段跟随进占,口门宽度480→240 m; 合拢进占,口门宽度240→0 m。
截流准备
(1)截流备料,截流戗堤抛投材料,非龙口段为石渣,中石及大块石,龙口段为特大块石(或10 t,15 t混凝土四面体),大块石,中石及石渣。特大块石备料系数为1.8,石料备料系数为1.4,其他材料备料系数为1.5,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填筑筑总备料量约1200 m 3(含风化砂,反滤料等)。
(2)截流设备,设备选型优先采用大容量,高效率,机动性能好的大型设备。
(3)截流预演,为检验生产能力及组织协调的有效性,于1997年10月14日,在非龙口段进占期间组织进行了实战演习,连续24 h抛填,上游戗堤左右岸分别进占28.7和26.0 m,左下堤头进占20.8 m,创下日抛投强度19.4万m 3的世界记录,截流预演剧场进行了检验施工队伍,验证生产能力,优化堤头线路和抛投方法等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技术支持,为了前期研究截流方案和技术,以及为截流实施过程中提供动态施工参数以利决策,三峡大江截流应用了水文气象,水力学模型试验,计算机动态仿真,安全监测等技术支持系统,并率先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管理工作。
截流实施
(1)平抛垫底,大江截流主河床深槽段最大深度达60 m以上,为避免可能发生截流戗堤和堰体进占抛弃过程中堤头塌落现象,保证人员和机械的安全,减少截流时抛投强度,采用了平抛垫底抬高河床高程的措施。
平抛垫底范围:覆盖上游戗堤龙口段和整个深槽段,顺水流方向140〜197 m,沿戗堤轴线方向180 m; 为降低戗堤石块滚入防渗墙的高度各5 m范围内的风险并防止流失,戗堤上游侧对应堰基部位也进行抛填。
平抛垫底材料:在截流戗堤范围内平抛石渣及块石料,其上游侧堰体防渗墙范围平抛砂砾料。采用250 m 3 h ‒1采砂船定位,540HP拖轮顶推500 m 3底开驳抛填,平抛垫底堆积74万m 3。
(2)预进占,第一阶段,1997年汛前两岸漫滩地区的戗堤预进占,上游口门宽度797.4 m进至460 m,下游口门宽度830.4 m进至480 m。1996年11月22日开工,1997年3月19日完工。预进占施工采用端进法抛填,遇见水深时,采用堤头集料,推土机赶料的方式进行抛投。为安全度汛,各堤头在汛前形成防冲裹头。在第一阶段进占基础上,1997年9月12日开始继续非龙口段进占,上游戗堤形成口门宽130 m的截流龙口,下游口门束窄至240 m。
(3)戗堤龙口合拢,龙口段分为3个分段,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抛填。口门宽度130 m进至90 m分段,抛投采用中石及石渣全断面推进,特大石和大石抛填在迎水侧抗冲,中石与石渣略靠下游侧齐头并进。口门宽度90 m进至40 m区段:采用凸出上游挑角的方式施工,即在堤头上游侧与戗堤堤成30°〜50°的方向,用特大石,大石,中石抛出一个长5〜8 m,宽8〜10 m的防冲矶头,使戗堤下游侧形成回流,然后采用中石,石渣尾随进占。小龙口宽度40 m进至0 m分段。该分段水下三角堰基本形成,水深变浅,戗堤稳定,但偏移穿透。为减少物料流失,首先采用上挑角方式抛投,抛投体积和重量搬运的特大石,大石或混凝土四体面等物料;待流量明显减少后,采用自卸汽车直接抛填,推土机配合的全断面进占法。
(4)龙口合拢过程,口门宽度130→40 m:1997年10月26日8时开始进占施工,此时坝址流量10600 m 3 s ‒1;龙口缩窄至100 m宽后,截流进入困难段,龙口实测距离3.88 m s,1,落差0.44 m,抛投石渣料流失率,堤头进占速度减慢,甚至时有后退;龙口宽束窄至82 m,实测最大流量11600 m 3 s ‒1,导流明渠分流量7860 m 3 s ‒1,实测龙口最大流量4.22 m s ‒1,落差0.66 m; 龙口缩窄至40 m,明渠分流比84.55%,小龙口形成。左右岸堤头高峰抛投强度分别为3810和3072 m 3 h ‒1,相应车次为186辆次/ h,130辆次/ h。两岸堤头共计抛投最大强度6375米3 ħ -1,302辆次/小时。形成宽40 m的小龙口后,采用特大块石抛投形成临时包裹头。口门宽度40→0 m。1997年11月8日9时,坝址流量为8480 m 3 s ‒1,导流明渠分流量8040 m 3 s ‒1。
坍塌情况统计。①预进占施工过程中,堤头和两侧共发生大小坍塌塌落21次,堤头和贯通发生塌陷的概率基本位移。1996年11月25日,上游右堤头风化砂堰体发生大面积塌陷(500 m 2以上),造成3台施工设备落水,无人员伤亡。②非龙口段和龙口段施工过程中,据称不完全统计,上下游围堰延伸发生塌陷44次,其中上游12次,下游32次。1997年11月27日,上游迎水侧石渣堤发生坍塌面积96 m 2。由于采取了平抛垫底以及灵活多样的抛填和进占方式,未发生堤头塌陷。
三峡工程截流施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各阶段设计报告皆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深化和细化,对施工进度,施工布置,施工程序和作业方法,填筑材料,主要施工设备等特定的具体规定,必须到每台设备,每个班组,每个参建人员。
三峡工程两次截流的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是近百年来大江大河截流的理论与科技的发展的结晶,引领了新时代的导截流科技。 下载【今日头条极速版】
填我邀请码【1797228271】
你我各得32元【可以立即提现】
红包可立即提现,我已经赚了33434.04元。
有很多种赚钱的方式,可以当主业当副业的职业有很多,关键看你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了,这里分享一个门槛低,人人都可以的小技巧。只要用心你绝对可以。
帮我点一下,咱俩都有钱拿!
点击下面 蓝色【今日头条极速版】字体
点击立即下载→ 今日头条极速版
首先,下载今日头条极速版。
首次登录填写新用户
专享邀请码【1797228271】
还可以领取一个现金红包的奖励!
最后,就是按要求每天阅读新闻,视频,分享。这个极速版里有签到,开宝箱,阅读,看视频等等的任务攻略,是目前接触金币到兑换现金靠谱的软件!
操作很简单,需要大家注意的关键环节就是持续的邀请好友,也算是对头条的推广吧。你还等什么,来吧。
点击下面 蓝色【今日头条极速版】字体
点击立即下载→ 今日头条极速版
填我邀请码【1797228271】领32元红包
注意:长按屏幕 复制邀请码
先堵一边搞坝体建设,留另一边放水。
等先堵的一边坝体建设到一定程度,其底部及侧边山体底部洞就可放水了,至此再堵上放水的那一边搞建设。
不是一下子整个的将长江堵死的,让它一滴水不能往下流。不要想绝对了。
所以长江截流,是个假说法。 先堵一半,建水坝。留另一半过水,水坝建好后,开闸放水,把另一半堵住,继续建。最后合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