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论坛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06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复制链接]
4063 10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10

忆困血馆闻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7 21: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56881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01: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的第一场大战役,他的形成是由于北方军阀争夺中原的控制权而引发的,在公元189年董卓作乱的时候,中原及北方还有十几个军阀,等到官渡之战前,中原及北方只有袁绍和曹操两大军阀,战争就是如此,不打到最后一个,是不会罢休的。
先看看官渡之战前十年的天下形势,公元190年,函谷关以东的地方政府组成联军共同对抗董卓,分别有:
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武将军曹操,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参与讨伐董卓的势力,比如徐州牧陶谦,幽州牧刘虞,前将军公孙瓒。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公元190年天下形势
除了北方之外,还有凉州的马腾、韩遂势力,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等势力的存在,整个天下在朝廷陷入混乱之后,地方上也乱成一团,彼此争夺地盘,各自为战,这种形势在随后十年中,由于彼此争斗,一些势力被吞并,一些势力逐渐壮大,比如袁绍取代了韩馥的冀州牧,并逼死了韩馥,公孙瓒打败并杀死了刘虞,然后公孙瓒又被袁绍所击败,袁绍统一了河北四州。
再看中原地区,兖州刺史刘岱与济北相鲍信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阵亡,河内太守王匡被曹操联合胡母班的亲属攻杀,陈留太守张邈和广陵太守张超以及陈宫、吕布等人因为反叛曹操,被曹操击杀,兖州及徐州、豫州都落下曹操之手,此外,曹操还迎立汉献帝到许都,成为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强势力之一。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2.jpg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当北方和中原地区只剩下曹操与袁绍的时候,两人之间的战斗就不可避免,事实上,官渡之战是曹操率先发起的,起因就是:吕布被曹操围攻在下邳时向河内太守张扬求援,张扬准备出兵救援吕布,结果被部下杨丑所杀,杨丑准备投靠曹操,结果又被眭固所杀,眭固想投靠袁绍,结果又被曹操所杀,随后曹操就吞并张扬的河内郡。
河内郡属于司隶州管辖,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大部分地盘在黄河以北,河内郡北部与袁绍的并州和冀州交界,曹操夺取了这里,等于是把势力延伸到袁绍的边上,而且曹操夺取河内郡是第一次把势力伸到了黄河以北,而在此之前,袁绍与曹操的势力分布是大致以黄河为分界线的,所以袁绍坐不住了,打败公孙瓒没多久,就开始对曹操用兵。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3.jpg 河内郡
其实,自从曹操拿下河内郡,就已经知道他与袁绍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就已经在准备战争了,而官渡之战表面上是袁绍发起的,实际上却是曹操引发的,曹操在当时的实力并不亚于袁绍,袁绍有并州、幽州、冀州和青州,曹操有兖州、徐州、豫州、司隶州,袁绍有十几万军队,其实曹操的军队数量也不会比袁绍少,曹操在192年就收复了百万青州黄巾军,其战斗部队就有30万,从中随便抽个三分之一也有十万人。
但是,曹操用于前线的作战部队数量显然不如袁绍军队,袁绍在官渡之战投入了10万步兵和1万骑兵,曹操投入的军队不过三四万人,因为袁绍的在前线的军事实力远远强于曹操,所以袁绍在官渡之战一直保持着进攻姿势,尽管在开战不久就被曹军斩杀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但并不影响袁军的进攻,袁绍的大军推进到了黄河南岸的官渡,两军在官渡对峙,所以这一战叫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4.jpg 官渡之战前的形势图
官渡这个地方在今天河南省的中牟县,北靠黄河,南边100公里就是汉献帝所在的许都,东边180公里就是东汉旧都洛阳,官渡除了有黄河天险之外,境内还有济水,南边还有楚汉对峙时的鸿沟,也是许都北边最后一道屏障,官渡一旦被袁绍攻破,大军随时兵临许都,所以官渡对于曹操来说,无法再后退一步,对于袁绍来说,只要攻破了官渡,夺取中原指日可待。
官渡之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决定北方霸权的一战,谁胜利了,将会夺得北方和中原的霸权,谁失败了,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在当时东汉末年的乱世来说,官渡之战也影响着当前汉末的局势,在天下局势尚未完全明朗之前,官渡之战的胜利者将有希望统一天下,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一家的势力能与曹操或者袁绍相对抗,也没有任何人会认为当时的天下会成为后来的三国。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5.jpg 官渡之战部署图
官渡之战的这一年,江东孙策被刺身亡,他的弟弟孙权继承江东六郡,当时有一个叫鲁肃的年轻人给年轻的孙权提出一个著名的榻上对战略,告知孙权应该与官渡之战的胜利者以及荆州的刘表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东汉末年第一个提出三国鼎立概念的人,这就是鲁肃。
但是,大部分人认为官渡之战的胜利者将会统一中国,因为袁绍和曹操当时各占据了四个州,如果谁能击败另一方,并夺取对方的势力,将会占据天下十三州的八个州,成为东汉末年的超级势力,一家独大,这种势力统一当时的天下是没有异议的。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6.jpg 曹操与袁绍
所以官渡之战对后世的影响就是: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有可能会统一整个华夏。当然这只是有可能,因为形势的发展谁也无法准确预见,而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甚至认为袁绍会取胜,这包括曹操手下大批的官员,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发现了自己手下很多人写信给袁绍表忠心,但就说明了当时的人心是倾向于认为袁绍会取胜,但事实的发展却是曹操胜利了。
曹操在官渡的胜利得益于正确的指挥,合理地用人,成功的谋略,正如郭嘉在十胜十败中所说的一样,官渡之战结束了北方的分裂,之后曹操又用了七年才彻底地统一了北方,因此官渡之战还有另一个意义所在:结束了北方的分裂,促成了北方统一。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我的苦恼冉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02: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之战是在今天河南省的中牟县,北靠黄河,南边100公里就是汉献帝所在的许都,东边180公里就是东汉旧都洛阳,官渡除了有黄河天险之外,境内还有济水,南边还有楚汉对峙时的鸿沟,也是许都北边最后一道屏障,官渡一旦被袁绍攻破,大军随时兵临许都,所以官渡对于曹操来说,无法再后退一步,对于袁绍来说,只要攻破了官渡,夺取中原指日可待。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官渡之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决定北方霸权的一战,谁胜利了,将会夺得北方和中原的霸权,谁失败了,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在当时东汉末年的乱世来说,官渡之战也影响着当前汉末的局势,在天下局势尚未完全明朗之前,官渡之战的胜利者将有希望统一天下,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一家的势力能与曹操或者袁绍相对抗,也没有任何人会认为当时的天下会成为后来的三国。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2.jpg

[size=0.944em]官渡之战的这一年,江东孙策被刺身亡,他的弟弟孙权继承江东六郡,当时有一个叫鲁肃的年轻人给年轻的孙权提出一个著名的榻上对战略,告知孙权应该与官渡之战的胜利者以及荆州的刘表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东汉末年第一个提出三国鼎立概念的人,这就是鲁肃。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3.jpg

所以官渡之战对后世的影响就是: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有可能会统一整个华夏。当然这只是有可能,因为形势的发展谁也无法准确预见,而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甚至认为袁绍会取胜,这包括曹操手下大批的官员,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发现了自己手下很多人写信给袁绍表忠心,但就说明了当时的人心是倾向于认为袁绍会取胜,但事实的发展却是曹操胜利了。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4.jpg

曹操在官渡的胜利得益于正确的指挥,合理地用人,成功的谋略,正如郭嘉在十胜十败中所说的一样,官渡之战结束了北方的分裂,之后曹操又用了七年才彻底地统一了北方,因此官渡之战还有另一个意义所在:结束了北方的分裂,促成了北方统一。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56806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05: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经典战役,是曹操与袁绍在建安四年到五年期间一系列争霸战争的总称。此役分阶段及全过程详细地图如下,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2.jpg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3.jpg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4.jpg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5.jpg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6.jpg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7.jpg
首先,建安四年八月,曹操首先挑起战争,率大军北渡黄河探入袁绍境内,进抵冀州门户黎阳(属魏郡,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探查敌情并扰敌视线,并开始在黄河沿线布防,打响了官渡之战的序幕战。
次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官渡之战正式爆发,袁绍率十余万大军进兵黎阳,并以河北四庭柱之首颜良为先锋,率先渡河,去攻打东郡太守刘延所驻守的黄河渡口白马城(今河南滑县东,城下亦有一黄河渡口白马津)。曹操立刻率大军救援,打了颜良一个措手不及,曹军先锋关羽阵斩颜良,饮马黄河,大挫袁军锐气!
按常理,曹操此时应借黄河之险,趁胜与袁绍主力展开决战,可这时曹操却来了个坚壁清野、将白马一带的黄河沿线百姓全部迁走,而自率大军沿河向西退却,欲退回官渡主战场。
曹操很清楚,黄河防线只为迟滞袁绍进攻,适当削弱敌人即可,袁军雄师十万,挡是挡不住的,且千里黄河,处处可渡。曹操如果分兵把口,则实力分散,防不胜防。所以必须退回早已选定的主战场官渡,按原计划打防守反击。
袁绍一看却以为曹操怕自己了,果然率全军主力渡河,一路向西跟在曹操屁股后面紧追不舍,誓要生擒曹操,以报前耻。谁知被曹操在黄河延津渡口(属陈留郡,在酸枣东北)以南打了一个埋伏,袁军惨败,袁军大军文丑亦在乱军中被杀。曹军则从容退回官渡,准备决战。
官渡之战还没开打,袁绍先锋部队与曹军的两次亲密接触,就让他先后折损了颜良文丑两员大将,骑兵也有四分之一的巨大损失,袁军陷入一片低气压之中,好在曹军兵力不足,只有一万左右,袁绍于是抓住曹操这个致命弱点加紧进逼,八月,袁军十余万大军挺进博浪沙,依托沙丘修筑营垒,东西连营四十里,与曹操隔着官渡水南北对峙。

这个博浪沙,就是当年张良行刺秦始皇处,系邙山余脉,南临官渡水。所谓官渡水,其实就是鸿沟的一小段。自战国以来,历朝历代就在黄河与淮河两大水域之间开挖运河,以沟通南北水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鸿沟水系,其从河南荥阳北面引来黄河水,向东南方向延伸,流经的第一个重要渡口就是中牟的官渡,然后一路下注,最终汇入颍水。当年项羽刘邦就曾以鸿沟东西分界进行和谈,留下了“楚河汉界”的典故。
而曹操所驻扎的官渡河南岸,位置在郑州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这里有沙丘,有河流,利于步兵据守(袁绍骑兵比曹操多);又可西就敖仓之粮,且为中原之腹地、水路之枢纽,调配兵马、粮草都方便。
接着,双方便在官渡两岸展开了一系列攻杀。从建安五年四月至九月,曹操以一万左右的兵力,利用白马——延津——官渡防线,对抗袁绍十余万全部主力,扼其喉半年而不得进,死抗硬顶,硬是没松了这口气,终于拖到了柳暗花明、局势逆转。
原来,就在此时,袁军高级参谋许攸突然潜来曹营,向曹操献上了火烧袁军乌巢粮草之计。然而对此,曹军诸将却都表示疑虑,想那乌巢,远在济水的北岸,从官渡前往必须先渡过鸿沟,再渡过济水,大约足有四十里的路程,偷袭期间万一有变,回救不及,怕到时没烧成粮草,反被袁绍趁虚劫了主营就惨了!
但曹操还是力排众议,做出了自己的决断,下令:让擅守的厉锋将军曹洪与军师荀攸留守营寨,自己则亲率精锐步骑五千,皆用袁军旗帜,人衔枚,马勒口,无声又无息,出没在通往乌巢的小道里,转眼,吞没在寂寞夜色里。
乌巢在袁营后方四十里,离曹营就更远了,再加上还得绕道,这一路恐怕有近百里,但曹操要大家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最多今晚跑场马拉松,辛苦却能换场胜利。士兵们无力抗拒,只得每人抱一束放火的柴草,奔向乌巢,终于以一把大火,烧掉了袁绍的霸业!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惜颜705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06: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在河南省境内,今天的中牟县。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众所周知,西汉的首都在长安,到了东汉国迁都洛阳,中原(今天河南省一带)成为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官渡之战就发生在河南的中牟东北。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被并称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也是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之一,战争的主角是曹操和袁绍。
东汉末年,皇帝昏庸、宦官外戚争斗不断、边疆战事不止,国势日趋疲弱,贪腐盛行、自然灾害不断,百姓水深火热、走投无路。
官逼民反,汉灵帝七年(公元184年),河北爆发了黄巾军起义,迅速向周围蔓延、席卷全国。朝廷惊恐万状,急忙下令各地武装力量镇压。
经过一年的围剿,黄巾起义的烈火终于被扑灭,可是国家局势开始动荡,朝廷威信一落千丈,统治集团的权斗愈演愈烈,大小军阀纷纷崛起、相互杀伐、称霸一方,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局势动荡不安。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2.jpg 经过连年征战,中、小股武装力量先后被消灭,袁绍和曹操的势力发展壮大,成为东汉政治舞台举足轻重两股力量。
两大军事集团各有自己的优势:

曹操占据中原,又控制着汉献帝刘协,以天子名义发号施令,刚刚击败了中、南部力量最强的两个军阀袁绍和吕布,还将南阳军阀张绣招抚到自己旗下,军队士气旺盛。
袁绍则打败了军阀公孙瓒,拥有地势险要的幽州、富庶繁荣的冀州,以及青州、并州等广阔的地盘,兵强马壮。
二人踌躇满志,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一山不容二虎,两大军事集团的决战不可避免。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3.jpg 两军军力相比,曹军处于弱势,只有两万余人,江东孙策还对其虎视眈眈;袁绍大军号称十万,后方稳定。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大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发,官渡之战拉开帷幕。
经过一番激战后,袁军于当年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距离许昌只有100来公里,局势对曹操来说非常不利。
曹操不敢怠慢,慌忙调兵遣将,依据虎牢等险要关隘,阻挡袁绍前进步伐,双方在官渡一带扎营对垒,相持不下。由于两军对峙时间太久,双方后勤保障都出现问题。
谋士许攸建议袁绍出奇兵打击曹操粮道,给曹军来个釜底抽薪;但是袁绍刚愎自用,不但没有采纳许攸建议还将其臭骂一顿。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4.jpg 许攸一气之下当了叛徒,连夜投奔发小曹操。曹操正在洗脚,听到许攸来了,赤脚就屁颠颠跑了出去。
在许攸建议下,曹操派骑兵突袭袁绍粮草重地乌巢(今天河南延津),斩杀守将淳于琼,将袁军辎重和粮食付之一炬,袁绍大军没有粮草,不战自乱。
关键时刻,袁绍大将张郃、高览又投降曹操,袁绍军心彻底动摇,人心惶惶,兵败如山 ,数万大军被消灭殆尽。
最后,袁绍身边只剩下八百骑兵狼狈逃回老巢河北。
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是因为他知人善任,能够采纳部下建议,所以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5.jpg 袁绍恰恰相反,独断专行,听不进部下建议,将好好的一副牌打个稀烂。
民国名家蔡东藩在《后汉演义》中评价:"曹操处处能用谏,袁绍处处是愎谏,即此已见袁曹之兴亡,不待战而始决耳!"
意思是说袁绍比曹操差的太远,没有开战已见分晓,失败命运已经注定。
那么官渡之战的意义何在?

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军事集团彻底崩盘,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6.jpg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消灭了袁绍的军队,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将乌桓完全征服。
至此,北方结束了战乱频仍的局面,实现了统一,百姓生活也趋于安定。
打败袁绍后,曹操实力大增,在朝中的政治地位更加巩固,可以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建设根据地,为称霸天下做准备。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56833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08: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从建安四年(199)十二月曹操领兵进驻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到建安九年(204)正月他挥师渡河对邺城发动总攻,在袁曹交兵期间,曹操军队的主力基本上驻扎在官渡一带,后来攻占黎阳(治今河南浚县东),又以该地作为北进冀州的屯兵基地,和此前的军事部署
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一、为什么选择官渡?



这要从战前形势、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官渡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析。


1、双方的力量对比


首先,袁绍消灭公孙瓒后,“既并四州之地,众数十万”,地广兵多而资源丰富,因此能够“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但是他与公孙瓒及黑山军长期交战,未得充分休整,物资消耗亦很巨大,故而具有隐患。“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曹操军队数量较少,但数年来屡战屡胜,士气正旺,其战斗力要高出一筹,如荀彧所言:“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曹兵的弱点在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


颍川郡是曹操的后方与粮饷供应基地,官渡之战双方相持时,曹操曾因乏粮而想撤回许都。“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荀)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双方各自的优劣长短,正如沮授所论:“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曹操如果在濒河的延津、白马等渡口坚决阻击,一来沿河上下津渡甚多,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处处设防,容易造成力量分散而顾此失彼;二来沿河前线距离许都后方较远,军需补给运输困难。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2、官渡所处的地理位置


而官渡所在的中牟位于今河南郑州与开封之间,“中牟县,在(开封)府城西七十里。西至郑州七十里。”其南距许昌不过二百里,途中虽有敌军的袭扰,但因路途较近而便于护送,所以在后勤供应上较为有利。


就防御作战的自然条件而言,官渡地属平原,处于鸿沟水系的上游,北边共有数条东西流向的水道,对袁绍军队的南下构成了层层障碍。首先,该地濒临汴水。顾祖禹曰:“官渡城,在(中牟)县东北十二里。即中牟台也,亦曰曹公台。建安四年曹操、袁绍相持于官渡口。


裴松之《北征记》:‘中牟台下临汴水,是为官渡,袁绍、曹操垒尚存焉。’”除了汴水之外,还有官渡水与黄河。《史记》卷29《河渠书·索隐》注“鸿沟”曰:“楚汉中分之界,文颖云即今官渡水也。盖为二渠:一南经阳武,为官渡水;一东经大梁城,即鸿沟,今之汴河是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47《河南二》曰:“官渡水,在县北中牟台下。鸿沟自荥阳下分二渠,一为官渡水是也……又北则为黄河。”鸿沟诸水西通荥阳,东南流入淮泗,对曹操的后方颍川地区构成了北、东两边的天然防御工事。袁绍军队由河北直下南征许都,官渡正位于其中途。


若是从两侧迂回,官渡以西是著名的圃田泽,又名原圃,周围陂塘密布,不利于步骑通行。《元和郡县图志》卷8曰:“圃田泽,一名原圃,(中牟)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
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上承郑州管城县曹家陂,又溢而北流,为二十四陂,小鹄、大鹄、小斩、大斩、小灰、大灰之类是也。


如在渡河后从东边迂回去进攻许昌,则要涉渡济水、汳水、雎水等数条河流,还要越过许昌东边之南北流向的蒗荡渠,这样不仅劳师费时,难以发挥骑兵优势,而且容易遭受曹操兖州驻军的侧翼袭击,而被截断其给养运输的道路。


由此看来,官渡是颍川以北的重要屏障,属于袁绍南取许都的必经之地,曹操将主力部署于此,足见其具有高明的战略眼光,故能以少抗众,使强敌驻足不前。


如荀彧所称赞:“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由于官渡的地理位置
非常重要,既为大河南北的陆上交通枢纽,又有多条水道横流而利于防御,所以曹操在与袁绍父子交战的几年内坚持将主力驻守于此,挡住敌人的必经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综上所述,随着曹袁政治矛盾的激化与战事加剧,曹军主力较长时间内驻扎在官渡地区,以迎接与袁绍军队的反复战斗。从建安四年(199)曹操进军河内,移防官渡,到建安九年(204)他渡河攻克邺城,消灭袁氏集团而占领冀州,在此期间,曹操集团的军事重心区域,
即部队主力长期屯驻作战的地带,是由许都北移官渡、黎阳,最终转移到河北的邺城,从而逐步与此前政治、经济重心所在的颍川郡发生了彻底的脱离。


在汉末群雄初起的角逐当中,曹操拥有的兵马、地盘与声望均处于下风,但是他在根据地的建立、兵力部署与主要作战方向的确定方面屡次做出英明的抉择,以致能够发展壮大,先后夺取东郡和兖、豫两州,挟天子迁许,并以许都所在的颍川郡为政治、经济重心和军队休整的后
方基地,向各地用兵取得成功。在与强敌袁绍的决战中扼守交通要冲官渡,伺机突袭反攻而克敌制胜,这是他智谋过人的缘故。


需要强调的是,曹操身边的智囊团队阵容强大,曾在复杂纷乱的形势下为其运筹帷幄,频出奇谋,并帮助他做出战略决策。如谋士之首荀彧,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也。”其次,“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此外还有,“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2.jpg

建安十二年(207)二月,曹操在平定北方诸州后大封功臣,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此番言语就是对谋士们功绩的充分肯定。


曹操不仅自己具备文韬武略,而且知人善任,群策群力,这也是他能够成功地调整军事部署与用兵方向的重要原因。


二、官渡之战的分析和对后世的意义



官渡之战,从建安五年二月开始,到十一月结束,历时 9 个月。它是汉末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两个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争中的第一次大战,也是曹操统一北方之战中最重要一战。这次战争中,曹军取得据称前后歼灭 7 万袁军精锐部队的胜利,分出袁、曹两大集团的高下,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从此,曹操结束了战略内线的作战,北方已经没有任何割据者能够与他匹敌。


官渡之战的胜利者将会统一中国,因为袁绍和曹操当时各占据了四个州,如果谁能击败另一方,并夺取对方的势力,将会占据天下十三州的八个州,成为东汉末年的超级势力,一家独大,这种势力统一当时的天下是没有异议的。


所以官渡之战对后世的影响就是: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有可能会统一整个华夏。当然这只是有可能,因为形势的发展谁也无法准确预见,而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甚至认为袁绍会取胜,这包括曹操手下大批的官员,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发现了自己手下很多人写信给袁绍表忠心,但就说明了当时的人心是倾向于认为袁绍会取胜,但事实的发展却是曹操胜利了。


1、曹操获胜的原因


这次战争,又是在北方平原上进行的坚固阵地防御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在战争中,曹操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大获全胜,原因是多方面的。曹操政治上挟天子而令诸侯,具有以顺讨逆的优势;经济上扶植自耕农,发展农业生产,使包括关中在内的人民得到实惠,逐渐支持曹操;实行屯田,缓解了军粮供需矛盾,安定了社会生活。


就战争指导而言,曹操则是殚精竭虑,正确掌握和处理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战前准备比较早比较充分。其中大胆冒险东征刘备,尤为关键,此举避免了在官渡之战中陷入两面作战。否则,刘备在袁、曹战争中,率其新得的数万兵力偷袭许都,将动摇曹操根本。曹操在袁绍、刘备夹击下必败无疑。


(2)在绝对劣势情况下,夺取退却主动权。退却前主动出击,取得白马、延津初战大捷,尔后从容地完成退却。选择退却终点时,强调阵地因素,并在战前筑城,弥补阵地上障碍物的不足。


(3)在战争转折关头,咬紧牙关坚持住。相持阶段后期,袁军由于疲劳、弱点暴露、不断犯错误,力量被大大削弱,战争进入转折关头,曹军也到了最难于坚持下去的时刻。这时稍有动摇后退,必被袁绍大军所乘,一败涂地;坚持下去,则抓住了反攻的绝好时机。曹操听从荀彧劝告,放弃退守许都的错误企图,咬紧牙关,绝不示弱,从而抓住了全战指导中最吃力的地方,抓住了胜败转折的关键。


七年后,曹操依旧念念不忘,表奏献帝说,荀彧不同意我退守许都的想法,陈说宜于坚守之利,赞许反攻的谋划,启发了我,改变我愚笨的想法,终于取得歼灭性的胜利。荀彧深明胜败的关键,谋略之高,世所罕有。


(4)以深入袁军后方烧毁其全部粮草,揭开反攻序幕。由此诱发袁绍的错误处置和张郃的投降,使得袁军军心动摇混乱,巧妙地收到瓦解袁绍全军的奇效,为决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乌巢烧粮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以孤注一掷的极大勇敢,置背后袁绍援军于不顾,兵力使用上坚决集中不分散,保证了一鼓作气攻下乌巢。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3.jpg

(5)指挥风格上,善于听取和吸收部属的正确意见。明智、虚怀地采纳荀攸佯攻延津、荀彧坚持危局等建议,深信许攸袭击乌巢的奇策,策得即行,应变无穷。后来吴国建武中郎将胡综对此深加赞扬说,从前许子远舍弃袁氏,投靠曹氏,他为曹氏出谋划策,分析利害关系,都被采纳接受,终于打败袁氏军队,从而奠定曹氏基业。假如曹氏不相信许子远,怀有疑心,犹豫不决,不能在心里拿定主意,那么现在的天下就归袁氏所有。


2、袁绍惨败的原因


袁绍以绝对优势兵力,遭到惨败,主要是政治、经济政策失当,纵容豪强恣意横行,亲戚兼并土地,造成百姓贫弱,引起人民反对。在作战指导上,战前准备不如曹操充分。在战前曹操东征刘备、侧后暴露时,未能偷袭许都,陷曹操于两面作战,是极大失策。


在官渡之战的部署上,未能出奇兵袭击许都,迎取献帝,反而使用 10 万大军于一个方向,一线平推,被阻遏在曹军预设的官渡战场上,使得大军在济水与官渡水之间的狭窄地域上无法展开,陷优势兵力于难以发挥作用的境地。


在战局关键时刻,对军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前否定派蒋奇防守乌巢翼侧的建议,事后又不以强大兵力去增援,关键时刻处置失当。对于沮授、田丰、许攸等正确建议,不知采纳,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如此拒谏饰非,刚愎自用,怎能不败?


3、战后的形势


官渡战后,军事、政治形势发生有利于曹操的重大变化。在北方,袁绍集团由于投入官渡战争中的战略机动部队大部被歼后得不到及时补充,受到重大打击,士气不振,处在失败情绪的笼罩下。在南方,形势总的也有利于曹操。曹操开始控制了扬州。


官渡之战期间,曹操派严象接任袁术扬州刺史遗缺。严象被孙策庐江太守李术所杀,庐江梅乾、雷绪、陈兰各自聚众数万,在江淮间割据,形势对曹操不利。但曹操令刘馥继任扬州刺史后,刘馥单马来到九江郡,在合肥(今属安徽)空城建立州治,招降梅乾、雷绪等,招回从江东回归的人民以万计,广开屯田,兴修水利,使官民都有了积蓄,又尽可能多地储备木石,作好战备。几年之间,巩固了政权。曹操面临的江东威胁也解除了。因为企图偷袭许都的孙策遭到暗杀,其弟孙权继业,江东正经历着政权交替的危机。


荆州的形势似乎不利于曹操。割据荆州的刘表,一方面在袁、曹间保持中立,一方面乘袁、曹交战之机,平定该州响应曹操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叛变,地方扩大到千里,带甲兵士发展到10余万。刘表尽管得到大发展,但实际上在袁绍战败后,荆州的、战略地位削弱了。


在此有利形势下,曹操探索向何处用兵。建安五年年底,他企图进兵江东。侍御史张纮劝阻说,乘人丧事发动进攻,是不符合古义的;如果不胜,反而结了仇,不如厚待江东。张纮原是孙策智囊,后来被曹操征调到许都作官。曹操鉴于战后河南的叛县还没有收复,过江进兵江东的准备也不充分,采纳张纮意见,对江东采取安抚政策,表奏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承认他占有江东。


建安六年三月发生春荒,曹操到安民(今山东东平东南 20 公里)就谷。曹操又认为袁绍被打败不久,不敢轻举妄动,企图南下进攻刘表,但荀彧不赞成让袁氏获得喘息。他指出,现在袁绍战败,部下离心,应该利用其困境平定他们。这时反而企图背向兖、豫,去远征荆州江汉平原。如果袁绍收集残余力量,乘虚出现在我后方,则你的事业就完了。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4.jpg

在荀彧的帮助下,曹操认识到对南作战的极大危险,放弃了这一计划,决心首先进攻河北,在战略外线作战中消灭袁绍集团,统一整个北方。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白刃玄衣及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08: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之战是公元前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发生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一战役主要发生在两个地点,一个就是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峙的地方,即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另一个就是曹操火烧袁绍军粮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下面我们说下,官渡之战为何不占任何优势的曹操会胜利,而袁绍会失败,以及战后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先说下袁绍和曹操的关系。
袁绍和曹操都是高干子弟,两个人从小就是好朋友,一起玩到大的。
大家都知道曹操的爷爷是当时朝中一手遮天的大太监曹腾,曹操的家族背景十分的强大。
但是,曹操和袁绍家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袁绍家才是真真正正的官宦之家,东汉的四世三公,就是出在他们的祖上。
出身如此高贵的袁绍,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当然比曹操要占据优势了。
所有,袁绍仗着自己家的声望,很快拉起了一支队伍,做了一方的诸侯。
曹操在董卓乱政之后,也加入到了讨伐董卓的队伍之中。之后曹操把当时的汉献帝给挟持到了许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2.jpg
虽然这一时期汉献帝在曹操这里,但是,曹操的势力很小,仅仅只有两万人,而袁绍有十万之众。
因为汉献帝在曹操这里,曹操可以以天子的口吻命令袁绍,对袁绍指手画脚,袁绍当然不服气了。
袁绍一看去朝见天子的时候,比自己LOW很多曹操,竟然站在自己的前面,排场比自己都大,这他那里能受的了。
袁绍想把汉献帝给劫持到自己的住所去号令天下,但是,曹操怎么可能答应。
两人之间的关系不断破裂,摩擦越来越大了。
之后就爆发了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之前袁绍雄心勃勃,带领十万大军来灭曹操,曹操带上所有士兵,两万余人开始应敌。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3.jpg
因为这一战袁绍占据优势,他们占领了高地,向曹营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曹操只能被动挨打,这一时期,曹操怕的要死,有好几次想投降。
但是,因为荀彧给他写的信,还好他坚持了下来。
荀彧是曹操账下鼎级的谋士,他告诉曹操一定要坚持住,不要看袁绍现在比你强,但是,袁绍军的内部不和,只要假以时日,他们肯定会从内部瓦解。
曹操当时肯定觉得袁绍说的是心灵鸡汤,安慰他的话,但是,他想的是那就在坚持坚持吧,反正还有粮食。
其实这一时期的曹操还是很苦逼的,被袁绍打的无还手之地。
曹操变被动为主动的开始,是许攸的投降。
许攸是袁绍账下的重要谋士之一,因为袁绍账下谋士众多,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利益分配不均。
许攸选择弃袁绍选择曹操。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4.jpg
曹操见到许攸之后,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打败袁绍,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
许攸问曹操,曹公你的粮食还有多少,曹操说我的粮食很多,在坚持几年没问题。
许攸说,不对,重新说。
曹操说,不好意思,还能坚持半年。
许攸说,还不对,再说一次。
这一次曹操不得不说实话了,他告诉许攸自己只能坚持十五天了。
许攸告诉曹操,十五天的粮食足够打败袁绍了,只要曹公带领人马到乌巢烧了袁绍的粮仓,袁绍必败无疑。
曹操依计实行,果然把袁绍的粮仓烧光了。袁军军心动摇,曹操发动进攻,袁绍失败,带上儿子逃走了,不久后他就死了。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之后实力大增,奠定了他在北方的霸主之位。
可以说这一战之后,曹操成了那个乱世之中,力量最大的一支军队。在加上他手里抓有天子,这就为曹操平定天下,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Aim_yuan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西南距郑州机场30千米。辖邵岗、田庄村、十里铺、宋庄、冉庄、邱庄、大段庄、小孙庄、邢庄、明山庙、前庄、官渡桥等42个行政村。陇海铁路、310国道东西过境。境内有东汉末年“官渡之战”古战场,属军事要要冲之地。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战争背景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特别是袁绍的统治核心——冀州。在汉末三国时期,“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河内郡太守张杨欲出军救援吕布时却为部下杨丑所杀,曹操解除进攻徐州吕布的后顾之忧,十一月,吕布被曹操消灭;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张杨旧部眭固杀杨丑,欲北投袁绍,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5],六月,袁术病死。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2.jpg

战争部署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袁曹两家的决战,一触即发。
袁绍麾下的监军沮授、别驾田丰劝谏道:“近来讨伐公孙瓒,出兵长达一年,百姓疲惫穷困,仓库没有积余,赋税劳役正多,这是国家使人深为担忧的事情。最好先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致力于农耕,使人马得到休息。若是不能通达天子,就上奏说曹操阻隔我通达天子的路径,而后进兵驻守黎阳,逐步经营黄河南面,多造船只,整修器械,分派精良骑兵,抄掠对方的边境地区,使其不得安宁,而我得到安逸。这样就可安坐而定天下。”治中别驾审配、谋臣郭图说:“兵书上的方法,比敌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围,比敌人多五倍就进攻敌人,力量相当就可以交战。眼下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会合河朔地区强大的军队,用来讨伐曹操,其势易如反掌。现在不及时攻取,将来就难对付了。”沮授说:“救乱诛暴,谓之义兵;恃众凭强,谓之骄兵。义兵无敌,骄兵先灭。曹公迎天子安宫许都,如今举兵南向,是在违反义理。况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公法令畅通,士卒精练,非公孙瓒等人可比也。如今,放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兵,我实在是为袁公感到忧惧。”郭图说:“武王伐纣,不曰不义,何况,出兵是讨伐曹公而非讨伐天子,并不是师出无名!而且,袁公的文臣武将都竭力尽忠,民众都想为袁公效力,如果不及时早定大业,实在是思虑的过失啊。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正是越王勾践之所以称霸、吴王夫差之所以灭亡的道理啊。监军沮授之计,确实很持重、牢靠,但这不是见机行事的灵活应变啊。”沮授谏阻出兵,违背袁绍的意旨,郭图等乘机进馋,说沮授的军权太大、威望太高,难于控制,引起袁绍怀疑。于是,袁绍分监军为三都督,让沮授与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许都的议臣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
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
袁绍派遣使者招揽众人,遣使招诱兖州、豫州诸郡。
刘表则响应了袁绍攻曹的号召,派人策动诸州郡阴谋反曹,而阳安都尉李通则拒绝了袁绍、刘表的反曹号召。除了阳安郡之外,豫州的其余诸郡大多响应袁绍的号召。
关中诸将表示中立,既不助袁,也不助曹。
十一月,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被拜为扬武将军。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3.jpg

战争过程
前期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欲诛杀曹操,但事泄,被曹操夷灭三族。袁绍终于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于是,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公开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袁、曹两家公开宣战。
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参与了衣带诏之谋的刘备起兵反曹。刘备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备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都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别驾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大将郭图、淳于琼、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
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令正在进攻白马的郭图、淳于琼率军向西,挺进延津。沮授劝阻袁绍道:“颜良的性格急促狭小,虽然骁勇,但不可以让他独自担任大将。”袁绍不从。
在郭图、淳于琼等人率军奔赴延津后,曹操乃乘机率领轻兵迅速袭击颜良。曹军以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前锋,曹操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紧随其后[17]。经过一番交战,关羽望见了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在张辽军队的掩护下,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又拔出腰间佩刀斩其首级而归。袁军诸将都不能挡住关羽。袁军溃散。
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的骑兵不足六百,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挥动着自己手中所持“麾”,下令发起攻击。徐晃等人翻身上马,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文丑为乱军所杀,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而斩,袁绍军队的锐气被挫伤。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4.jpg

相持
袁军初战失利,但兵力、粮草、军货、财力依旧占据明显的优势。
后来,曹操回到官渡,沮授向袁绍说:“河北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勇猛不如河南兵,河南的粮草、军货、财力都不如河北;河南利于速战速决,河北利于缓慢战斗。所以,我们营让两军缓慢相持,拖长战事。”沮授建议以持久缓进的战术来消耗曹军,但袁绍又不听从。
七月,进军阳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备南下进攻许都。八月,袁军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宽约数十里,曹操也立营与袁军对峙,曹军“合战不利”。九月,曹军再度出击,与袁军交战不利,再次退回营垒,坚守。
袁绍构筑楼橹,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营。曹军制作了一种抛石装置的霹雳车,发石击毁了袁军所筑的楼橹。袁军又掘地道进攻,曹军也在营内掘长堑相抵抗,粉碎了袁军的计策。双方相持三个月,曹操外境困难,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一日见运粮士兵疲于奔命,于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加强防守,命负责后勤补给的典农中郎将任峻采取十路纵队为一部,缩短运输队的前后距离,并用复阵(两列阵),加强护卫,防止袁军袭击;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和捕捉战机,击败袁军,不久派曹仁、史涣截击、烧毁袁军数千辆粮车,增加了袁军的补给困难。
期间,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又派韩荀钞断曹军西道,皆被曹仁击破。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被刺客暗杀。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5.jpg

奇袭
十月,曹操在与袁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袁绍,曹军缺乏粮食。袁绍又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沮授建议“另外派遣蒋奇率领支援军队在运粮军队的外表,以断绝曹军的抄掠”,但袁绍又不从。
淳于琼率领着没有外表援军的运粮军队夜宿于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距离袁军大营仅剩四十里的路程。恰在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宁国中郎将张郃、大将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曹军骁将乐进斩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也有说是八万人。
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官渡之战后,曹军活捉了沮授。沮授一直深得曹操赏识,起初曹操赦免沮授并且厚待他,但最后沮授因想要回到袁绍阵营而被曹操杀害。
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许县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以示安抚反侧。
官渡之战后,袁绍仅八百骑逃回北方,后悔不用田丰之言,但逢纪诋毁田丰,结果田丰被袁绍杀害。冀州地区发生反袁的动乱,袁绍率军平定。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6.jpg

战争结果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7.jpg

战役评价
战役意义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8.jpg

胜败原因
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荀攸、许攸。虽然三人在官渡之战中都没有封赏的史书记载,但并不是所有的功勋都要立刻获得封赏。
1、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荀攸又在文丑追击曹操之时,献策辎重饵敌之计,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文丑。又在粮食将尽之时,建议攻击轻敌的韩猛,劫军粮、烧辎重。
2、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3、后来,适逢“攸家犯法,审配收系之,攸不得志,遂奔曹操”,于是,许攸投奔曹操。许攸透漏出乌巢为袁绍囤粮之地,应当速速烧掉袁绍军粮。曹操依计而行,深夜直奔乌巢,放火烧粮,最终,使袁绍不战自败。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9.jpg

历代评价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最重要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反观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而全军溃败。
对于此战,历代名臣、学者也给予各种评价:
同时期的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作为曹魏大臣的刘放评价:“以二袁之强,守则淮南冰消,战则官渡大败;乘胜席卷,将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势以见。”
曹魏文人缪袭曾作《克官渡》,言曹公与袁绍战,破之于官渡也。曰:“克绍官渡,由白马。僵尸流血,被原野。贼众如犬羊,王师尚寡。沙醿傍,风飞扬。转战不利,士卒伤。今日不胜,后何望!土山地道,不可当。卒胜大捷,震冀方。屠城破邑,神武遂章。”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曾对麾下诸将说:“昔曹孟德取袁本初于官渡,陆伯言摧刘玄德于白帝,皆以权略取之。”
北魏时期的大臣卢渊评价:“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
宋朝理学家范浚认为官渡之战是以奇取胜,“曹操与袁绍相持官度百余日,操顺而绍逆,故操军虽不敌而不为寡,然卒所以胜绍者奇也。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粮运,操自将夜往,攻破琼等,悉斩之,此曹操之用奇也。”
清代学者赵翼评价:“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
民国史学家吕思勉评价:“淳于琼等既破,张郃复降,据《三国志》说:袁绍的兵就此大馈,这大约因袁绍的兵驻扎日久,锐气已挫,军心又不甚安宁,遂至一败而不可收拾。曹操攻淳于琼,固然有胆气,也只是孤注一掷之举,其能耐,倒还是在历久坚守、能挫袁军的锐气上见得。军事的成败,固然决于最后五分钟,也要能够支持到最后5分钟,才有决胜的资格哩。”
民国小说家蔡东藩在《后汉演义》中评价:“曹操处处能用谏,袁绍处处是愎谏,即此已见袁曹之兴亡,不待战而始决耳!况粮饷为行军之根本,军若无粮,败可立待。袁绍一失之韩猛,再失之于淳于琼,用人不明,贤否倒置,是尚能与操争胜乎?刘备能知绍之必败,其智识远出绍上;操亦目备为英雄,故绍败而不急追,反于势孤力弱之刘备,却郑重视之,蹙之于汝南之间,使备不得息肩。操之窘备,亦甚矣哉!彼袁绍既自误其身,复遗误其子,身死以后,两子相争,卒致覆祚,以坐跨幽冀之袁本初,反不若奔走南北之刘玄德,善败下亡,卒能创业垂基,与曹氏抗衡终古也!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56879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1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言

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是奠定统一北方击溃袁绍的最关键一战。
那么官渡在哪里?我们通过历史书籍的记载来寻找曾经拥有大战的历史烟云。
官渡在哪里

官渡,位于河南省中牟县,黄河之南,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但是这几乎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交战记录。曹操仅凭两万多人,打败了袁绍的十万大军。官渡之战后,袁绍一直沉浸在兵败的低迷情绪中,不久便抑郁而死。曹操趁机把袁绍余部一网打尽,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当然这期间花费的4年多的时间


官渡之战的官渡是现在的什么地方?这一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w1.jpg 官渡的重要性是曹操能否北定中原关键时刻。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芊芊551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5-18 16: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渡之战(公元200年二月)的官渡是现今的河南省中牟县。官渡之战中,袁绍于二月进军黎阳(今河南省浚县),袁曹争霸战并打。随后袁曹两军进行了两场官渡之战的前哨战,白马(今河南省滑县)、延津两场战斗。袁绍一方连损颜良(关二爷力折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取胜的曹操,采取了战略收缩。随后,在官渡对峙中,曹操先足火烧乌巢袁军的军粮,后乘袁军军心浮动之机大胜袁军。袁绍集团,在此战中军队损失惨重,被杀、投降的武将(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高览等)文臣不少(许攸、沮授,田丰在战后被袁绍所杀),经此一战袁绍势力范围已退回到了黄河以北,袁绍集团也伤筋动骨了,而且,也改变了袁强曹弱的局势。可是,此战并未使袁绍阵营致死,若是经过一段时期的修整恢复,还是有与曹操一决雌雄的可能。并且,曹操一方经此一战,也已筋疲力尽了,也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最终,使曹操消灭袁绍集团的,是袁绍在公元202年五月病逝,以及此后袁氏兄弟间的“祸起萧墙”,为曹操提供了机会,使得曹操基本上统治了黄河两岸地区,为其南下长冮地区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前提条件。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52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联系我们
  • 邮箱:928283588#qq.com(请把#改成@)
  • 唯一官方网址:Esanxia.com
  • QQ客服:928283588
  • 宜昌三峡论坛网站会员QQ群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9点至晚上24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网站地图|Archiver|小黑屋|三峡论坛 ( 桂B2-20230358.桂ICP备2023000524号.桂网文(2023)0928-250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桂南)字第0011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5 06:57 , Processed in 0.15467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