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自秦朝开始结束奴隶制度,进入封建社会,而五峰在此后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一直在土司农奴主的统治之下,依旧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
直到1735年,五峰土地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彻底改变了五峰社会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就是结束土司的家族统治方式,改世袭的“土官”为任命流动的“流官”。其实质,是将土司领地纳入国家版图治理范围的政治制度改革。
事实上,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无论是最初的以夷治夷方式、过渡阶段的羁縻制度,还是最终形成的土司制度,都是一种完全的民族地方自治的制度。只不过这个“自治”,不是民族的地方自治,而是土司豪强家族的地方自治。
这种“自治”的根据,源自皇权--皇帝以家族统治国家,土司以家族统治地方。而历史的规律是,失去人民支持的皇权家族,可以更替。但失去人民支持的土司家族,却能在皇权的娇宠下永远世袭,万世不绝。这就是从容米部落直到容美土司,能够统治一方、时间长达数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在土司领地里,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有农奴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生死与痛苦的轮回。请看清代对土司犯律的条规定:
土司杀人,以牛马顶罪;
土官、土舍纵容土人头目为盗,聚至百人、杀掳男妇二十名口以上者,问罪降一级。杀四十人以上者,奏请革职,另推亲支袭替;
土官称兵侵犯疆界,以反论,发兵征讨。
这就出大问题了,腐朽没落的土司制度,导致土司对内、对外的行为不能受到有效的约束。容美土司的肆意妄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土司内部有不同意见者,就擅自动用武力,血腥镇压。
据《长乐县志》记载:明末,水浕安抚使唐继勋与容美宣慰使田既霖不合,“继勋每每举劾田氏之过”,遭到容美打压,于是就与石梁安抚使唐公廉等联合应对。容美则大开杀戒,“将长邑一带之军杀其夫而鬻其妻子者,不下万人,数百里人烟殆绝”。
第二是用联姻的方式,对内、对外巧取豪夺。
为了监视和弹压土司,自秦汉以来,朝廷就在土司领地周边地区设立所、隘。这些所、隘的建制一如土司, 实行兵农合一制度, 所官、隘官均为家族世袭,职责是防御土司。由于所、隘的职责所在,不免经常与士司发生矛盾,成为敌对的双方。这样,容美土司与隘官向元楫家族遂结成累世宿仇。
到了明嘉靖中期,容美土司因受到处罚,已降格为从四品的宣抚使司。这时,年幼的向元楫承袭七品职衔的隘把总后,宣抚使田世爵遂设计将女儿嫁给向元楫,然后诬陷自己的女婿狡诈邪恶、不忠于国家,举兵将隘地及人口全部并入容美。之后,正当朝廷追究此事时,田世爵已奉命带领士兵到东南沿海一带抗倭去了。 因抗倭有功,朝廷不但未追究田氏之过,还将田世爵封为宣武将军,容美又复升格为宣慰使司。
《明世宗实录》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一月壬子一条,对这件事是这样记载的:“初,容美士官田世爵与把隘土官元楫果世相仇。元楫幼,世图佯以解仇为名,遣女嫁之,谋夺其产,因诬元楫以奸。有司恐激变,令自捕元楫下狱,世爵遂发卒尽俘向氏,并籍其山场土田,皆没入之。”
田舜年承袭容美宣抚使后,用同样的方式,与五峰境内的三个安抚使司结为姻亲。康熙十三年,田舜年以169年前容美土司内部发生庶长子百俚俾杀父、弟夺袭事件,得到各司的支持为借口,举兵灭五峰、石梁、水浕安抚司。十九年后,以其第三子田耀如曾经是张之纲的女婿为借口,承袭五峰安抚使司安抚使的职位;起初以弟田庆年承袭石梁安抚使司安抚使职位,后觉得明显不妥,又以田庆年的儿子田昆如是唐居仁的外甥为由,改袭该职;同前例,以长孙田图南袭水浕安抚使司职。
另外,容美还以武力吞并了朝廷设置的、专以弹压土司为责任的长阳县长茅关巡检司。这样,五峰境内的三个安抚司及长茅关巡检司,均容美田氏所有。
第三是侵占周边、掳掠人口,扩充地盘、壮大实力。
据《宜昌府志》记载,天启至崇祯年间( 1621-1644),容美占越后二都,“兴山知县曹元功、巴东知县谢上官前往会勘”,“而土人咆哮,射死弓兵陈士奇”;吴三桂兴兵占领巴东县城时,田舜年遣人杀死巴东红砂堡防兵,占领了红砂堡地区;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容美出巴东、长阳交界处,占地并掳汉人一百余户回峒、且欲将后四里占为已有,因而引起巴东后一都八甲老人邓天益奏请增隘设关靖边一事;嘉靖四十五年(1566),容美出入长、巴二县,恣行掳掠。
康熙年间( 1662- 1722)中期,桑植土司被容美举兵掳去男女千余口。
至于侵占周边土地、扩展疆界,成为历年来的常事,于是引起经年累月的纠纷,不得不由湖广当局出面会勘定界,并树立汉土疆界碑以息争端。
因此,早在康熙四十五年( 1706),清廷大臣就有将容美改土归流的动议。九月二十八日,湖广总督石文晟奏请康熙:“田舜年所属之人诉称‘田舜年父子俱不善,我等情愿纳粮当差’等语。应否将其土地、人民入我版图,伏候睿裁”。当年的四至十二月,康熙帝召集大臣议及容美问题,就达十一次之多。一直到雍正当政,才正式确定了将西南土司逐步改土归流的目标。
雍正皇帝对强盛的容美土司十分畏惧,唯恐一着不慎,引发大规模的战乱,遂将容美土司侵占土地等问题一压再压,以待时机。
雍正元年(1723),雍正皇帝将西南改土归流的事交给四川总督迈柱筹画后,湖广总督杨宗仁上奏容美土司侵袭四川建始县地方一事, 雍正帝为不惊动容美, 在奏折上批道:“此皆不知大体,武臣起好大喜功之念,复贪羡容美富庶而怀图利之心,所以议论纷纷。何得轻信、妄生事端耶?朕谕总督迈柱之旨甚悉,汝但一听迈柱指挥而行,不必稍动多事之想”。
当湖北按察使王柔为容美之事上奏“恳请皇上准臣总任办理,拨带官兵前压该境”,不合大局意图时,雍正皇帝勃然大怒,毫不顾及大臣的脸面,在奏折上批下八个朱红大字:“观汝似有疯颠之疾”!
直到西南各地改土归流大局已定之后,迈柱调任湖广总督,列款纠参“田旻如不尊法纪,滥给札牌,私征钱粮”,雍正帝始正式剑指容美,且十分策略地仅以“旨令其来京讯问”的方式,调虎离山。
田旻如心知肚明,一方面惧而推诿,始终不肯动身;另一方面部署军事力量,分关把口。
但是,大势所趋,大局已定。
雍正十一年(1733)十二月初,五峰安抚使司所属长官张彤柱,率先缴印于渔洋关汛,请求改土归流,石梁、水浕所属各长官司立即响应。于是,容美土司的政治、军事力量土崩瓦解。
这时,广大土民为挣脱土司枷锁,也纷纷举行暴动,或结党抗粮,或携家带口逃离土司辖区,一次出逃最多的, 达到五百余众。同时,还将抗拒改土的守关土官捆缚,送交周边县制地区当局,请求改土归流。
在这种情况下,田旻如的庶母、正妻及容美属官也采取强硬措施,逼其交出印信,传位于子;民众也将田府围困,迫令起程。十一日,容美宜慰使田旻如在万全洞上吊自杀。司中土民遂将田旻如的心腹党羽及其子弟等解往荆州府,缴出部颁土司印十八颗,公请改土归流。
此前,容美周边的九溪卫、宜昌镇、施南等地已集结重兵,分东、西、南三面向容美地区逼进。朝廷用武力解决的措施已经到位,军事高压的态势已经形成。
长乐坪有个叫卸甲坪的地方,就是当时彝陵镇总兵冶大雄带兵进入长乐坪后,闻知田旻如自杀,遂卸甲而归,因此取名卸甲坪。
《长乐县志》曾有这样的记载:冶大雄往日贩马至容美,曾受到土司凌辱,于是挟嫌报复。田氏家族也多对改土归流持这一观点,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这样,雍正十三年--动议于29年前、着手于12年前的容美土司改土归流目标顺利完成。至此,雍正皇帝用“软着陆”的办法,“唯容美稍用兵”,全部实现了西南土司统治地区改土归流的目标。
作为实施改士归流的保障性手段,朝廷将容美土司家族分别流放安插到了陕西等地方;同时作为奖赏,授予首倡改士归流的张彤柱为正五品的千总职。
有很多人都认为田舜年是容美土司的中兴之主,其实不然。改土归流虽然是在田舜年死后29年才发生的事,但容美的终结,始于田舜年。
改土归流后,在五峰地区设立长乐县,隶于新设立的宜昌府,县治五峰镇,首任知县张曾谷。之后至1914年更名为五峰,先后经历了80多任知县。全县设25乡、34保,共有6520户、4.7752万人,耕地1.83213万亩。
在经历了漫长、黑暗的土司统治之后,五峰这片土地,终于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封建社会的转变,第一次有了县的名称,开创了县制的历史。但这一进程的完成,比全国和周边县的历史进程,晚了近两千年。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大家都在看:
五峰采花星岩坪有座裕安桥,让您见识真正的土家族大桥!
一位退休老师画笔下的渔洋古镇,美得不要不要的!
牛庄美景 | 这样的牛庄没见过,确实好美!
一伙外地人在五峰兜售假蜂蜜,教你几招鉴别真假!
五峰边界有座壶瓶山,那里曾有一支游击队
↓↓ 猛戳下面"阅读原文" 【进入相亲平台】
|
|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