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论坛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66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印象】清江一曲汉时亭——彼时的安亭

[复制链接]
1665 0
安亭是嘉定最早出现的地名,在汉代时沿用秦制,安亭之名沿袭至今。安亭地处古冈身西侧,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形成陆地,1963年8月,镇上嘉泰砖瓦厂取土时曾出土西汉陶罐,证明在公元前已有人居住。1985年10月,在前进村曾挖出东汉井数口,证明人们已有饮用清洁水的习惯。文献记载和地下文物的发现,证明在汉代已有先民在此蕃衍生息,圩田耕殖。

原来的安亭,是个人气兴旺、安居乐业、市场繁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鱼米之镇。严泗桥是安亭的中心,东西南北街以严泗桥为分界线,但四通八达,是水陆交通要道。



安亭老街的人家 摄于 1960年代走进安亭老街,一条安亭泾南北纵贯老街,安亭街和永安街隔河相望,兴安桥、文化桥、严泗桥等横跨其上。始建于1374年的严泗桥,北接严泾、泗泾,故而得名,桥身有楹联“十字河分两县界,百廛市聚四方人”。可以想象古时安亭人气兴旺、安居乐业、市场繁荣、生气勃勃的一派景象。

安亭老街 摄于 1970年代

安亭地名的由来,缺乏可靠的文献记录,明代安亭文人张名由有诗《安亭》一首:

清江一曲汉时亭,黄鸟飞于杨柳青。

荟草阶前驯卧虎,杏花林下拾流萤。

愿将竹叶期鲐耉,旋折松枝煮茌苓。

莫问故园陵谷变,从教頫仰享遐龄。

【印象】清江一曲汉时亭——彼时的安亭w9.jpg

其中“清江一曲汉时亭” 常被引用。通常认为安亭的名称起于两汉时期,“亭”是秦汉时期最基层的区划单位,《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至北宋隆建元年(960)始称安亭乡,属平江府昆山县。至公元1218年嘉定建县,安亭镇由二县分治,大部属嘉定县。

【印象】清江一曲汉时亭——彼时的安亭w10.jpg

【印象】清江一曲汉时亭——彼时的安亭w11.jpg

安亭严泗桥对比照



古镇安亭的发展,主要沿十字交叉的安亭泾和东西泗泾两岸延伸。北部以严泗桥为核心,称“大安亭”,严泗桥以南井亭桥一带称“小安亭”。所谓“三里樱花分两岸,大安亭接小安亭”。明代正德年间,安亭镇被列为嘉定县的七镇之第三。

安亭六泉桥对比照

作为安亭历史见证的,首推菩提禅寺。菩提禅寺为江南著名古刹,始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传说为孙权之母吴氏的香火寺,为今上海地区最早的寺庙之一,历代均有修葺,宋初赵匡胤曾赐“敕建菩提寺”匾额,全盛时有僧人一百多名,占地三十亩,历代均有修葺。1958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庙被拆除,其地今为安亭震川中学。

菩提禅寺 旧址



安亭人文荟萃,在原菩提禅寺东侧,是纪念明代“唐宋派”文学巨子归有光的震川书院和因树园。归有光,号震川,昆山人,明嘉靖时期的著名学者文人,在安亭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从者多达数百人,声震安亭江,对嘉定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清道光八年(1828),江苏巡抚陶澍在安亭建震川书院以作纪念。书院为嘉定、昆山、青浦、新阳四县书生讲学之所,占地近十二亩,有茹古堂、藏书楼、多文阁等建筑,还有御碑亭,大假山。因树园供院中书生读书休憩。园中有畏垒亭、陶庵、清晖小榭、别有洞天、留云洞、藕香深处等胜景,为一时名园。该处今为安亭震川中学,校园内的古树花木,假山水池,碑亭刻石,即为菩提寺、震川书院、因树园之遗物。所存碑刻,除了碑亭中保留一块大碑,幸存者多集中在樊轩壁间。



沈万二与沈万三也是安亭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沈氏在安亭是一大族,明嘉靖十九年(1540)举人沈璐所写的《族谱》序中,罗列了始祖沈约以后的传承谱系,从中可以看出沈万二是他的六世祖,而沈万三则是六世叔祖。

清代《安亭志》有沈万二为朱元璋平定张士诚献粮的记载,朱元璋曾授沈万二都指挥使官职,但沈万二未受官职,后封朝奉大夫,子孙恩荫。《安亭志》还记录了朱元璋赠沈万二的诗:

仗剑持枪兴帝家,捐赀供献米和柴。

文尊礼乐光星斗,武剿夷尘列阵排。

已诛张氏三千卒,共宴功臣百万斋。

三吴义士应褒赠,指日崇勋拥碧阶。

明清两代,安亭出过不少名人,其中较著名的有:正德年间的戏剧家沈龄、沈采;嘉靖年间张情、张意兄弟进士,为官清廉耿直;万历时期的布衣文人张应文、张应武;清代乾隆时期的进士张鹏翀,才思敏捷,人称“诗、文、画三绝”。

张意像



张意生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字诚之。父亲张祯在他三岁时就去世,所以与兄长张情两人都由叔父张祥抚养教育。张情刻苦治学,手不释卷,而张意却顽皮贪玩,但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文章独具一格。相面的人断言张意会比张情先登第,果然在嘉靖七年(1528),张意二十五岁时就乡试中举,嘉靖八年(1529)又联捷殿试成为进士,九年后兄长张情也中进士,一时安亭张府荣耀无比,并由“张氏双进士”始,从此张家文脉鼎盛,成就数百年的辉煌家史。

张鹏翀坐像

张鹏翀 溪山春霁图 扇面

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 藏

张鹏翀(1688--1745)字天扉,又字抑斋,号南华散仙,嘉定人。清雍正五年(1727)进士,改庶吉土,授检讨。历充文颖馆、八旗志书馆纂修,云南乡试副考官,河南乡试主考官,日讲起居注官。累升至侍讲、右庶子、少詹事、詹事。以诗名天下,又擅山水画,书法亦苍劲,人称诗书画“三绝”。曾作《经史法戒诗》、《万寿圣德诗》、《十慎箴》、《春林淡霭图》、《日长山静》画扇进献乾隆皇帝。乾隆帝亦曾以御画《松竹图》、御书“双清阁”匾额,以及笔砚、纱缎、绒貂之类赐之。乾隆十年(1745)告假归,帝赐白金百两,御制五律一章,以宠其行。途中至德州,病逝。乾隆帝久不能忘,对群臣说:“张鹏翀可惜!”有《南华诗集》。



民国时期,有昆山、嘉定、青浦三县联立安亭乡村师范学校(后易名为“安亭师范学校”),以培养乡村小学教师为教育目标,造就了一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成为闻名遐迩的中等师范学校。

棉布为安亭历史上有名的土特产,时间早,品种多。见于清孙岱所编的《安亭志》的有七种:浆布、黄布、棋花布、线毯、被囊、药斑布、高丽布。据明王鏊《姑苏志》记载:药斑布为安亭特产。“宋嘉泰中有归姓者创为之”,且有人物花鸟、诗词文句等多种花式,其创始之早,可谓天下蓝印花布之祖,今药斑布制作技艺已公布为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进入近代,安亭曾饱受战火动乱之灾。1924年的“齐卢之战”中,安亭成为重要战场之一;1932年“一·二八”及1937年“八·一三” 的两次淞沪抗战中,都对安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战后安亭的商贸,因占地理优势,仍较繁荣,至1949年,全镇仍有一百六十七家商店。

淞沪抗战

这些老照片

反映了安亭原来的风貌

带领我们重回安亭老街

回看当时的人  再现那时的景

也让当下的我们更懂彼时的安亭

(信息来源: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汽车城文旅)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0

粉丝

78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联系我们
  • 邮箱:928283588#qq.com(请把#改成@)
  • 唯一官方网址:Esanxia.com
  • QQ客服:928283588
  • 宜昌三峡论坛网站会员QQ群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9点至晚上24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网站地图|Archiver|小黑屋|三峡论坛 ( 桂B2-20230358.桂ICP备2023000524号.桂网文(2023)0928-250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桂南)字第0011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4 01:29 , Processed in 0.03924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