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红茶初制第一厂
——红亮茶厂
曹绪勇
“红亮茶厂”创办于1954年春,后来扩大生产规模更名为“红亮综合加工厂”,是宜都市陆城街道原亮家垴村的一家村(大队)办集体企业,以红茶初制、榨油和粮食加工等为主,1980年代随着分田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落实,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柑桔产业迅速发展,茶叶、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等原因而逐步走向消亡。该厂在宜都茶叶生产中创造了红茶史上的多个第一,曾经是宜红茶生产的一面旗帜。本文重点介绍这家企业创办和生产毛红茶的始末。
美丽的江南乡村——亮家垴
横碛是历史悠久的茶区
查清同治五年(1866)重刊版《宜都县志》得知“横碛上铺”是宜都的14铺之一,其辖区范围与现陆城街道所辖的农村区域基本相同。而民间认为的横碛,则专指车家店、大路湾、亮家垴一带,长5公里,宽3公里的低丘岗地。这里在民国年间为宜都县一区管辖,1953年划归姚店区,1987年属陆城镇,后为陆城街道管理。现包括尾笔、车家店、亮家垴、龙窝四个村的部分区域。
唐朝陆羽(733~804)在《茶经·八之出》中记载:“山南,以峡州上,(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这是横碛在唐朝就可能产茶的最早记载。清同治五年版《宜都县志·地理物产》中载有“茶”,说明宜都在清朝中后期产茶有一定的商品量。民国年间宜都有谚语:“横碛的茶,楂坪的花。”“横碛白尖茶,梁山青皮瓜。”说明横碛在民国时期,产茶很有名气。1959年宜都县特产调查资料记载:“在1920年前,横碛一带,柑桔树密如森林,高大的树要21步梯子才挞得上顶。树下、坎边遍植茶树”。由于茶叶、柑桔收入高且稳定,便有“金横碛”之称。以上资料说明,在清末民初横碛产茶,而且白尖茶在宜都很有名气,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相关史料测算,横碛一带在民国末期有茶园面积百亩以上,生产白毛尖和青茶(均属绿茶类)最高产量近万(市)斤。
亮家垴村委会
亮家垴村,地处宜都长江大桥南岸高速公路宜都东出口处。这里属横碛中部,在1954年成立初级合作社时名红亮农业合作社,由姚店区花庙乡管辖,1981年更名为亮家垴,是横碛白尖茶的主要出产地。史料记载1929年茶叶种植面积超过30亩,产量曾经达到2000公斤。
“绿改红”培养了一个全国劳模
1950年2月,中国与原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以工夫红茶等货物偿还苏联支持中国经济建设的国际贷款。为满足宜红茶出口需求,“中国茶业公司宜都红茶厂”(后改为宜都茶厂)于1951年9月,在水陆交通便利的宜都县城关建成投产,并将宜红茶的产区由原来的五峰、鹤峰、长阳、石门四县扩大到湖南湖北两省四个专区的十六个县,从而启动了大规模的“绿茶改制红茶”的工作,简称绿改红。
宜都在1950年茶园面积仅970亩,而人口较多,茶叶基本以制绿茶为主维持自给,历史上鲜有生产红茶者。因宜都红茶厂入驻,在当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53年,宜都的传统绿茶区开始有农户自发地绿改红,生产毛红茶交售给宜都红茶厂。
宜都红茶厂原厂长李治平
1954年春,红亮初级合作社响应宜都县委、县人委号召,准备建加工厂大量改制生产红茶,这时宜昌专员公署建设科在长阳县都镇湾试制了一批木质手推式揉茶机,需要四五人一起推揉,但较传统的黄桶踩揉既卫生,工效也高些,宜都茶厂运回一台作展览样品。红亮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廖吉本(1929~2021)参观后向李治平(1916~1996)厂长请求,想借回红亮试用,看到横碛茶区有改制红茶办茶厂的想法,李厂长很爽快就同意了,并说:“不是借,是支持你们办茶厂。但你们一定要把茶厂办起来,多生产红茶,还要接受外地人来参观学习。”于是廖吉本带领吴少伯(1919~2003)等三名社员把茶机抬回,放在陈先显家四水归池的屋里,租屋办起了宜都第一家,也是后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一家红茶初制厂——红亮茶厂。
吴少伯,谱名吴懿松,号少伯,1919年1月生于横碛茶乡的一个贫农家庭,幼时入私塾读书3年,后辍学务农,在父辈做茶活动中,耳濡目染学得制作横碛白尖茶的精湛手艺,在当地有些名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农会组长、会计。1952年春,参加荆江分洪水利工程建设,被评为甲等劳动模范。1954年,合作社领导考虑吴少伯家里茶园较多、白毛尖做地 好,年富力强、工作积极,就委派他筹办红亮茶厂,并负责茶叶加工。这一年,茶厂将社员采摘的鲜叶集中在陈先显家,在宜都茶厂技术人员指导下,利用卷帘日光萎凋,手推揉茶机和在黄桶里踩揉两结合,竹塘窝中发酵,太阳晒干的传统工艺,改制红茶成功,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吴少伯有种茶、制白毛尖的基础,又肯用心学习钻研,踏实肯干,很快成为合作社茶叶生产的行家里手和红茶加工师傅。1955年吴少伯担任红亮农业合作社特产股长,全面负责茶叶生产方面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在短短三年间,茶叶生产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湖北省宜都县红亮农业社红茶丰产经验》
一是茶叶产量获得大丰收:红亮农业合作社加强茶园管理,采取留枝蓄蓬,扩大采摘面;增施底肥,定期分次追肥;勤除草,及时中耕培土;分批留鱼叶采摘等先进的管理措施,使茶叶产量获得了大丰收:1955年,合作社的31亩成年茶园,共产茶4340公斤,平均亩产140公斤,比历史最高产量的1929年还要多近一倍。而吴少伯管理的1.2亩茶园,产量达到220公斤/亩,创造了全省茶叶单位面积产量的新纪录。1956年虽然茶季雨水不足,但合作社统一栽培管理和采摘加工销售,总产仍达4067公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宜红茶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二是在红茶加工方面成效显著:吴少伯他们在宜都茶厂的技术支持下,先是学习掌握了传统的红茶初制工艺,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实行荫蔽萎凋,自然发酵,炭火烘干,还土法上码,在宜都茶厂支援的样机基础上,请木匠创新改制了一台手摇式揉茶机,完全淘汰了黄桶踩揉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毛红茶品质。
三是在茶园发展方面业绩突出:从1953年开始,红亮农业合作社用四年时间,共开辟发展新茶园79.4亩,使农业社茶园总面积达到130多亩,而且创新了种植方式:平坡田在园地周围种上一条茶树,像绿篱笆一样;缓坡田每隔1.4米等高条植一行茶树,陡坡田先筑成梯田,再每梯种植1至2行茶树。这些新式茶园有很多优点:一是条植密度大,茶树株数多,比传统的丛窝式种植方式多一倍以上;二是茶树栽成条行状,田间管理和采摘方便,可以省工省钱;三是等高条植,有利水土保持,减少茶园表土的流失。幼龄茶园管理也得法,生长发育良好。不仅积累了种植发展经验,也为宜都乃至全省树立了榜样。
宜都红茶厂厂徽
吴少伯因在改制生产红茶和茶园发展、管理等方面业绩突出,被光荣评选为县、地区和省级劳动模范,并于1957年2月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光荣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接见、合影留念。
红亮茶厂二次接待苏联专家
宜都茶厂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其产品主要是供应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方面负责进口宜红茶的官员、专家,为了解宜红茶的产区情况、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每年都要求来宜红茶区考察访问。茶厂成立后十年间,曾经成功接待了苏联专家的三次来访,而两次都到红亮茶厂参观,给当地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省公司经理杜杰(左5)、宜都茶厂厂长李治平(左7)、书记张力华(左2)、苏联专家奥列尼柯夫(左8)、李守锦(左6)在茶园合影
1955年4月,宜都茶厂迎来了第一位苏联茶叶专家奥列尼柯夫的访问,当时正值春茶采制季节。12日这天,在湖北省茶业公司经理杜杰和宜都茶厂李治平厂长等人陪同下,苏联专家骑马一行十多人,早上9点左右就来到了红亮合作社,廖吉本、徐慎益等合作社领导都参加了接待,并组织部分社员群众现场欢迎。苏联专家先参观了设在陈先显屋里的红亮茶厂,吴少伯等人边加工做红茶,边与奥列尼柯夫等进行了交谈,落座休息时,喝的水是专人从宜都茶厂用保温瓶带来的,后来苏联专家一行还到附近几个农户参观了茶园,遇见几个妇女正在采茶,苏联专家还专门翻看了她们采摘在竹篮子里的鲜叶,伸出大母指,说了一个“好”字。在苏联专家参观的空隙,合作社会计黄传仁(外号黄大个子)还骑专家的马跑了一大圈。苏联专家一行回程到大路湾参观了茶园,并与李守锦等人合影留念。
第二次苏联专家到红亮参观访问是有缘由的。1956年下半年,为总结推广红亮农业合作社茶叶生产经验,省农业厅派茶叶专家武凤鸣、特产处主任科员李仲凡,在宜昌专署农业局特产科副科长翁寿楠(1932~)陪同下,到红亮农业合作社实地考察采访,写出了《宜都县红亮农业社红茶丰产经验》一书,于1956年12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公开发行。
1957年2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期间,各省送京的介绍农业发展成果的展品,均由北京展览馆陈列展出,供人们参观。苏联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茶叶专家格尔纳色夫参观展览时,看到了《宜都县红亮农业社红茶丰产经验》一书,对红亮的经验倍感兴趣,赞不绝口,但当时吴已离京回宜都了,两人未能谋面交流成为遗憾,格尔纳色夫与同行的中国茶业公司的人说,一定要找机会和吴少伯当面交流。
1957年苏联专家格尔纳色夫在红亮茶园合影
1957年秋,格尔纳色夫到武汉公干,抽出时间实现了他与吴少伯的见面。11月14日上午,格尔纳色夫在湖北省茶叶公司崔明章经理、宜都茶厂李厂长等人的陪同下,专门来到红亮高级农业社,与久闻其名的著名茶叶劳动模范吴少伯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座谈,还参观了红亮农业社制作红茶的手摇式揉茶机等设备,查看了秋冬季上了大量农家肥的全省单产最高的茶园,并和大家在一块偏坡地茶园合影留念。
前左起:崔明章、李治平、张力华、苏联专家格尔纳色夫、吴少伯
这块茶园现由亮家垴村6组邹远民承包,茶园中套种了部分温州蜜柑,部分老茶树仍存。
兴办综合加工厂,创造更大业绩
红亮农业合作社“绿改红”获得巨大成功后,租赁社员的房屋已不能满足红茶生产的需要了。1956年秋,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廖吉本书记与徐慎益社长研究决定,选新址建茶厂,通过勘测,他们选中人户相对集中、交通方便的一块台地(即现村委会办公楼后面),通过一个秋冬的准备和建设,年底一栋两正两偏共100多平方米的土砖墙屋建成了,“红亮茶厂”有了自己的厂房,仍由吴少伯任厂长,有手推和手摇式揉茶机各一台,还配有发酵柜、卷帘以及毡帽炕等红茶生产设备,加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1957年红亮合作社茶叶产量达到4467公斤,单产达到144.1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国劳模会后,吴少伯担任了半脱产的花庙乡副乡长,同时兼任红亮茶厂厂长,茶厂的主要工作则由吴懿培负责,还安排王登连帮助做茶。这时期为解决发展茶园茶籽短缺的问题,合作社在县农业局技术干部骆云峰指导下,从1957年开始连续三年,大胆先行先试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成功繁殖茶苗五十多万株,开启了宜都茶树无性系育苗的先河,为发展茶园找到了一条解决种源的新途径。
邓世春在村委会办公楼前留影
1958年在大跃进的大背景下,花庙乡在红亮茶厂的基础上增加投资,扩建了厂房,建成“花庙乡综合加工厂”,工厂占地近2亩,共建有4正2偏计400多平方米的土砖瓦屋和一个大晒场,厂长由红亮高级合作社原任书记刘中堂担任,下设榨坊和籽棉、粮食、茶叶等车间,忙时有20多人上班,设有后勤食堂,会计出纳,实行统一管理。茶叶生产加工车间由吴懿培负责。1959年购进了当时最先进,宜都仅有的一台铁木结构的揉盘、揉桶都能转动的名“50型双动揉茶机”,后来还添置了一台立式柴油机为动力,地梁传动。使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成为当时宜都县内红茶生产实力最强的初制厂家。
乡办加工厂建成正式运行后不久,因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加工厂下放给红亮农业合作社,1961年改属红亮大队集体企业,名“红亮综合加工厂”。这时又一台双动揉茶机装备到厂,至此加工茶叶的揉捻工艺完全替代了手推、手摇作业。
1960年代,红亮综合加工厂的红茶生产进入到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期间,吴少伯、吴懿新等人还研制出茶叶高温干燥机炉,在县内率先解决了炭火炕茶工效低的问题;红亮茶厂还试制生产红碎茶,并研制出石磨轮转碎茶机,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是省内少数几个能生产红碎茶的基层初制厂。
1960年代后期,特别是幸福渠水利灌溉工程的全面竣工,横碛一带成了旱涝保收的宜都粮仓,是油—稻—稻一年三熟制的产粮区,红亮大队的茶园发展基本停止,面积一直维持在140亩左右,茶叶生产进入稳定期,年产毛红茶长期保持在6250公斤上下,与横碛的另一产茶大队——大路湾不分伯仲。
进入1980年代后,随着农村分田到户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原以粮茶间作为主的亮家垴村,茶园基本随田分到千家万户,有传统炒制绿茶经验的农户,春茶期间纷纷在家炒制横碛白尖茶,到陆城街上提篮小卖,加上后来柑桔生产比较优势明显,部分农户毁茶栽柑等原因,致使红茶产量急剧下降,1987年红亮茶厂正式停办,后来加工设备也被拍卖。
红亮茶厂从1954年兴办,到1987年停办的30多年间,一大批普通劳动者为此付出了艰辛与勤劳,他们为多产红茶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建设,发展巩固集体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红亮茶厂的历史是由他们书写的:吴少伯红亮茶厂的创办者;廖吉本长期担任红亮大队(村)副书记,几十年分管茶厂;孟庆云(1940~)任加工厂厂长15年,使茶厂的毛红茶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时期;朱祚全(1943~)在加工厂工作21年,先后任事务长、会计,以厂为家,尽心竭力;还有刘中堂、吴德润、李友元等任厂长和吴懿培等制茶师傅……
左起:曹绪勇、孟庆云、朱祚全
红亮茶厂,是闪现在宜红茶史中的一束耀眼的光芒,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曹绪勇收集整理
2022.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