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贵州省2020年教育工作要点来了!今年工作这样干
2022-11-13 11:20 来自 Aim_yuan 发布 @ 宜昌社区
2020年,贵州省教育工作怎么干?近日,贵州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按照2020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和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制定了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了今年要重点抓好35项工作。
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
今年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教育脱贫攻坚目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所有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实现常态化动态清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95%以上。“校农结合”“营养餐”本地贫困地区农产品采购比例达到80%以上。
——教育民生工程目标:在100所中小学实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建设100所公办幼儿园、50所中职强基工程学校。
——学科专业建设目标:重点打造植物保护学科群、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群等23个学科(群)。重点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52个,省级一流专业154个。做好2020年国家级及省级一流专业申报工作,继续打造建设与我省12个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直接相关的10种共19个布点专业的建设。力争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4家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左右。
——科学研究攻关目标:支持高校围绕“三大战略”开展科研攻关,特别是服务12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等领域,资助建设重点领域攻关项目50项左右,资助建设特色领域项目40项左右,资助建设科技拔尖人才项目20项左右,资助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长大项目300项左右。
——教育质量提升目标:基本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95%、90%、40%,职业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安全设施保障目标:完成教育部明确的中小学幼儿园封闭化管理100%,一键式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联网率100%,专职保安配备100%“三个100%”的目标要求。
完成2020年工作目标任务,要继续盯住“1+1+8”重点工作任务不放,紧紧围绕“1234”工作思路(坚持一个统揽: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关注两个焦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三项重点:高质量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高精准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高站位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抓好四项保障:运行运转机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保障、防范化解风险保障、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保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啃下“硬骨头”,全力推进新时代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性提高。
2020年
全省教育系统要
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35项工作
Part 1
01
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目标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教育系统特色,聚焦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教育系统专责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协同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率先探索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对重大改革提供研究咨询评价服务等五种类型,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
工作措施:制定2020年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列入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和教职工教育培训内容,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建设,深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制订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情况纳入巡察监督重点检查内容。
02
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
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坚定不移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
工作措施: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反三转”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规范高校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高校完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培育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推进中小学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加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加强工会、青年和妇女工作。全面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老同志独特优势和作用。
03
着力打造爱国敬业奉献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目标任务:把加强思想和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干部执政本领。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建平台、优环境,留住吸引聚集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
工作措施:认真做好高校党委换届工作。组织开展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指导高校做好换届工作,配合省委组织部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认真做好高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工作。加强对民办学校党组书记的选派和管理工作。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加强高校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健全完善高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督促指导各高校抓好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配合省委组织部积极做好“万人计划”“十百千”“西部之光”等人才项目遴选工作。
04
纵深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目标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践行“四种形态”,紧扣“六个围绕、一个加强”,持续深化政治巡察、政治研判、专项检查等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工作措施:加强机关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制订厅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和主体责任清单。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整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坚决整治拖欠和挪用教育经费问题。不断加强巡察规范化建设,努力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巡察整改日常监督机制,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Part 2
05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目标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树牢爱国主义根基,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工作措施: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生,旗帜鲜明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筹学段衔接、完善顶层设计,统筹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发展,统筹校内校外、强化实践育人,统筹各类课程、做强课程思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教辅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和改革,推动形成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格局。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强化每一位教师育人意识,在每门课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的示范课堂。建立“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新思政格局。加强对新办、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等学校思政工作的领导。探索建立与省属本科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结对共建的制度,在项目、资金、队伍培训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压紧压实各主体责任,尤其是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真正担起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政治巡察、检查考核制度,强化述职评议制度,切实落实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制度。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建好建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证。
06
完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目标任务: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推动大中小学体育、美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完善体育考试评价办法。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完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军事技能训练制度。
工作措施:研究制定《贵州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学业)体育考试制度,探索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测试办法改革。完成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学生体质监测制度,以市(州)和高校为单位,发布《贵州省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白皮书》。加强教体融合。建立高等学校体育评估制度。组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决赛阶段比赛。开展以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冬季项目为重点的学生体育竞赛、教师培训;加快发展校园足球,扎实推进“八大体系”建设,畅通足球学校特长生升学通道。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学校美育发展改革备忘录》,强化学校美育师资培训,扎实开展各类学校美育工作的省级活动。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全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落实《贵州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狠抓儿童青少年学生近视防控。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强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完成好第八次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相关工作。做好全省学生国防教育及军训各项工作,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大力推动国防体育工作开展,打造贵州国防教育新模式。
07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的决策部署,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拓渠道、优服务、强保障,确保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就业局势基本平稳。
工作措施: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配合相关部门把“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做好做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引导学生投身军营长大成才。做好教育部直属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抓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促进农村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Part 3
08
紧紧围绕“
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
今年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教育脱贫攻坚目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到50%。所有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全部实现常态化动态清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95%以上。“校农结合”“营养餐”本地贫困地区农产品采购比例达到80%以上。
——教育民生工程目标:在100所中小学实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建设100所公办幼儿园、50所中职强基工程学校。
——学科专业建设目标:重点打造植物保护学科群、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特色学科群等23个学科(群)。重点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52个,省级一流专业154个。做好2020年国家级及省级一流专业申报工作,继续打造建设与我省12个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直接相关的10种共19个布点专业的建设。力争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4家和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0个左右。
——科学研究攻关目标:支持高校围绕“三大战略”开展科研攻关,特别是服务12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等领域,资助建设重点领域攻关项目50项左右,资助建设特色领域项目40项左右,资助建设科技拔尖人才项目20项左右,资助建设青年科技人才长大项目300项左右。
——教育质量提升目标:基本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95%、90%、40%,职业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安全设施保障目标:完成教育部明确的中小学幼儿园封闭化管理100%,一键式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联网率100%,专职保安配备100%“三个100%”的目标要求。
完成2020年工作目标任务,要继续盯住“1+1+8”重点工作任务不放,紧紧围绕“1234”工作思路(坚持一个统揽: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关注两个焦点: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三项重点:高质量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高精准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高站位推进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抓好四项保障:运行运转机制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保障、防范化解风险保障、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保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啃下“硬骨头”,全力推进新时代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性提高。
2020年
全省教育系统要
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35项工作
Part 1
01
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
目标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教育系统特色,聚焦中央和省委部署的改革任务、教育系统专责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协同推进的改革任务、需要率先探索的改革任务、需要教育系统对重大改革提供研究咨询评价服务等五种类型,推进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
工作措施:制定2020年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创新学习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列入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和教职工教育培训内容,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建设,深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制订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情况纳入巡察监督重点检查内容。
02
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
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建工作责任制,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坚定不移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
工作措施: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反三转”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研究规范高校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高校完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培育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推进中小学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加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加强工会、青年和妇女工作。全面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老同志独特优势和作用。
03
着力打造爱国敬业奉献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目标任务:把加强思想和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干部执政本领。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建平台、优环境,留住吸引聚集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
工作措施:认真做好高校党委换届工作。组织开展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指导高校做好换届工作,配合省委组织部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认真做好高校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工作。加强对民办学校党组书记的选派和管理工作。突出选人用人政治标准,重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加强高校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健全完善高校人才工作领导体制。督促指导各高校抓好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配合省委组织部积极做好“万人计划”“十百千”“西部之光”等人才项目遴选工作。
04
纵深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目标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践行“四种形态”,紧扣“六个围绕、一个加强”,持续深化政治巡察、政治研判、专项检查等党内监督,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工作措施:加强机关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制订厅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和主体责任清单。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整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严防“四风”反弹回潮,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为基层减负成果。坚决整治拖欠和挪用教育经费问题。不断加强巡察规范化建设,努力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巡察整改日常监督机制,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Part 2
05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目标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师生树牢爱国主义根基,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工作措施: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生,旗帜鲜明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筹学段衔接、完善顶层设计,统筹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发展,统筹校内校外、强化实践育人,统筹各类课程、做强课程思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教辅等方面进行系统建设和改革,推动形成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格局。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成一批课程思政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强化每一位教师育人意识,在每门课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的示范课堂。建立“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新思政格局。加强对新办、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等学校思政工作的领导。探索建立与省属本科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结对共建的制度,在项目、资金、队伍培训方面予以适度倾斜。压紧压实各主体责任,尤其是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真正担起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政治巡察、检查考核制度,强化述职评议制度,切实落实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监督检查和追责问责制度。大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建好建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证。
06
完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目标任务: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推动大中小学体育、美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完善体育考试评价办法。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完善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军事技能训练制度。
工作措施:研究制定《贵州省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学业)体育考试制度,探索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测试办法改革。完成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学生体质监测制度,以市(州)和高校为单位,发布《贵州省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白皮书》。加强教体融合。建立高等学校体育评估制度。组团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决赛阶段比赛。开展以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冬季项目为重点的学生体育竞赛、教师培训;加快发展校园足球,扎实推进“八大体系”建设,畅通足球学校特长生升学通道。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学校美育发展改革备忘录》,强化学校美育师资培训,扎实开展各类学校美育工作的省级活动。扎实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全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落实《贵州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狠抓儿童青少年学生近视防控。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强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完成好第八次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相关工作。做好全省学生国防教育及军训各项工作,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大力推动国防体育工作开展,打造贵州国防教育新模式。
07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的决策部署,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拓渠道、优服务、强保障,确保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就业局势基本平稳。
工作措施: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配合相关部门把“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做好做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引导学生投身军营长大成才。做好教育部直属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抓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促进农村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Part 3
08
紧紧围绕“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指望孩子“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