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b1342gxx9gi&1314.swf
以前宜昌民俗称端午节为“端阳节”,很少有人称为端午节。五月初五为头端阳,十五为大端阳,二十五为末端阳。
端阳节在官府,主要为纪念屈原,头端阳组织划龙船。
兴建三峡大坝前划龙船是从秭归下水划到宜昌。三峡大坝建起后,都是从夷陵区黄陵庙下水划到宜昌葛洲坝。每逢五月初五划龙船,农村生产队和城区各单位放假一天,上至南津关,下至磨基山,男女老幼装扮潇,伞扇俱备,水食携足,沿江两岸人声鼎沸,饱览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民间以所赢龙船颜色确定全年气候和农业收成,如黄船赢了代表粮食,表明粮食会收;红船贏了代表太阳大,要大天干旱;黑船赢了要刮大风;白船贏了当年雨水少;青船贏了小菜好。
在农家(城区家庭亦同)主要是过头端阳和大端阳隆重,体现在生活上丰盛不亚于正月十五。且上半年新粮、夏菜登场,是父母召儿女、媳婿或亲朋相聚的节日,备好烟酒糖茶、肉鱼粉虾,擀包面或蒸粑粑。特别是按习惯包糯米夹红枣的粽子。
尤其是一早就割艾蒿、菖莆(城区居民粽叶、艾蒿菖莆由农民采收后变卖买获)扎把挂于大门关缝间避邪,剩余的晒干驱蚊虫或是做药引,至今此俗不变。一切安排停当后,只等看船的青年娃们回还便上菜,祭拜祖宗后,主客共同人席偿新食棕饮酒品茶,无不尽兴。
五月初五当天一大早,市民争相购买艾蒿菖蒲把
五月五端午,
屈公骑艾虎,
手持菖蒲剑,
驱魔入地府。
过大端阳不划船,不食棕,中午有丰盛的菜肴,主要是家人和好友相聚。
末端阳一般家中无客,生活相对平常。
旧时,头端阳节那天,农户流行有“五月端阳节,天师嫁白蛇,雄黄一杯酒,艾蒿一枝叶”的习俗。以雄黄朱砂泡酒饮服,并洒于厨房、贮藏室、屋壁、床下,还普遍用“雄黄酒”擦耳朵和饮用,认为这样做了,可以预防蚊叮虫咬和毒蛇侵袭。旧俗中,寺、观里的和尚、道人要在头端阳前两天对划定分管的范围按户
送三张端阳符(灶书)。民间有“送上门的端阳福(符)”俗语,初五、十五、二十五各一张。逢五晩饭后,家庭主妇沐浴更衣,非常虔诚地跪在灶门边火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