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万门大学倒闭:失联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与他的谎言

2022-11-13 12:13 来自 冀苍鸾 发布 @ 宜昌社区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2022年3月22日,在线教育机构万门大学的各个软件无法使用,创始人童哲失联,随后,万门大学总部被封。一个以“降低中国教育门槛,免费提供学习资源”为起点,集结了上千万年轻学员的网络大学,最后如何变成一则谎言?

记者|李晓洁

编辑 | 陈晓

骗局

35岁的童哲圆脸,双眼皮,留一个偏分的中发发型,刘海遮住半个额头。照片中的他穿一件深蓝色衬衫,袖子捋到胳膊肘处,左手戴一块表、拿一支马克笔坐在课桌上,背后是写满公式的白板,眼神看起来温和又坚定。这是他在各个社交账号上共用的头像,头像包含的元素很符合他的身份——一家成立10年的在线教育机构CEO。2022年3月22日,这张头像在微信上变成一片空白,微信名称也由之前的“童哲万门教育CEO”变成一个“.”号,他解散了公司许多员工群、学员群,之后失联。只有个性签名没变,写着“降低中国教育门槛”。

童哲的社交账号头像(图源微博@童哲校长)

这句口号起于10年前,也是童哲成为CEO的起点。那一年他25岁,在尚火热的学生社交媒体“人人网”上创立了万门大学的公共主页,分享免费的学习资源,并提出“降低中国教育门槛”的口号,受众是大学生和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生。他解释万门的谐音是one man,寓意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每个人都可以在万门大学通过共享的教育资源,为自己打开千万扇学习之门。2014年,万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下文简称“万门”),随后几年,万门由免费改为付费模式,受众也逐渐拓展到中小学、幼儿园,官网提供全品类的在线课程,学员一度达到1300多万人。

学员赵励是1300多万人中的一员,5年前,因为对物理感兴趣,还在读大三的他搜索到万门大学这所在线教育机构。官网上,讲师童哲的身份介绍很“亮眼”:19岁物理竞赛福建省第一,保送北京大学物理系;22岁通过全球仅10个录取名额的考试,进入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25岁放弃国外读博机会回国创立万门;27岁创办万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赵励以2400元左右的价格买了物理特训课程,课程以直播的方式,每天上8小时、连续学习一个月。学完后,他觉得自己有收获,对物理有了基础了解,又付费9999元成为万门大学的第一批终身VIP会员,进入专属会员的微信群,这意味着他能不受时间限制,学习网站上所有课程。

童哲消失的前一天,3月21日晚,赵励登录万门大学,打算继续看他学了一半的人工智能课程,“登不上去,官网说是后台服务器在维护,等一下就好”。但网页始终没有恢复,它就像万门大学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第二天一早,赵励发现手机里的VIP会员群被解散,已经成立5年的物理特训班群也被解散了。当天上午,网络上出现“万门大学创始人童哲疑似跑路到日本”的新闻。在报道中,有员工反映,今年2月后就没见过童哲,万门还拖欠了员工两个月工资,学员和员工开始报警维权。

万门大学总部,办公室内空无一人,桌面落了一层灰(李晓洁 摄)

实际上,危机从去年10月就露出苗头。当时万门大学推出了“奖学金班”活动——学员报名费用有9999、14999、19999元三档,学满3600小时后报名费全额退还,并拥有终身VIP会员所有权益。这看起来是一项很有诱惑力的活动,万门大学的销售告诉学员,每天可以挂机24小时,不受广告干扰,150天就能学完返钱。但实际上,奖学金班活动结束后,有学员发现自己并不能挂机24小时,每学习两小时就要验证身份,后来甚至每两分钟就要验证。不断有学员在群内要求退费,没有得到回应,反而在去年末就被童哲移出群聊。

现在回想起来,赵励感觉奖学金班更像是一场设计好的骗局。网络上,有学员晒出去年10月童哲宣传奖学金班的口径,他说万门成立9周年来有所积累,希望用奖学金班回馈学员,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蓄力,筹备上市。如果按当时宣传的可以挂机24小时计算,童哲消失的时间,恰好是学满3600小时,要返还学费的3月。

(插图 | 老牛)

“不和谐的人”

如果把万门大学的倒闭放进童哲的长大脉络来看,这不是一个突然的结果,更像是他能力、性格和做事方式的累积。

从中学开始,童哲就是个“出众”的人。他的家境不错,父亲在厦门做律师,母亲是会计师。他的智力也明显超出常人。2005年,当同龄人还在备战高考时,他就以福建省物理竞赛第一、全国二等奖的身份被保送北大。罗宇泽是童哲高中和大学的学弟,童哲进北大时,他刚入学厦门双十中学。这是在厦门数一数二的高中,每年都有十几个学生考上北大或清华。罗宇泽在高一招生简章上看到童哲的照片,“别人的照片基本都是穿校服,只有他的是去海边的旅游照,还是偏分的中长发,两臂环抱在胸前,带着自信的笑容,看起来很阳光”。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演讲是当地的“传统”项目。罗宇泽升高三前夕,童哲回到中学宣讲、鼓励新一届高三的学生。他在这个场合的表现也与众不同,罗宇泽记得,“他不像其他学生那样只告诉我们多看书,他会说几句笑话”。

大学时期,童哲喜欢日本文化,爱看日本动漫,还自学日语,穿衣也很随意。罗宇泽也考入北大后,曾在学校里见过童哲几次,对方穿着紫色的帽衫,长发和刘海在物理系男生中颇为少见,“再加上他长得有点帅,看起来像日漫里的角色”。

除了与众不同的外形,几乎每个学年,童哲都做过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大一迎新会上,他结束自我介绍后,表演了一段双节棍。大二时,他把自己的自行车涂满绿色油漆,在车挡板用白色涂改液写上“理论物理学家童哲”。刚升入大三,他把自己的博客印成书,封面是自己的黑白简笔画头像,取名《暴走米花集》在校园内叫卖。也是在大三上学期,童哲在北大校内论坛上实名举报自己的室友家庭富裕,却拿到学校的贫困生助学金。学校专门为此召开听证会,后来这名学生的助学金被取消。当时,大多数学生认为童哲的做法很正义,但也有小部分自称了解内情的同学说,童哲举报的原因是他与室友有矛盾。但不管怎么样,“举报助学金事件”让童哲在校内有了更大名气。一位比童哲大一级的物理系学姐告诉本刊记者,物理系的学生大多低调、谦虚,“不敢吹嘘自己什么,因为总有别人比你更强”,但童哲会公开说“我就是一个不和谐的人”。

(图源微博@童哲校长)

2012年初,童哲没有修完巴黎高师的全部课程,还只有巴黎高师M1(硕士一年级)的学历,但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决定回国。回国前,他给在巴黎高师认识的好友许铁发邮件,信中写道:“如果现在在欧洲,我会满意一辈子,之后移民去加拿大,但是我可能会不甘心。但是如果回国做事,我不会后悔。”

对天资聪颖又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来说,2012年的中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充满了白手起家的机会。尤其是在线教育行业,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也开始受到资本的青睐。这一年也被称为国内的在线教育元年。一些头部的在线教育公司在这一年成立,“猿辅导”首先推出面向成人教育的在线智能题库,随后,市场上出现了作业帮、咪咕学霸等题库类产品。

童哲中断学业回国创业的选择,对于当时北大物理系前后几届的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本刊记者采访了多位童哲的系友,虽然履历上有着中国顶级大学的光环,但他们大都表现出超然的聪明和谨慎,清楚认知到自己学术水平的上限。毕业后从事纯粹学术研究的人并不多,选择按部就班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学生也很少。童哲那种“想要改变些什么”的热情和冲动,多多少少体现在这些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上。有学生毕业后去打工子弟学校或其他偏远地区支教,有学生进入教育机构,带着要改变学生思维方式的热情。近些年也有人在健身、娱乐等领域开始小型创业。

但童哲的理想更宏大。创办万门大学后,他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自己一直想做像爱因斯坦那样改变世界的人,要实现一种价值。好友许铁也经常听童哲这么说。他写文章回忆童哲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