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论坛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5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非遗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喀什非遗+旅游在传承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

[复制链接]
850 0
非遗活起来 旅游火起来——喀什非遗+旅游在传承创新中绽放时代光彩
6月9日,中国杂技家协会文化润疆“精品杂技下基层”文艺惠民演出活动在疏附县托万克吾库萨克村举行,吸引了不少疆内外游客在此观看杂技和民族乐器手工制作,不少游客还当场购买了热瓦甫、都塔尔、手鼓等民族乐器。

疏附县民族乐器村的民间艺人在弹奏手鼓、都塔尔。
托万克吾库萨克村也叫新疆民族乐器村,手工生产都塔尔、热瓦甫、胡西塔尔等50余种民族乐器,其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托合提·肉孜老艺人正在民族乐器作坊内手工制作一把3.8米长的都塔尔,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不时发出“太漂亮了!”的赞美声。“过去我们手工制作的民族乐器都很小,为了让非遗乐器‘活’起来,我们大、中、小型的民族乐器都制作。我5个月时间才能手工制作出一把大型都塔尔,因为有订单,大型都塔尔还是给我带来了理想的经济收入。”

热合曼江·吐尔逊老艺人正在专注地制作热瓦甫,见围观的人多起来,他便停下手里的活,用制作好的热瓦甫给游客弹唱《黑眼睛》《去哪儿》等民歌。“我们用边弹边唱的方式,让民族乐器‘活’起来,让人们听见民族乐器的独特之音,使游客有购买民族乐器的欲望。”说着,一名游客支付1200元,购买了一把热合曼江·吐尔逊用7天时间制作的热瓦甫。

在民族乐器展览大厅,5.7米长的弹拨尔、4.7米长的都塔尔、3.95米长的热瓦甫、4.95米长的萨塔尔,都是出自民族乐器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伊明·吾守尔、热合曼·阿不都拉、玉买尔·阿吉、艾尔肯·铁木尔之手。

打起手鼓吹起鹰笛。
“我们还请民间艺人来弹唱,请歌舞演员来舞蹈,想方设法让民族乐器‘活’起来,让旅游市场‘火’起来,我每年靠手工制作民族乐器就能收入10万元。”热合曼江·吐尔逊说。

6月10日,在英吉沙县“非遗小镇”,刚参加自治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回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制法土陶烧制技术国家级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正和儿子加紧制作素陶和琉璃陶。

游客在英吉沙县土陶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家近距离感受土陶文化。玉素普江 库尔班江 摄
“过去,我们一家人手工制作的陶品多为素陶,在漫长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我不断探索土陶的造型、着色、烧制等工艺,手工制作出的罐、壶、盘、碗、缸、盆等几大类琉璃陶,由于外观漂亮、色彩亮丽,深受游客喜爱。”

堪称一绝的是,阿卜杜热合曼·麦麦提敏生产的土陶只以口头方式传承,没有文字,没有图纸,没有模板,随心所欲,自由创造,其造型与花纹,全都源于生活,与自然浑然天成,每件作品都各具特色。琉璃陶每年都给他家带来几十万元的收入,土陶的市场也越做越大。

来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喀什古城,无论是开门迎客的热瓦甫、麦西莱甫、顶碗舞、瓷碟舞,还是城内的土陶、花帽、铁器、铜器、木器、金银首饰、维吾尔药茶等,满眼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疆内外游客乐此不疲、络绎不绝地前来观光、购买。6月5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评选产生的14家自治区级“非遗集市”通过公示,喀什古城景区榜上有名。

喀什铜器。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中心,是一座开放式的自然人文旅游景区,也是新疆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古城内现有99条街巷,这里既是景区又是居民的生活区。目前,开设有传承传统工艺店铺63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店铺47家,代表性传承人47名,涵盖了传统美食、土陶烧制、铜器制作、金银首饰制作、木器制作、保健茶配制、服饰制作、花帽制作、乐器制作、木雕制作、铁器制作、蒸笼制作等12个非遗项目,从业人员170人左右,这些勤劳的手工匠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旅游市场“火”起来。

游客在选购花毯。
记者从喀什地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了解到,目前,喀什地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代表性传承人23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70项、代表性传承人86人;地区、县级非遗项目630项、代表性传承人694人。成功申请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资金309.8万元、16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资金33.5万元、自治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31.6万元;完成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2023年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资金申报及地区级以上非遗项目简介的收集、编辑、整理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塔什库尔干县青年参加马球比赛。

山东济宁援疆指挥部将拥有三项非遗的英吉沙县芒辛镇非遗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预计投入援疆资金1.3亿元,规划建设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鲁疆达瓦孜非遗演艺中心、土陶产业园、刀王故居、模戳印花布大师工作室;打造英吉沙全域旅游中心,将英吉沙非遗开发好、传承好、利用好,为英吉沙的文旅产业创造出一片新天地,成为南疆旅游的新名片和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全面复苏的旅游市场“火”起来,让喀什非遗+旅游在传承创新中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来源:喀什日报记者 霍然
主编:王志恒 责编:李俊梅 实习编辑:韩子轩
投稿邮箱:ksnews@vip.163.com联系电话:0998—2673715
推荐阅读
手绘丨喀什古城美如画 非遗文化名天下
喀什古城景区入选自治区级“非遗集市”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76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联系我们
  • 邮箱:928283588#qq.com(请把#改成@)
  • 唯一官方网址:Esanxia.com
  • QQ客服:928283588
  • 宜昌三峡论坛网站会员QQ群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9点至晚上24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网站地图|Archiver|小黑屋|三峡论坛 ( 桂B2-20230358.桂ICP备2023000524号.桂网文(2023)0928-250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桂南)字第0011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4 16:12 , Processed in 0.04358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