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彩,字天石,号补斋,无锡人。年少聪颖,有异才,文章著于乡里。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出游山东曲阜,被衍圣公孔毓圻赏识,被聘为孔府的西宾。次年,他与在扬州做官的孔尚任相识。后来,孔尚任在农部供职,两人过从甚密,并结识了在枝江担任县令的曲阜人孔振兹。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顾彩从枝江府出发,游历容美,进出五个多月,将所见所闻逐日记载,撰成《容美纪游》一书,构思精巧,叙事流畅,寓意深邃,是一部反映容美土司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百科全书。特别是书中多次提到茶园、茶农、茶客,让300多年前的五峰茶叶种植、生产、贸易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壮丽的绿色画卷。
1942年,《容美纪游》单独出版,湖北通志馆馆长李书城“备牍赍之”,欣然作序。李书城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为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德高望重,极具影响力。《容美纪游》正式出版以后,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法律、民族、民俗等方面专家的重视。特别是关于茶叶的记载,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茶文化专家的关注。
品 茶
田舜年任宣慰使的容美土司,主要包括五峰、鹤峰的大部分地区,巴东县野三关以南和恩施市、建始县清江以南的部分地区,以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石门县、桑植县接壤的部分地区。这里的大小土司招待贵客必上茶。顾彩夜宿田舜年的宜沙别墅,写道:“余寓舍甚黑暗,只宜睡,司茶者篝火室隅,昼夜无熄火”。“设茶清话,向晚月色澄霁,乞余作诗”。
顾彩从枝江府出发,一路缓慢南行,刚刚进入容美土司位于五里坪的南府,就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二十三,君以新茶、葛粉、竹鼠、野猪腊、青鱼鲊、虎头脯饷余寓中”。
采 茶
农历三月十一日,顾彩游历容美期间,恰逢农民在山上大量采摘新茶,因而诗兴大发,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采茶去,
去入云山最深处。
年年常作采茶人,
飞蓬双鬓衣褴褛。
采茶归去不予尝,
妇姑烘焙终朝忙。
须臾盛得青满筐,
谁其贩者湖南商。
好茶到得朱门里,
瀹以清泉味香美。
此时谁念采茶人,
曾向深山憔悴死。
采茶复采茶,
不如去采花!
采花虽得青钱少,
插向鬓边使人好。
在写于农历六月五日的《容阳杂吟》中,也收入了他的采茶诗作:
妇女携筐采峒茶,
涧泉声沸响缫车。
湔裙湿透凌波袜,
鬓畔还簪栀子花。
售 茶
在《容美纪游》中,多处提到来自各地的茶商,足以说明茶叶贸易的兴起。
农历三月初八,“饭两崖间古松下,有茶客数人驱驴至,亦坐憩松间”。
农历三月十一日,“会饮于行署小阁” ,“客司中者,江、浙、秦、鲁倶有,或以贸易至,或以技艺来”。这里提到的贸易,自然包括茶叶贸易。《容美纪游》后面,顾彩则详细地记载了与客商一路同行、住店的情景:
“诸山产茶,利最溥,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曰‘湘潭茶’,故茶客来往无虚日。”
“七月一日,晴。乃行,路平坦,连冈舒缓,流水淙淙,多茶客。抵油溪,宿民家。”
“初六日,行平冈,无复山险,至白马溪,乃更起群峰,一潭澄泓,民居环之。茶客二十余人,放驴满山,余杂之共宿一店”。
“茶客来往无虚日”。这里完全可以看出在清朝康熙年间,五峰茶即销往湖北、湖南等地,并且还有山西、陕西、湖南等地的茶商在五峰、鹤峰一带采购茶叶,商贾云集,生意兴旺。而当顾彩开启容美之旅的时候,茶商还把孔振兹的书信捎给了田舜年:“枝江令孔振兹闻余欲往,颇为怂恿,乃觅司中茶贩者以书附。”而据史料记载,山西、陕西的茶商当时通过万里茶道把茶叶运到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等地,这说明五峰早在300多年以前,就已经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茶源地。
从容美土司腹地经浣麻(万马)池到渔洋关的通路,于1693年左右建成,顾彩到来之时通行不过十一个年头,但已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顾彩对茶叶生产、贸易的记载非常有限,但生动的文字仍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五峰土司时期的茶叶生产、贸易状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依据,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五峰产茶范围甚广。顾彩在五峰辖区经过的时候,沿途都可以看到“采茶复采茶”和“妇女携筐采峒茶”的情景,如今的湾潭河、泗洋河、渔洋河、天池河流域,仍保留有数万亩古茶园。
二、五峰茶叶贸易历史悠久。顾彩在回枝江县府的途中,在“九环坡”“白马溪”都看到了来自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的茶客,“茶客来往无虚日”,最多的达到20多人。
三、顾彩所行之路也是茶叶之路。顾彩从容美土司的中府(现为鹤峰县城)出发,经百顺桥、洞口、渔洋关返回枝江县府,沿途茶叶飘香,看到的都是采茶人和茶客。古茶道历经沧桑,大多保存基本完好,至今依旧吸引着无数旅行爱好者的目光。
END
文 字:叶厚全
图 片:李 胜
初 审:张 静
终 审:谢云江
点击关注五峰政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