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打假!宜昌出重拳
2023-5-30 06:10 来自 落败的青春阳落s 发布 @ 宜昌社区
当前正处春耕备耕关键时期
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是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
3月21日上午,“宜昌市2022年春季农资打假”新闻通气会在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召开。通气会上介绍了宜昌市春季农资打假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
●发布人
田雪峰 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贾 添 伍家岗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小平 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李 波 宜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付 琴 宜昌市畜牧兽医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付琴
●主持人
郑金武 宜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把农资打假与护航春耕生产作为保供固安全的关键措施加大执法精准度实行重点时期、重点区域、重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佟凌 摄
01提前谋划,打好预备战
围绕春耕春播春管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迅速部署去冬今春农资保供工作,制定出台了《应对极端天气和“两节”期间稳产保供的紧急通知》和《2022年宜昌市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方案》,2月22日召开了全市农资打假保春耕视频会议,安排部署春季农资打假工作。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成立农资打假工作专班10个,成员230余人,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市掀起农资打假护航春耕备耕的热潮。
02高效行动,打好稳供战
围绕农资供应保障,实时排查种子、肥料等农资在生产、使用、流通全环节的供给情况和农资价格变化,分市、县两级建立以农资批发企业、农资示范企业为主体的保供名录,及时跟踪落实农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目前全市水稻备种30万公斤、玉米备种246万公斤、农药储备2500吨、化肥和有机肥储备10.25万吨,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全市种子、肥料等重要农资价格涨幅稳定在35%以内,属于可控范围,未对宜昌市春耕备耕工作造成明显影响。
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雷勇 摄
03强化监管,打好侦查战
围绕农资产品投入进行数据采集和备案监管,推进“农资管家”平台建设、农资追溯体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对农药、种子、肥料、农膜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环节实行全覆盖监测,实现数据实时上传,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模式。
全市2800余家农资经营门店已纳入平台监管,495个种子品种全部纳入备案管理,有效促进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增强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04多线宣传,打好舆论战
综合运用省市农业信息网、微信微博公众号等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多途径全方位进行假冒伪劣农资鉴别指导,展现农资打假成效。广泛开展科学使用农资和依法维权培训,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在全市开展现场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1482人次,举办现场培训咨询活动10余场次,接待咨询群众5000人次,发放各种资料2.5万份,充分营造出打假护农保春耕的良好社会氛围。
农产品抽样。
05重拳出击,打好阻击战
今年肥料等农资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市场上假冒伪劣农资流通量呈增长趋势。全市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抓住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生产、销售、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建立市县联动、部门联动机制,实现立案一起、查处一起、一地发现全市联打。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30人次,检查农资企业和门店1203家,检查农产品生产主体154家,没收假劣农资2030公斤,立案查处27件。
下一步,将立足“三化三度护三农”新农人服务品牌,着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执法队伍,确保执法准度、温度、力度,持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继续开展农资下乡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辨假识假能力;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对不法行为保持严打态势
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是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重要保障
3月21日上午,“宜昌市2022年春季农资打假”新闻通气会在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召开。通气会上介绍了宜昌市春季农资打假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
●发布人
田雪峰 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贾 添 伍家岗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小平 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李 波 宜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付 琴 宜昌市畜牧兽医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付琴
●主持人
郑金武 宜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把农资打假与护航春耕生产作为保供固安全的关键措施加大执法精准度实行重点时期、重点区域、重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佟凌 摄
01提前谋划,打好预备战
围绕春耕春播春管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迅速部署去冬今春农资保供工作,制定出台了《应对极端天气和“两节”期间稳产保供的紧急通知》和《2022年宜昌市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方案》,2月22日召开了全市农资打假保春耕视频会议,安排部署春季农资打假工作。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成立农资打假工作专班10个,成员230余人,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在全市掀起农资打假护航春耕备耕的热潮。
02高效行动,打好稳供战
围绕农资供应保障,实时排查种子、肥料等农资在生产、使用、流通全环节的供给情况和农资价格变化,分市、县两级建立以农资批发企业、农资示范企业为主体的保供名录,及时跟踪落实农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目前全市水稻备种30万公斤、玉米备种246万公斤、农药储备2500吨、化肥和有机肥储备10.25万吨,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全市种子、肥料等重要农资价格涨幅稳定在35%以内,属于可控范围,未对宜昌市春耕备耕工作造成明显影响。
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春耕生产。雷勇 摄
03强化监管,打好侦查战
围绕农资产品投入进行数据采集和备案监管,推进“农资管家”平台建设、农资追溯体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对农药、种子、肥料、农膜等主要农业投入品的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环节实行全覆盖监测,实现数据实时上传,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模式。
全市2800余家农资经营门店已纳入平台监管,495个种子品种全部纳入备案管理,有效促进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增强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04多线宣传,打好舆论战
综合运用省市农业信息网、微信微博公众号等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多途径全方位进行假冒伪劣农资鉴别指导,展现农资打假成效。广泛开展科学使用农资和依法维权培训,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在全市开展现场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1482人次,举办现场培训咨询活动10余场次,接待咨询群众5000人次,发放各种资料2.5万份,充分营造出打假护农保春耕的良好社会氛围。
农产品抽样。
05重拳出击,打好阻击战
今年肥料等农资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市场上假冒伪劣农资流通量呈增长趋势。全市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抓住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生产、销售、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建立市县联动、部门联动机制,实现立案一起、查处一起、一地发现全市联打。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30人次,检查农资企业和门店1203家,检查农产品生产主体154家,没收假劣农资2030公斤,立案查处27件。
下一步,将立足“三化三度护三农”新农人服务品牌,着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执法队伍,确保执法准度、温度、力度,持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继续开展农资下乡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辨假识假能力;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对不法行为保持严打态势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8月“宜昌楷模”名单出炉
下一篇: 我们的教育远离自然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