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导读
三峡论坛
Portal
宜昌论坛
BBS
宜昌社区
县市论坛
宜昌创业论坛
宜昌旅游论坛
宜昌生活论坛
宜昌生活论坛
登录
立即注册
宜昌房产家居论坛
宜昌论坛
»
宜昌论坛
›
宜昌论坛
›
宜昌生活论坛
›
舌尖上的历史,那些动人的宜昌美食传说!(万人收藏)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舌尖上的历史,那些动人的宜昌美食传说!(万人收藏)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7703
人穿越成功
教程:手机怎么扫描二维码
1147
0
术数古籍专卖疤
Lv.3
发表于 2023-4-23 07:39: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要说起
宜昌
的美食
那真是不胜枚举
凉虾、红油小面、三游神仙鸡...
或许你品尝过这些特色饕餮
了解它们的色香味
但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今天宜旅君就为扒一扒这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凉 虾
凉虾是宜昌、重庆一带十分常见的一种特色小吃,滑糯清爽,柔软清甜。它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再放置红糖水。是绝佳的消暑甜品。
相传很久以前,
三峡
边居住着一户彭氏母子。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年迈的母亲病了,很想吃一口河边的小虾。儿子听后便冒着严寒来到河边,想给母亲捞虾。到河边才发现,河面早已结冰,不管他怎么用力也敲不开冰面。心急之下他索性解开衣衫,躺在冰面上用身体融化冰面。没多久,他昏过了去。在梦里,一个白胡子老者对他说:你不是要虾吗?我教你……小伙子忽地醒来,飞奔回家按老人的方法做好小虾,一口一口喂母亲喝下,母亲奇迹般苏醒过来。
后来,小虾制作方法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称之“彭桂花凉虾”或“孝子凉虾”。崇尚孝道不分年代,如今凉虾已融入宜昌、重庆等地人们的
生活
中。
红 油 小 面
红油小面是
宜昌市
民的最爱,是当地特色小吃之一。因为其汤汁浓香麻辣,呈色鲜红,色泽红亮,爽滑带韧,味道咸鲜香辣,遂得名红油小面。
宜昌红油小面源自四川小面,宜昌北门在早些时候川人云集,红油小面也就是从那时传入到了宜昌本土。但是经过多年的变化,红油小面已经成了宜昌独特的美食!
三 峡 苕 酥
三峡苕酥是以三峡地区土家民间传统食品“苕丝糖”为基础,精选三峡地区沙土鲜红苕(又名番薯、甘薯或地瓜)、优质鲜糯米、鸡蛋为主要原料,采用土家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相传嘉靖年间,章太后来到三峡
夷陵
郡游玩,见当地盛产红苕,突出启想。她命夷陵、
长阳
、长乐(
五峰
县)所有食品作坊师傅三日之内做出“有苕不见苕”的糕点。
土家师傅詹多也是作坊的一员,其妻见他三日未归,便带煮熟的红苕偷偷送去充饥;夫妻俩互相推让,不小心弄破了红苕皮,摔入糍浆中,詹多忙品尝糍苕,味美馨香,便灵机一动,悟出了配方。众师傅齐心合力,采用红苕,糯米,鸡蛋原料做出了“有苕不见苕”的糕点。太后尝之,赞不绝口,遂提名为“三峡苕丝糖”。回宫后,她令人把“三峡苕丝糖”记入宫中食谱。后来,詹多特将这些配方传于三峡民间,并流传至今。
三 游 神 仙 鸡
三游神仙鸡,是
湖北宜昌
市一道传统菜,系选用肥嫩仔鸡为原料,经宰杀洗净后,以整鸡置砂钵用多种调味料腌渍,再加高汤及香料、冰糖等调料烧沸,然后移小火至汁浓鸡熟装盘。色亮香醇,原汁原味。
相传,三游神仙鸡的得名,源于宋代“三苏”。早在北宋嘉裕元年(公元1056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眉山县)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途经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被三游古洞的险峻所吸引,三人同游三游洞时吃过此菜,感觉菜味精美,吃后心爽神怡,悠哉游哉,乐过神仙,因此而得名。
后人为了借以扬名,便将“三苏”所食之鸡菜命为“三游神仙鸡”。后来南宋诗人陆游,在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亦慕名登三游洞,还汲水煎茶并题诗于三游洞石壁。传说也曾品食过“三游神仙鸡”美肴。
夷 陵 春 卷
夷陵春卷是湖北省宜昌市汉族传统小吃。用鸡蛋、面粉制成薄皮,卷入稍加煸炒的韭菜、腊肉、豆腐干、香菌(或冬菇)等,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此菜外酥内嫩、香软可口,一般在农历新年期间家庭自行制作,深受宜昌居民的喜爱。
据《摭言》,唐时的春盘一般是放的萝卜和芹菜,而富裕人家春盘的花样就多了,除了薄饼外,还备有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粉丝、鸡蛋等,用薄饼卷着吃。
在宜昌过去生活条件差,春节期间改善伙食时,夷陵春卷才会端上桌子,就算家里条件再不好,这盘菜也是少不了的。宜昌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不同的味道,比如有的比较清淡,有的带麻辣味,以满足不同市民的口味。
红 艳 膀
“天不想,地不想,只想吃顿红艳膀。若是吃了红艳膀,打个饱嗝三天香。”这是流传在宜昌市
远安
县的一首美食民谣。 红艳膀的确不同凡响,它即异于烧膀,也有别于卤膀,与清沌膀更是迥然不同。工艺精细独特,集煮、炸、蒸三道火工于一身。
传说,红艳膀原是楚国宫廷菜肴,原名富贵膀,经三闾大夫
屈原
传授到民间(远安在楚国境内)。老百姓嫌“富贵”二字势利,遂根据菜肴自身的特点,改名红艳膀。现在,每年端午节时,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用红艳膀祭奠屈原的习惯,一如吃粽子一样。
榨 广 椒
榨广椒,也称为榨辣椒,它是以鲜红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宜昌长阳土家族的风味小吃。
这道菜没有离奇的故事,只是土家族人一直延续至今的饮食习惯,在过去的岁月是因为菜少,一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或者到了冬季没有太多的菜品拿出来炒,而且到了红椒大量成熟的季节除了晒干保存就是泡,也没有别的储藏方法,所以聪明的土家人就发明了这道菜!
赤 花 籽
赤花籽又名“冰粉”、“果冻儿”。广泛分布于宜昌、重庆等地,明胶状饮品,口感细嫩滑爽。
宜昌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常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聪明的
宜昌人
发明了这种解暑佳品,宜昌话称其为“瓷娃子”,和凉虾一样,是夏季常见的街边消暑饮品。
峡 口 明 珠 汤
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长江三峡
,它西起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号称七百里画廊,无山不奇,无峰不秀。峡口建有举世闻名的葛洲坝水电站,一到晚上,灯火辉煌,似颗颗明珠。宜昌市的厨师,根据三峡雄伟壮观的景象,构思、创制了一种以风景命名的汤菜——峡口明珠汤。
此菜用蛋清泡作峡峰,蔬菜作峰上的灌木,以清汤作峰下滚滚的江水,以鱼茸制丸作水中的明珠。制作精细,形象逼真。蛋清泡浮出汤面20厘米高,象征西陵山峦,鱼丸点点宛如颗颗明珠,展现出秀丽的峡口风光,使人赏心悦目。进而一尝,鱼丸鲜嫩,蛋清柔溶,汤汁鲜香,众口交赞。现已成为宜昌创新名菜。
老 九 碗
“老九碗”宴极具宜昌的本地特色,席上的菜由杂烩头子、炸相蝶子、炸春卷子、鱼糕丸子、鱿鱼笋子、锤碗莲子、白肉肚子、香菌鸡子、珍珠丸子九道组成,都是用大碗盛着端上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上世纪20年代,宜昌很流行“老九碗”,为了迎合喜庆宴席的需要,厨师取多子多孙、多福多寿之意,将菜名前都加了一个“子”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里,受民俗、物产、地域等影响,宜昌逐步形成了独有的饮食特色,“原汁、咸鲜、偏辣”,即“鲜而不腥、咸而不重、肥而不腻、辣而不烈”。
鸡 蛋 糕
制作鸡蛋糕,选料极精,精选上等新鲜瘦肉生姜、蒜白、一起绞成肉泥,再加豆粉、荸荠丁、肥肉条、鸡蛋清、食盐等,并用水调和入笼用旺火蒸到八成熟后,趁热抹上一层鸡蛋黄,再复蒸至全熟。
相传,三国名将关羽统兵征战到远安,当地父老乡亲敬仰关爷的忠勇道德,曾以鸡蛋糕犒之,关爷一边品尝,一边抚着美髯连声赞曰:“美哉!美哉!”从此,鸡蛋糕名声大震,因此而流传后世。
关于鸡蛋糕,在远安还有一道民谣:“娶妻要娶远安女,鸡蛋糕做的真好吃(方言音‘七’),正月初一吃了糕,一年到头都吉利。”
宜昌的美食和这片古老的土地一样
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在漫长的岁月中
演变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人间美味
被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们广泛称赞
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请关注宜昌市旅游局官方微信
爱上宜昌
部分内容整编自网络
舌尖
,
舌尖上
,
舌尖上的
,
上的
,
历史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转播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帖子
载客600人以上的三峡游轮有哪些,每人需要多少钱?
舌尖上的宜昌 | 这些风味美食,让你恋上一座城的味道
枝江:318国道上的抗疫“父子兵”
舌尖上的乡愁:清江芝麻壳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图文热点
【林芝桃花全程自驾】2025.3.15-3.26金川梨
260 人气
#宜昌旅游论坛
从宜昌出发到北京一价全含5天4晚游玩攻略、
289 人气
#宜昌旅游论坛
在宜昌,跨年的仪式感都藏在这些地方!【文末
296 人气
#宜昌生活论坛
解锁宜昌|从自然奇观到舌尖美味
357 人气
#宜昌生活论坛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浏览过的版块
宜昌旅游论坛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