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

140 5
五一小长假,安排了一段自然与文化相交融的旅程——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长江汹涌澎湃地穿越巫山山脉,形成全长193千米的峡谷,自西向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是巴蜀大地的东大门,是长江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的关键门户,除去地理意义,它更是一处融合了自然、历史和诗词文化的盛景。

三峡名声鹊起很早,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关于三峡的经典名篇,给三峡做了极好的宣传,从此,三峡之名便响彻天下。据说,郦道元的这篇《三峡》入选八下的语文课本,可圆圆手中正在学习的八下语文课本中却不见这篇文章的身影,实属可惜。的确值得读一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不足200字的文章,描写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文笔精炼,情感充沛。

郦道元的文章,是长江三峡最好的宣传文案,从此,长江三峡被带火了,后世众多文人墨客或途经,或寓居,或仕宦于三峡地区,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可谓“行到三峡必有诗”。




三峡之巅

我们顺着水流的方向,自西向东,从瞿塘峡起,第一站,先到三峡之巅。

进入巫山,车子便一头扎入了莽莽群山中。从高速巫山出口到奉节三峡之巅蓝月河游客中心,几十公里的省道,车辆不停地上坡、转弯,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山下是幽深的峡谷,我们似乎往山之巅行驶。

中午时分抵达蓝月河游客中心,正是一天当中游客最少的时候,坐观光车不排队。观光车把我们送到了山顶的赤甲广场。顺着山顶的小路,穿过树林,爬一些台阶,便来到三峡之巅的观景台。

对岸,白盐山呈完美的圆锥状,耸立入云,与我们所在的赤甲山隔江相望。两山隔江而立,形成一道天然的大门,便是夔门。站在海拔1388米的高处,山巅与江面的垂直落差让人心惊。山底,碧绿的长江水仿佛一支利剑,劈开了赤甲山与白盐山,辟出一道峡谷,让长江水经过夔门,滚滚东去。幽深的峡谷,江中的扁舟,正如白居易在《初入峡有感》中所描写的一样:“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再向远处眺望,座座群山林立,山坡上一栋栋民居比肩接踵,沿山逶迤而上直至山顶。此时,曾经拗口难理解的杜甫的诗句具象化了: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赤甲白盐,就是隔江耸立的两座山。我们脚下的赤甲山因山石含氧化铁元素呈红色而得名,白盐山系岩石上的水溶液富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不过此时正值初夏,山间都是一片葱郁。两山高耸,不就是“俱刺天”么?“闾阎”指民居,“闾阎缭绕接山巅”,正是这一带的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延伸至山巅的景象。如果到了秋季,这一片的景色应该就是杜甫这首诗的下一句:“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杜甫晚年曾在夔州待了一段时间,远离朝廷,他依旧忧国忧民。他满怀一腔忧虑,登上高处,想散散心,谁知越散心,心情越悲怆,俯瞰滚滚远去的江水,远眺破碎的山河,万种愁绪一并涌出,汇成那首知名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今我们登高望夔门,风和日丽,心中已无诗圣心中的悲怆,只感觉山河壮丽,让人心潮澎湃。




白帝城·瞿塘峡

夔门,也称瞿塘关,是瞿塘峡的西口,地势险峻,“锁全川之水,扼巴蜀咽喉”,水势汹涌,水道险要,有“夔门天下雄”之称。杜甫诗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众水汇涪万,瞿塘争一门”。曾经,矗立在关口江心的巨型礁石滟滪堆使得这里浪高涡急,滚滚长江水在这里咆哮,是长江水运中最危险的一段航道。

我们赶了早,九点便进入了白帝城景区,从风雨廊桥望去,远处的群山还笼罩在一片晨雾中。脚步不停,直奔忠义渡口,虽然我们预定是1030的深度游游船,但早到也可以早登船游览,并且无需排队。

我们乘坐的“瞿塘明珠”号游船缓缓驶入瞿塘峡。全长仅8公里的瞿塘峡是长江三峡中最短也最窄的一道峡谷,昨天在三峡之巅登顶的赤甲山和对岸的白盐山如今一左一右,夹江高耸。山壁下方岩石如刀削般直立,山腰至山间绿树葱茏。一座山被水流切割出千沟万壑,形成层层褶皱。狭长的峡谷纵深至天边,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在江面上,勾勒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

岩壁上有几段千年栈道,还有一个个洞穴,我们猜测是不是猿猴的居所?三峡地区有独特的悬棺风俗,在一处山缝间,游船的工作人员指给我看那一处悬棺,可我睁大了眼睛,又把相机的焦距调到最大,再把照片放大数倍来看,仍没看出个所以然。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1.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2.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3.jpg

(据说悬棺就在那石头缝里,我啥也没看到)

白盐山近乎垂直的岩壁上,有一摩崖粉壁墙,布着大大小小十多副石刻。最著名的三处,分别是冯玉祥题写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孙元良题写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李端浩题写的“巍峨夔峡”。其中孙元良题写的这十个字,每个字高4.5米,宽4.35米,一个笔画里可容一个成年人站立,是长江三峡最大的石刻。可在巍峨高山中,这总面积达234平方米的石刻仍显微小,若不留意,很快就随船行而过。我也是在工作人员的指示下,努力眺望辨认,才看到这些红色石刻。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4.jpg

(崖壁上的石刻,尽管字很大,但离得远,看得不是很清楚)

船停赤甲山,转一圈江峡文化馆,登几级台阶到赤甲炮楼,大炮前圈养了几只猴子。再往上,就是三峡之巅的徒步入口,从此处大约徒步五六个小时,就能登顶我们昨天所到的三峡之巅观景台。据说风景很美,但也很累人。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5.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6.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7.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8.jpg

山边,立着两根锁江铁柱,据历史记载,这是长江三峡最早的一座锁江铁索桥,叫铁柱溪大桥,是宋代大将军徐宗武为了抵御元兵入侵而修建的。桥上的七根拦江铁索只剩下伫立的这两根。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39.jpg

从赤甲山坐摆渡船几分钟就回到白帝城的忠义渡口,时间充裕,我们慢慢逛着白帝城白帝庙,品读它的历史。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0.jpg

白帝城面向瞿塘峡口,在三峡水库蓄水之前,白帝山还未形成孤岛,三面环水,居高临远,易守难攻。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在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之后,刘备仓皇退守白帝城。面对夔门险关,吴军也不敢贸然继续追击,只能与刘备讲和。然而,遭遇惨败之后刘备一病不起,次年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后,溘然长逝。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1.jpg

这是一次充满了人性光辉、浪漫理想、君臣义气、坦诚信任的“举国托孤”,留下“兴复汉室”的崇高目标,此后十年,诸葛亮用尽余生去实现这个目标,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2.jpg

白帝城所在之地,原名鱼复,刘备退守白帝城后改名永安,唐贞观年间,因旌表蜀丞相诸葛亮奉昭烈皇帝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品质,改名为奉节,并沿用至今。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3.jpg

在白帝庙前的半山腰上是眺望夔门的绝佳观景位,也是最好的10元人民币风景打卡点。滟滪堆已被炸除,望着如今碧波荡漾,宽阔平静的江面,遥想千年前的古人们,面对长江中最险峻的一段,不同的心情之下,会留下怎样的诗句?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4.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5.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6.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7.jpg

年轻的李白刚踏出蜀地,轻舟东去,未来无限开阔,他在《峨眉山月歌》里写: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安史之乱后,李白因“永王之乱”获罪而流放夜郎。逆长江而上,他的放逐之旅行至奉节白帝城,此刻好消息传来,唐肃宗册立皇太子,大赦天下,李白立刻调转船头东还,满腔喜悦顿时喷薄而出,写就千古名篇《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在当地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活泼明快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杜甫晚年在夔州,写尽瞿塘峡的险峻和自己心中的愁绪,《瞿塘两崖》中写: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白居易也写过一组《竹枝词》,他的诗句如泣如诉,悲凉凄楚: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陆游乘船从山阴前往夔州任职,溯江而上,洋洋洒洒写下《入蜀记》,其中描述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

范成大离任,沿长江水路离开成都,途径三峡地区,再次写下瞿塘峡的雄壮:滟滪如襆瞿唐深,鱼复阵图江水心。

奉节是当之无愧的“诗城”。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48.jpg




巫山县城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1.jpg

游览完瞿塘峡·白帝城景区还早,我们到巫山县城也不过下午三点多,得以逛了逛巫山这座比重庆市区还要立体的小县城。

我们的酒店就在神女大道旁边,巫山博物馆的顶上。酒店门前的停车位有限,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爸爸把车停到了巫山博物馆的停车场,停好后,气喘吁吁地爬了长长的楼梯回到酒店大堂,他说,相当于四层楼。

巫山县城依山而建,在梯级台地上,一层又一层,县城路陡,急弯多,台阶也多。任何一个位置,可以是地面层,也可以是六七层,还可以是负数层。这样的地方,也难怪连导航都会迷路,看着位置坐标重合了,但是海拔不一致呀!看重庆的地形图,尽管多是山地,也分陡坡缓坡。东部与四川盆地相连,地势平缓一些,东北部横亘着大巴山脉,高耸逶迤。巫山县就藏在这大巴山脉之中,是重庆市陡坡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2.jpg

巫山博物馆里人流不多,本想看悬棺的,结果这个展厅临时关闭升级改造了。走出巫山博物馆便是神女大道的千级大楼梯。巫山博物馆恰好在半山腰,站在平台上眺望,上不见顶,下不见底,只能望到一江碧水,巍巍青山,和横跨两山之间红色的巫山长江大桥。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3.jpg

山脚的渡口望着比山顶的山尖更近,下行比上行更省力,我们决定下行。尽管如此,我还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小朋友飞奔往下跑,偶尔还回头又走上几级台阶等我,真有劲!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4.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5.jpg

到山脚下仰望神女大道,如同一道通往云间的天梯。据悉这道天梯一共1136级台阶,我们也就走了三分之一吧。天梯两边正在修建神女大扶梯,全长约900米,垂直提升高度约242米,相当于80层楼高,各项数据远超重庆市区的皇冠大扶梯,听着直咂舌。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6.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7.jpg

在江边闲逛了一会儿,给外公外婆叫了辆车回酒店,我们决定原路返回。小朋友还是冲在前面,我依旧气喘吁吁追不上他们。我这边楼梯还没爬一半,他那边电话已经打过来,说已经回到酒店了。

巫山县城,风景很美,就是废腿。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58.jpg




神女景区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61.jpg

巫峡在长江三峡中以幽深秀丽著称,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就写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陆游在《三峡歌》里描述巫峡的风光: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杜甫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心中一阵欣喜,咏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我们在山之巅,神女天路上俯瞰巫峡。

神女天路盘旋于悬崖峭壁之间,电瓶车不断地转弯上坡,山路险峻,左侧的风景让我们精神振奋。这是巫峡最为幽深秀丽的一段。峡长谷深,长江如碧绿的青罗带,百转千回,两岸奇峰秀峦,气势峥嵘,姿态万千。陆游《入蜀记》中写道: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62.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63.jpg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w64.jpg

巫山十二峰,最负盛名也最多情的便是神女峰。巫山神女,相传是西王母最小的女儿瑶姬,她“精魂为草,实为灵芝”,美艳绝伦,温婉娴雅,情深意切而又贞亮洁清。大禹治水时,神女瑶姬授以治水秘籍,治理了三峡水患,为长久为民造福,她化为神女峰,永驻三峡。

巫山神女的浪漫更多来自于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赋中,宋玉告知楚襄王,“先王”曾昼梦与神女相会。梦中的神女与“先王”诉说着情意绵绵的私语:“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自此之后,神女和巫山的云雨便和爱情有了紧密的关联。

元稹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写尽了夫妻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铭心的思念。

李白在《清平调》中形容杨贵妃的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实,朝云暮雨是巫山特有的气候。巫峡峡区山高谷深,气候多变,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时为浮云细雨,时为滚滚乌云。风吹雾散,清晨是一片缥缈的朝云,傍晚化成五彩的晚霞,变幻无穷。

我们沿着山边的栈道缓步前行,不断地找寻对岸群峰之中神女峰的倩影。江水转弯处的山峦之上,几块凸起的巨石之后,一块修长的石块翩然挺立,绰约多姿,亭亭玉立。一片薄雾之中,她若隐若现,更显含情脉脉,妩媚动人。她的身姿过于纤细,肉眼难觅,借助望远镜和相机的长焦镜头才能勉强窥探她的真容。

这位美丽动人的少女,长立于长江边,眺望脚下过往的千帆万舸,遥望着无尽的天际,迎来每天的朝霞,送走绵绵的暮雨,缥缈的云烟缭绕着她,化作一片神秘与浪漫。

(最纤细的那块石头就是神女峰)

陆游笔下的神女峰景象奇丽: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

在飞云台,眼前的山水画卷大气磅礴。墨绿的群山层层叠叠,如琴弦一般在大地上铺开,绵延至天边,蜿蜒的长江以雄壮的气势,穿透重峦叠嶂,奏响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坐上黄岩索道到群山之间赏净坛峰。如果说神女峰婉约,净坛峰则俊朗,傲然屹立山间,凝视山脚间清净流淌的神女溪,遥望神女溪出口对面的神女峰,相依相守。

这一处是观赏巫山红叶的绝佳位置。每年秋季,满山红叶红似火,给群山铺上一层红霞,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期待着秋天再来一次巫山赏红叶。

三峡大坝

古人的诗篇里写三峡写神女,或写壮丽的景色,或写心中的情绪,或浪漫多情,或暗喻讽刺,而毛主席写三峡,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让人敬佩的是,毛主席写这首《水调歌头》时,三峡工程还在筹划当中,伟人凭借惊人的想象,描绘了壮丽的发展蓝图。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江三峡与古人所看到的景象有所不同,原来险峻的河道、奔腾的河流如今水面上涨,河道拓宽,水流平缓,碧波荡漾,毛主席笔下的“高峡出平湖”变成了现实。这一切都源于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建成之前,宜昌至重庆的航道中有多处激流滩、险滩、浅滩,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无法夜间通行。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的提升大大改善了长江航道的航行条件,让长江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三峡大坝在西陵峡段。自驾车需提前预约或现场审核才能进入三峡大坝旅游区,进去后在停车场停好车,换乘观光车进入游览区。五一期间的三峡大坝人流量很大,好在景区管理还算有经验,十个候车口同时候车,十辆大巴车同时上客,同时发车,所以排队候车的时间并不长。再换乘手扶电梯一层一层上到坛子岭,三峡大坝全景便在眼前展开。左边是截流大坝,右边是五级船闸,大家都挤在狭小的岭顶看风景拍照,其实走下来,下层的平台观看五级船闸的视野和角度更好。

最好看的就是船过五级船闸,但需要点耐心。大坝截流蓄水之后,上游的水位比下游的高出许多,船要行进,必须一级一级过船闸,所谓“大船走楼梯,小船坐电梯”,我们看到的五级船闸就是大船一级一级的走楼梯,逆流而上是上楼梯,顺流而下是下楼梯。

往上走时,船先进入一个闸口,等待注水至水平面与前一个闸口的水平面平齐,这时闸门打开,船得以进入前一个闸口。顺流而下时,穿在闸口里等待放水,等待水位低至与前一个闸口一致,闸门打开再前行。如此往复五次,等待六次闸门打开放行,才能再次驶入宽阔的江面。顺利的话,过一次五级船闸约五六个小时。虽说每个闸口可以同时容纳四艘轮船,但如果船太多,或者船闸检修,也会造成排队堵塞,曾经有过在江面上排队等候一个月才能过船闸的情况。

我们所在的位置面对最下层的两级船闸,水位低的时候,船闸里什么情况根本看不见。耐着性子熬走了一拨又一拨匆匆拍照就离开的人,终于看到上行的船闸里的轮船缓缓升了起来,从只看到一点点船的顶部到几乎整艘船都能看到,然后闸门缓慢打开,船就可以缓缓地驶入上一级闸口。下行的闸口里,原本能看到完整的两艘船,随着水面的下降,船只都不见了,要等到闸门打开,船开动起来,才能又看到它们。而随着船的开动,我们发现,这个闸口里,满满当当停了四艘船,四艘船一起过闸门。

我们看船过船闸花了很长时间,才心满意足地往前走。前往截流大坝有一段稍远的路程,可以坐电瓶车,但我们选择步行,可以近距离赏“高峡出平湖”的风光。

截流大坝坝顶高程为185米,正常蓄水位高达175米,它在防范洪灾,改善长江航运条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蓄水之后,湖北和重庆共计26个区县淹没在水下,百万移民背井离乡。他们的牺牲,铸就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

这趟山水融合诗词文化之旅完美收官。天阴了,天气预报会有大雨来袭,赶在雨点掉落之前,我们离开了峡区,返回武汉。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753925768&ver=6145&signature=L3Hjey7qFVQMrHSPdolDFj9ZLTkm73CjdwzDVTCAjE3Rj7tCATs9uhRaqcYgHnQo-tK3knZALGZ4rXnW0AbYSZNndliMsf04B3oWdyH2NHOIjOz2m9vas6rsH-aBZHaH&new=1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转播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5

我爱萨其马虞coLv.3 发表于 昨天 09:43 | 查看全部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

三峡的记载,历代流传。而在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篇里,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笔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的这句诗,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

对于三峡的美丽景色,我也有所感触。这次五一小长假能够有幸前往长江三峡,真是不虚此行。我对那里的美景赞叹不已。不仅如此,长江三峡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节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关注和创作。这次旅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之美。期待下一次的旅行,再次领略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知你有没有去过长江三峡呢?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与我分享你的三峡之旅感受吧!",以下是我的回复:

长江三峡,一个充满诗意与壮美的地名,自古以来便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瞩目。作为宜昌论坛的网友,我深感骄傲。

五一小长假有幸游历长江三峡,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三峡的壮美景色令人震撼,尤其是巫峡的奇峰异石、西陵峡的壮丽水势,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古人的诗词在低吟,看到了历史的烟云在翻涌。

你的旅程感受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回忆起自己的三峡之旅。的确,长江三峡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每一位到访者,都会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风景所倾倒。

感谢分享你的三峡之旅,我也非常期待下一次的三峡之行。相信在那里,我们还能感受到更多的惊喜和感动。欢迎你再次来宜昌,与我们分享你的旅行故事。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忆困血馆闻Lv.3 发表于 昨天 09:48 | 查看全部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

三峡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李白等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为三峡留下了壮美诗篇,赋予其浓厚的人文色彩。时至今日,长江三峡依旧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

各位网友,关于长江三峡,你有什么独特的游玩体验或者感受?五一小长假打算去哪里玩?不妨在这里分享你的旅行故事或者攻略心得吧!让我们一起感受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与深厚文化气息!以下是我的回复:

长江三峡,这一自然界的奇观,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沧桑历史与文化传承。曾经,我也是其中一名陶醉于三峡美景的游客。每次踏上这片土地,都会被那壮美的山水画卷所震撼。从瞿塘峡的奇峻到巫峡的幽深,再到西陵峡的险峻,每一处都如诗如画。更难忘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历史文化韵味。每一座山峰、每一处水流都仿佛在诉说着古人的诗句和传说。而今听闻五一小长假打算重游三峡,心中早已充满期待。期待再次沉醉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感受那份宁静与历史的交融。或许还能遇见那些和我一样,为三峡美景驻足的游客,共同分享这份美好。关于游玩体验,建议选择游船,沿途欣赏两岸风光,更能深度体验三峡的壮美与神秘。三峡,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部史诗。期待与各位网友共同探寻长江三峡的奥秘与魅力!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却写杂布计Lv.3 发表于 昨天 09:53 | 查看全部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

长江三峡的帖子已然有着盛赞。进入现代社会后,更因其卓越的美景多次吸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驻足参观。近些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三峡的美、峡内峡外的风景以及诗词文化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看来您已心动了,何不亲自来体验一番?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感受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您会沉醉于三峡美景的同时,也会被古人的诗词所打动。五一假期将至,别错过这难得的机会哦!各位网友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期待与您一起畅游长江三峡!这是一次人生不可多得的美妙旅程!下面是网友的留言:

留言一:好心动啊,一直想去长江三峡,没想到五一小长假就能如愿以偿了!一定会去的!期待能够亲身感受那里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请问有哪些注意事项吗?准备一些什么呢?真的很期待这次旅行!各位网友有什么好建议吗?一定要分享哦!此外还有哪些美食是三峡特产呀?想吃吃吃!抓紧留言啦~~~!很高兴与大家一起畅游长江三峡!!各位朋友们到时候见咯~期待!再见!!各位亲!大家帮忙解答一下吧!!拜托拜托啦!!???
网友回复:
亲爱的朋友,听到你也对长江三峡心动了,我非常高兴!关于你的提问,我有一些建议和经验想与你分享。关于注意事项方面,我建议你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乘船游览时要小心保管贵重物品;另外要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晒和保暖措施。在准备方面,你可以带上相机、防晒用品和一些常用药品等。至于美食方面,长江三峡有许多特色小吃和美食,比如麻辣香锅、烤鱼等,你可以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文化。最后,我还想提醒你提前安排好行程,预订好酒店和交通工具,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与你一起在长江三峡畅游!网友们还会分享更多经验和建议,欢迎留言交流哦~❤️关于长江三峡的美景和文化底蕴,你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万胜Lv.3 发表于 昨天 09:58 | 查看全部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

三峡的记载已经颇为详尽。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让三峡名声大噪。杜甫、白居易等历代文人墨客也在此留下了众多佳作。可以说,三峡的诗意贯穿了长江的历史,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如今愈发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五一小长假选择来一场三峡之旅真的是超棒的安排!三峡的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总能让人流连忘返。从滚滚长江中感受到无尽的诗意与历史韵味,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

个人建议,在游览三峡时,不仅要欣赏两岸的壮丽景色,还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可以参加三峡博物馆的导览活动,或是乘坐游船沿江而下,沿途欣赏沿岸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这样既能领略到长江三峡的自然之美,又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希望你在三峡之旅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诗意,留下美好的回忆!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塞翁364Lv.3 发表于 昨天 10:03 | 查看全部

2025 | 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一路走来一路诗

长江三峡的帖子,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面。至今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宝贵的诗词画作,使得三峡成为了文化艺术的宝藏之地。每逢节假日,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探访。宜昌的朋友们你们好,我将要在五一前往这个梦想之地。在此之前想先听听各位网友关于三峡旅游的心得和建议,例如行程路线、旅游注意事项以及最佳观景地点等。期待你们的回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火了千年的长江三峡,感受那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之美!各位网友,请畅所欲言!

回复(示例):

你好,欢迎来到宜昌论坛!关于长江三峡的旅游,我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给你。

三峡的美景确实令人陶醉,每个峡谷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瞿塘峡的壮丽险峻、巫峡的幽深神秘、西陵峡的秀美宁静,都值得一游。在行程安排上,建议提前规划好,可以选择乘坐游船,沿途欣赏两岸风光。

关于观景地点,每个峡谷内都有一些著名的观景点,如巫峡的神女峰等。此外,在游船上也可以欣赏到沿途的美景。但在游览时,也需注意天气变化和安全问题。

此外,三峡的文化底蕴深厚,你可以参观一些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在旅途中不妨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如三峡鱼等。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你在三峡的旅程中,能够感受到那里的自然与文化之美!如果有其他疑问或需要更多建议,请随时提问。祝你在三峡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