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6月26日03版)
全文如下
☟
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端午祭:
两岸屈氏后裔“云端”连线
记者 郭晓莹、董晓斌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现场表演。向红梅摄
台湾屈氏后裔在台湾彰化宝廍里屈原宫祭祀屈原。向红梅摄
中新社湖北秭归电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视频开幕式暨端午祭”日前在湖北省秭归县举行,海峡两岸屈氏后裔代表首次以“云端”连线的方式祭拜屈原。
秭归是屈原故里,是中国端午文化发祥地,“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端午文化活动。据统计,2010年以来,平均每年有15万人次参加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台湾彰化宝廍里有200多名屈姓子孙。近10年来,每逢端午佳节,两地屈氏后裔都会互相往来,共同祭拜祖先屈原。当日,两地屈氏后裔代表通过互联网连线祭祖、撒花祈福。
“虽然不能到秭归祭拜,但是两岸屈氏后裔的文化脉搏始终相通,不会因疫情而阻断。”台湾屈氏后裔屈奉廷在电话中表示,两岸屈氏后裔血浓于水、一脉相承,没有什么困难能阻隔这种血缘与亲缘。
秭归屈氏后裔屈敬平表示,屈原心忧民生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两岸屈氏后裔需要铭记,更需要传承。
“时维庚子,序近端阳。四海宾朋,祈望诗乡。屈原祠前,鼓乐铿锵。长江之畔,情抒衷肠……”礼拜结束,身在北京的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王蒙以视频录播方式恭读《颂屈原文》,深情缅怀屈原。
秭归县县长杨勇介绍,通过“云上”连线方式,秭归与北京、台湾及湖北省内屈氏后裔、文化名人实现了互动,是一次节俭办节、创新办节的有益尝试。此外,秭归还通过开通“屈原故里VR云上端午习俗馆”等方式,让中国传统端午习俗和优秀传统文化走上“云端”,让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并参与、体验中国端午文化。
湖北省副省长肖菊华通过视频致辞。她说,端午文化节融入“云端办节”思路,既体现了传统文化活动的民间性、民众性,也体现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性、时代性。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6月26日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26日06版)
全文如下
☟
端午,在秭归(组诗)
作者 谢克强
端午
插上艾叶与菖蒲
顷刻间 几缕幽香
一柄碧剑 装点节日的凝重
那天 他涉江而来
以野艾的简洁与质朴 行吟江畔
他知道 一束晒干的苦艾
就是一束凝练苦涩与幽香的
人生历程
问天问地 轻轻一声叹息之后
仍有许多吐不尽的悲愤
他决然 抽剑断水
当他那把瘦骨
溅起汨罗江水涛吼浪涌
循着哭声 人们以他的悲愤与忧患
为五月的一个节日 命名
从此 一个民族
以菖蒲与艾叶
祭祀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传承一种精神
粽子
捧着祭江的粽子
捧着一出有棱有角的悲剧
我虔诚的手 和心
悲恸地抖颤
芦叶青青 仿佛一件束腰的青衫
还有一根线
将粽子裹得脉络分明 密实饱满
站在历史的河边
谁不将含泪的汨罗江怀念
所有的怀念 骤将
屈子忧国忧民的心事
裹进三角粽里
年年祭江呵
祭江的粽子有棱有角
只因屈子有棱有角的灵魂
喂养一个节日
龙舟竞渡
又逢端午
穿过雄黄酒 菖蒲 苦艾
我又来到秭归 只为参加归州儿女
为千年沉落水中的儿子 招魂
骤然 鼓声响了
那无边忧忿敲响的鼓点
凝结觉醒的力量
一声紧似一声
催促破浪的桨 划动
问天的风韵
桨在寻找 鼓在求索
竞渡的龙舟 扬起龙头
在故国五月的江上 竞相追逐
站在岸边 站在历史的肩头
我和夹岸的归州儿女
应着龙舟的鼓点
与凄惶的江风一起呐喊
三闾大夫 归来哟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6月26日
经济日报
(2020年06月26日04版)
全文如下
☟
云端游故里 海内话安康
记者 柳 洁
6月22日,在湖北宜昌市秭归县,2020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暨屈原故里端午祭启幕,这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与湖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端午文化节。
佩戴兰草丝带,屈氏后裔、抗疫先进、脱贫攻坚先进等代表先后上台拜谒,抛撒花瓣、进献兰草。“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端午祭,感到非常荣幸。”抗疫先进个人、秭归县人民医院外三科护士长王丹丹说。
6月22日晚,“云上端午 诗意宜昌”2020屈原故里端午诗会举办,通过网络平台同步播出。“今年的端午诗会以宜昌独有的文化元素及自然山水为背景,采取云录制、云传播,连线四海诗人,诵读经典华章。”宜昌市文联主席周立荣介绍。
跟随着镜头,观众一起“云”游三游洞、三峡人家、屈原故里,欣赏云蒸霞蔚的峡江山水,领略人文荟萃的宜昌风情。《屈原颂》《端午的寻找》等一首首诗朗诵时而悲愤激烈,时而婉转深情。“浮沉功过皆前事,唯有孤忠耐憬思……”镜头一转,在屈原故里秭归乐平里,5位农民诗人立于屈原庙前,声情并茂吟诵诗歌,“庄稼人”的诗歌情结通过网络传遍五湖四海。
今年端午期间,宜昌还将端午食俗馆、端午习俗馆、龙舟馆等搬到网上,通过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向全国人民推介传统文化、端午习俗。
△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
来源丨宜昌发布综合编辑丨晓浪 编审丨翟婷婷转载须注明来源
端午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