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论坛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2040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

[复制链接]
2040 0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

孙权想过趁机灭了蜀汉,只是没有战机,加上担心曹丕趁火打劫,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主动向刘备求和。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兵败夷陵以后,陆逊率军追到夔关,结果在鱼腹浦误入诸葛亮所布八阵图,差点身死。后来幸亏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不忍,将他引出。陆逊不敢再追,又担心曹丕乘虚来袭,所以收兵撤退。这让人觉得在夷陵之战以后不久东吴就已经撤军,其实这并不准确。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jpg
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兵败后吴军一路追击。刘备进入撤回白帝城以后吴军也没有放弃,吴将李异、刘阿等人在城外的南山安营下寨,和蜀军对峙到八月才撤走。刘备战败大约是在六月或者七月,所以吴军在白帝城下大约待了一个月的时间。
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
吴军千辛万苦追到白帝城,又和蜀军对峙这么久,自然不是来欣赏风景的。夷陵之战蜀军损失惨重,孙权自然是对益州有些想法,派出李异、刘阿等将追到白帝城,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可乘之机捞一把。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jpg
不过刘备也是戎马半生,虽然在夷陵打了一个大败仗,但是并没有慌乱。撤到白帝城以后刘备亲自坐镇关上,以安定军心。白帝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魏国灭蜀以后,东吴曾经派遣步协、陆抗等人攻击白帝城。结果被守将罗宪击退。此时刘备亲自坐镇白帝城,手下部队比罗宪还要多,吴军始终没有找到战机。
此后在夷陵之战中被打散的蜀军也陆续返回,白帝城蜀军兵力越来越多。孙权只是想趁机捞一把,啃硬骨头可没兴趣。毕竟曹丕也不是什么可靠的盟友,如果东吴和蜀汉继续打下去,只能便宜了曹丕。既然吞不下蜀汉,那么让蜀汉继续存在共同对抗曹丕才是对孙权最有利的情况。
所以在发现没机会以后,孙权就撤军转而向蜀汉求和,这也是当时他最现实的选择。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jpg


魏蜀吴三分天下,时而这两方联合起来攻打另一方,时而另两方联合起来攻打这一方,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长期稳固的存在。就问题夷陵之战后吴国不趁机灭了蜀国而言,一起去看看。
夷陵之战被称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其对三国的走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4.jpg 进入正题,夷陵之战后吴国不灭掉蜀国的原因有哪些。第一【自身原因】吴国和蜀国的这次厮杀,吴国虽然以胜利告终,但是吴国战士死伤惨重,士兵们一片死寂,没有生机也没有活力,国家经济迅速下滑,国家实力不足。如果此时再与蜀国继续纠缠的话,损失不可言说,也不可挽回。
加之此时的蜀国,内部矛盾尖锐。主要还是针对是否乘胜追击蜀国的问题,朝中元老及孙策的旧部,觉得应该持续战役,但是新进的主帅陆逊持反对票,因为长时间的战争缘故,国力不支,士兵倦怠。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5.jpg 第二【外部原因】虽然吴国位于水乡迷人的江东,地理位置很优越。但是如果要攻打蜀地,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毕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加之吴国不善陆地山川战,攻陷蜀国是很难的一件事。
还有,如果此时吴国攻打蜀国,曹魏只会坐收渔翁之利,并且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攻陷蜀吴两国。加之吴国和魏国因为领地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吴国如果此时攻打蜀国,魏国同样也是它的敌人,最后只能腹背受敌。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6.jpg 以上所述,就是笔者对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攻占蜀国原因的一些见解。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夷陵之战后吴国无法趁机灭了蜀国,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于吴国趁机攻蜀,下面展开聊一聊个人的理解。
一.天时,吴蜀继续相争,曹魏得利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7.jpg 夷陵之战后,蜀国大败损失惨重,刘备败逃白帝城并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主持大局后,迅速稳住败势,调整布置并准备好抵抗吴国的继续进攻。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8.jpg 吴国在夷陵之战后也颇有损耗,经济与军力水平都有下降。如果吴国此时强行趁机伐蜀,实力上不济,加上蜀国诸葛亮已做好准备,不一定成功,一旦陷入胶着,此时曹魏在旁虎视眈眈,吴蜀相争,曹魏得利,弄不好吴国伐蜀之时,正是魏国亡吴之时,这或许是吴国无法趁机灭蜀的主要原因。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9.jpg 二.地利,长江水道和川蜀腹地易守难攻

夷陵之战后,如果吴国趁机进攻蜀国,进攻必经路线是长江水道,长江水道地势凶险万分,东低西高易守难攻。只要蜀军以逸待劳据险而守,吴军进攻难度非常大。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0.jpg 即使吴国胜利通过长江水道,接下来有更加难以攻克的川蜀战略腹地,川蜀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加上民风彪悍,吴国又不善山地战,进攻川蜀的战争会很艰难,需要付出惨痛代价。时间上,吴国也很难短时间内占领川蜀腹地。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1.jpg 三.人和,吴国内部不和

夷陵之战后,吴国内部将领不和,是否攻蜀意见不一,许多将领希望趁机攻蜀,但是主将陆逊却坚持退兵以防魏国偷袭。虽然陆逊是孙权亲自拔擢的新晋人才,但是军中威望不足,无法统领诸军攻蜀作战。当时将领中有孙策时期的旧将,有宗室贵戚,大都数将领自负看不起陆逊。夷陵之战后,陆逊退兵也考虑到长期作战无法节制其他将领,趁机攻蜀恐有所失。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2.jpg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三国时期,由于关羽镇守的荆州被东吴袭取,更甚于连关羽本人也遭擒被杀。
刘备、关羽、张飞情深义重,关羽之死,让刘备、张飞在伤痛之余,立志要找东吴报仇。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3.jpg

再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就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率大军征讨东吴。当然,蜀地是刘备的根基和大后方,自然不能有失,所以就让诸葛亮坐镇后方。
安排好一切后,刘备就带兵去攻打东吴了。
然而,让刘备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大战还没开始,张飞就被部下所杀而死于非命。更加残酷的是,英雄一世的刘备最终在夷陵之战中惨败。
刘备此战的失败,是蜀汉失去荆州后的又一次实力大损。
蜀汉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此战之后的近40年的时间里,三国魏蜀吴互相之间的领土基本保持不变。
当然,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虽然惨败,但不久,作为胜利一方的东吴孙权还是主动向刘备议和了。而刘备由于此战的失败而心力交瘁,就同意停战。到了第二年的四月,刘备托孤于诸葛亮,而他自己就离开了人世。
那夷陵之战中东吴孙权战胜刘备,为什么不趁机灭了蜀汉呢?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4.jpg

其实,蜀汉虽然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但东吴想要灭了蜀汉还是很困难的,再加上还有曹魏政权的因素,孙权自然不能轻举妄动。
首先,刘备在夷陵兵败后就退到了白帝城,一些东吴将领虽然很想乘胜追击、攻打蜀汉,但刘备退到白帝城后就不退了。
孙权听闻刘备就在离边境不远的地方驻扎,有些害怕,就不敢轻举妄动。
不久,刘备就收拢失散的蜀兵,同时赵云带着援军也赶来了。
此时的东吴军,纵然是胜利之师,但也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机会。
其次,蜀汉虽然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让蜀汉政权元气大伤,但刘备的后方还是很稳固的,一则蜀地本就易守难攻,二则,又有诸葛亮坐镇。
东吴想要乘胜灭了蜀汉,还是很困难的。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5.jpg

最后,当时是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夷陵之战是蜀汉、东吴之间的战争,而一边还有曹魏再看热闹呢!
曹魏就是想坐收渔翁之利,计划着等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后,不管他们最终谁胜利,到时自己再出手,就可一举消灭蜀、吴了。
三国鼎立,可以互相牵制,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吴主孙权、吴将陆逊,并非易于之辈,他们又怎么会想不到曹魏的想法。
孙权、陆逊也担心,如果东吴大军全力灭蜀,一旦进入蜀地,就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争,那时东吴前进难,又不能退。
如果正在着紧急的时候,曹魏突然攻打东吴后方。由于东吴大部分兵力都在攻蜀,这时曹魏攻打东吴后方,东吴自然难以应付。
正是由于孙权、陆逊担心曹魏会突然袭击东吴后方,所以就停止追击蜀军而主动撤军了。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6.jpg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不久,曹魏果然攻打东吴,但好在陆逊早就做了防备,才没让魏军得逞,曹魏也只得无功而返了。
所以,东吴在夷陵之战胜利后,不是不想灭蜀,而是灭不了,也不能这么做。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7.jpg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指挥兵马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可谓强劲。孙权见刘备来势汹汹先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
陆逊与刘备相持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重大失败。
那么吴国在取得重大胜利后,为什么不趁机灭掉蜀国呢?

分析有以下原因:
(一)、孙权没有趁机灭掉蜀国最重要的原因是惧怕曹魏政权趁机灭掉吴国。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8.jpg

从当时的战场形势来看,刘备与曹魏之间有东吴阻隔,虽然孙权为了拉拢曹魏政权第一时间向曹丕称臣,但夷陵之战后孙吴虽然胜利但也受到很大损失,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吴国进一步攻打蜀国,曹丕很可能趁虚而入,吴国腹背受敌,那么先被灭掉的就是吴国。
这也是由三国地理形式决定的,无论蜀国和吴国谁胜谁负,曹丕唯一可以攻击的只有东吴。
何况蜀国和吴国一旦分出胜负,曹魏政权要面对蜀国和吴国合而为一的力量,对曹魏政权相当不利。曹魏政权不可能等着吴国灭掉蜀国后再攻打吴国,东吴很可能面对魏国和蜀国的夹击。
(二)、蜀国地势易守难攻。
蜀国的主要位置是现在的四川、贵州、陕西等区域。陕西等区域属于黄土高原,而四川、贵州属于山地。从古至今,山地一直都是易守难攻的地区。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19.jpg

古代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水利资源丰富,四川盆地历来被称为粮仓。
夷陵之战后蜀国虽然势微,但吴国损失也不小。当时为了抵抗刘备,除了后方留下必要的兵力,东吴已经将大部分的精锐部队派上了前线。东吴虽然在战役中打败了蜀军,自身也蒙受了过万人的损失。
吴蜀相较依然势均力敌,何况吴国以长江为险善于水战,如果进入山地战没有优势可言。
总之,吴蜀相争不能不顾及曹魏政权虎视眈眈。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吴国和蜀国夷陵之战也是下大了国本,没有实力进一步攻打蜀国。

何况以水战之兵与蜀国打山地战,最终吃亏的可能是吴国。
所以吴国虽然夷陵之战胜利,也不敢有贪图蜀地之心,它没有应对蜀魏夹击的实力,也没有能力逾越蜀国的天险。




东吴一没有这个实力,二没有这个胆量,三没有这个设想。
一,如果刘备没有在树林中扎营避热,陆逊亦无计可用,只能坚守,因为陆逊手中没有将军可以和刘备交手。刘备一败,军力损失巨大,但余部同陆逊交手,还是有能力抵抗的。
二说东吴没有这个胆量,就是因为诸葛丞相在西川,陆逊追兵追至鱼物浦,诸葛亮预先埋伏的八卦阵差点让陆逊回不了东吴。
三说东吴没有这个想法,主要是要防备魏国出兵攻吴。西川路途遥远,地势险要,陆逊如不能一举拿下,必被蜀军牵制在西川,这时,一旦魏国乘虚进攻吴国,则孙权无兵可救,东吴危矣。


夷陵之战,蜀汉元气大伤,《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仅以身免”,五十余营,数万兵马,损失殆尽。由此可见,刘备的精锐部队在此役之中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和东吴决战。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0.jpg


那么,夷陵之战后,东吴陆逊为何不乘胜追击,哪怕攻不下成都,扩大一下战果也可以呀。为何陆逊要在最有利于东吴的时候撤军放刘备一马呢?
关于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孙权一方,一个是刘备一方。
夷陵之战后,东吴处境更加危险

公元222年六月,陆逊以火攻计策烧毁了刘备四十余座营寨,由此,刘备军队开始全线溃败,数万兵马溃散投降,粮草器械几乎损失殆尽。
此时,刘备逃往了白帝城避难。
面对大好形势,东吴将领潘璋、徐盛等人极力请求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甚至上表孙权说必能生擒刘备。
但此时的东吴有两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外患和内忧。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1.jpg


外患
面对诸将请战,此时的陆逊、朱然、骆统表示不能在和刘备较劲了,因为北面的曹魏一定会趁火打劫,因此极力请求孙权撤兵回防。

果然,同年九月,曹魏兵分三路攻打东吴;曹仁出濡须,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真、张郃、徐晃围南郡。
一时间三路大军压境,东吴的处境远比刘备处境更加危险。也因此,孙权别说进攻刘备了,实际上他更害怕刘备从背后插刀。因此,孙权又主动向刘备抛去了橄榄枝,希望两家罢兵言和;
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三国志·吴主传》。”
内忧
除了北面的曹魏南下之外,东吴的国内也不消停了。
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馀年。
扬州、南越一带的蛮夷趁虚造反,迟迟不能平定。此时,孙权是真的害怕了,卑辞上书曹丕,说自己一定改过自新,请求曹丕放自己一马。
当然,曹丕最终没答应,而孙权在和蜀汉重修旧好后也选择了和曹魏正面刚。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2.jpg


其次,蜀汉当时元气大伤,但并没有损失殆尽,自保有余

实际上,在夷陵战败之后,蜀汉仍有一定的实力,自保绰绰有余。
首先,刘备战败后,局势并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依然占据着从东吴手中抢来的秭归城。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在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还是占据着一定主动权的。
其次,刘备东征的兵马大部分都是被东吴打散了,并非全歼,也因此,刘备退到白帝城之后马上选择驻扎此地,一来可以就近观察形势,二来也可以在此收拢残兵败将。
再有就是战争之初,刘备决定东征孙权时并没有举倾国之力。当时,赵云对刘备东征伐吴的决策表示反对,建议刘备放弃东征的想法,专注于北伐曹魏。因此,刘备东征时并没有带上赵云,反而是分给了赵云一部分兵力驻守江州(重庆)。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3.jpg


当刘备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赵云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白帝城支援。虽然后续没有参战,但这也使得白帝城有了足够的兵力自保。
再之后,刘备看清形势之后,甚至觉得自己还有一战之力,还给陆逊送去了一封恐吓信。
刘备闻魏军大出,书与逊云:‘贼今已在江陵,吾将复东,将军谓其能然不?
如今曹魏三路大军伐吴,我也准备再次东征,试问陆将军还有胜利的希望吗?
逊答曰:‘但恐军新破,创痍未复,始求通亲,且当自补,未暇穷兵耳。若不惟算,欲复以倾覆之余,远送以来者,无所逃命。’”
陆逊的回答也很简单;你一个刚刚被我打败的手下败将,还没养好伤,还想着再跟我较量。随便来吧,就你那点兵力,来了也是送死!
刘备听后什么反应不知道,但接下来孙权却主动向刘备请和了。最终,刘备同意了孙权的请求。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4.jpg


综合来说,夷陵之战后,不是东吴不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实际上是蜀汉方面尚有足够的自保能力,而且东吴还面临着北面曹魏的大军压境,以及内部蛮夷的趁虚造反。此时,东吴自身难保,更不敢对蜀汉有所企图了。





夷陵之战刘备败的巨惨,率领的八万多蜀汉精锐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在狼狈逃回白帝城后,东吴将军李异、刘阿等追到了南山,并摆开了攻城的阵势,徐盛、潘璋、宋谦等大将上表孙权能够生擒刘备,东吴各军磨刀霍霍,只待孙权下达进攻的命令。
夷陵大败,蜀汉军事实力严重受损,士气更是低落到极点。东吴在各个方面都是占优势的,此时应该是东吴进攻蜀汉的良机,但在一个多月之后,孙权却并没有大举进攻蜀汉,而是选择了退兵。看似孙权错失了灭蜀良机,蜀汉侥幸逃过一劫。
蜀汉虽然惨败,但并非无还手之力

刘备在收到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的消息后,虽然对孙权恨之入骨,但并没有因仇恨而昏了头。在东征伐吴之前,刘备还是做了比较全面的部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令赵云驻扎在江州。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5.jpg 江州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口,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是益州水路的中枢,其水路四通八达,几乎可以抵达益州的任何位置。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6.jpg 赵云作为跟随刘备几十年的老部下,从长坂坡数骑救刘禅及汉水之战大败曹军等事迹来看,无论是其对刘备的忠心还是军事能力均不在关、张之下,由于关、张二人皆已不在,称赵云是刘备的第一心腹大将一点也不为过。
当赵云知道刘备兵败夷陵之后,立即自江州率大军顺长江而下驰援刘备,给予了东吴一定的压力。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7.jpg 在赵云抵达永安前,巴西太守阎芝收到刘备兵败的消息后,令马忠率巴西诸县兵五千人支援刘备,由于刘备已经回到永安,马忠率领的部队驻扎在永安,防卫东吴。
益州的东大门永安,易守难攻

刘备虽然在猇亭损失惨重,但东吴想要灭亡蜀汉,第一道要面对的城关就是刘备退守的永安城。
法正曾经说过: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8.jpg 关头即白水关,位于梓潼郡白水县,是东汉时期自汉中入蜀的必经之地,可以说是益州的北大门,此关易守难攻。刘备取益州时,若不是用计斩了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因此夺了白水关,否则刘备的平蜀之路将更加艰难。
鱼复即益州东部巴东郡鱼复县,公孙述改名为白帝。刘备夷陵兵败后退守此地,并更名为永安,此城是由荆州入益州的必经之地,是益州名副其实的东大门。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29.jpg
白帝城周回七里,西南两面因江为池,东临瀼溪,唯北一面小差逶迤,羊肠数转,然后得上。《华阳国志》
根据《华阳国志》中关于鱼复县的记载,其东、南、西三面环水,只有北面一蜿蜒曲折的小路可上,为易守难攻之城。
魏灭蜀时,镇守永安的巴东都督阎宇受诏回成都,只留给领军罗宪二千人守永安城。东吴孙休先命步阐、唐咨攻打永安,但被罗宪击退。后孙休又命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大军三万进兵永安,围攻罗宪六个多月而未下,待荆州刺史胡烈救援罗宪,东吴不得已退兵。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0.jpg 从蜀汉灭亡后,吴主孙休的这次攻打永安战役可以看出,永安是真滴不好打。
孙权屈身曹丕乃权宜之计,是时候摊牌了

在关羽发动襄阳之战时,孙权便向曹操示好,表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曹操分忧解难,并主动请缨袭取荆州以解樊城之围。在曹丕继位魏王后,孙权遣使进贡以表臣服之心。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1.jpg 刘备伐吴,孙权求和失败。孙权为防止两面受敌,立刻向曹丕示好以稳住曹丕。
首先,派使者向魏国称藩,表示自己正式向曹丕称臣,东吴现在是魏国的附属国了,来试探曹丕对自己的态度。由于曹丕刚刚称帝不久,需要政绩来树立威望。
孙权是曹操征讨多年都没有拿下的大军阀,现在曹丕一登基便令其臣服,其他小贼还敢造次吗?可以说孙权而此举极大的满足了曹丕“西南将万里无外”的愿望,所以曹丕不顾大臣反对,同意了。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2.jpg 孙权见曹丕就范,又立刻将于禁等人遣返回魏国。于禁作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之首,唯一授予假节钺的人,在曹魏有很高的地位。为表示忠心,孙权将他送回魏国。
曹丕对待归降的人政策是“风化动其情而仁义感其衷”,就是动之以情、重赏感化。对待山贼如此,对待蜀汉降将孟达如此,孙权归降自然也是如此,即拜孙权为大将军、封为吴王,加九锡。而孙权是来者不拒,欣然接受。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3.jpg 孙权与曹丕的频繁来往,让魏、吴两家的关系越来越近。孙权数次派使者出使魏国,而曹丕也向孙权索要了不少好东西,比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孙权也是下了血本,曹丕的要求全部满足。
但刘备伐吴后曹丕要求的一件事,触动了孙权的底线,就是曹丕要求孙权将王太子入朝为质。孙权不好直接拒绝,所以就找各种理由拖延,先是派使者信誓旦旦的打赢,后又进贡方物,终于拖到了击败刘备。这时,曹丕想派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往东吴与孙权盟誓,并要带吴王太子登入朝。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4.jpg 这时,孙权又收到徐盛、潘璋等人的进攻刘备的请求,孙权陷入两难,此时确实是进攻蜀汉的良机,但曹丕这面也拖不下去了,于是写信询问陆逊。
陆逊与朱然等人的意见非常明确,此时虽然蜀汉实力大减,但真不能打。这段时间曹丕在长江北岸大量集结军队,图谋不轨,应该早做准备。
最终,孙权听取陆逊、朱然等人的意见,没有攻打刘备,并将军队撤了回来。同时明确拒绝曹丕令王太子登入朝为质的要求,不久曹丕以此为借口率大军伐吴,魏吴大战爆发。


如果有可能,吴国或许根本不想和蜀汉打一场夷陵之战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即便打赢夷陵之战,吴国也有种种原因不愿或不能灭蜀。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5.jpg 一.蜀汉尚能一战

贾诩认为刘备有雄才,而诸葛亮善于治国,这两人的组合在整个魏国都无人能比。熟悉三国史的读者都知道,贾诩此人看人眼光毒辣,素有谋略,他对刘备和诸葛亮的评价实际上侧面反映出蜀汉高层的高统治水平和巨大潜力。
就夷陵之战本身来说,刘备被陆逊击败后退至永安城(白帝城),收拢残兵并依托坚固城池和险峻地势布防,加上蜀汉派赵云驰援刘备,转守为攻的吴军很难再占到便宜。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6.jpg 而且,每每谈到夷陵之战,很多人都只会关注蜀汉的损失。事实上,吴国为了打赢此战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如果重伤的吴国倾全力打一场灭国战,蜀国会不会被吴国灭亡不知道,但吴国倒是有被魏国灭亡的风险。
二.魏国才是吴国头号威胁

吴国不敢动用大军追击蜀军,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提防魏国。
夷陵之战期间,魏国朝堂已经就要不要趁火打劫有了一场争论,最终曹丕决定坐山观虎斗,最好能坐收渔翁之利。
曹丕的小心思陆逊很清楚,所以他不但反对追击蜀军,还在战役结束后迅速班师。不久后,魏国就派曹休、张辽、张郃等八名魏国顶级将领率军兵分三路伐吴,进一步印证了陆逊判断的正确性和魏国的危险性。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7.jpg 所以,即便在战场上占了大便宜,无力单独对抗魏国的吴国还是选择与蜀国和好,这是吴国国家战略使然。
三.吴国内部并不稳定

吴国刚刚吞并荆州,刘备就引兵来攻,因此吴国根本没有完成对荆州的彻底消化。而且吴国境内世族力量强大,世族与君主的争端是扰乱吴国政治环境、影响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便从军事角度说,吴越地区经济文化落后,民风剽悍,时刻威胁着吴国政权。孙氏控制吴越期间,曾先后派黄盖、陆逊、诸葛恪等名将征讨山越,由此可见山越对孙氏的威胁。因此留下部分军队对付山越,导致吴国没有太多精力再去进攻蜀国。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8.jpg


夷陵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三场大战的最后一战,其中前两战分别为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的起因,是因为吴国偷袭了荆州,并擒杀了刘备的二弟关羽。不仅如此,三弟张飞也算是间接的死在了吴国的手中(张被部下张达、范强杀害,之后此二人投降了东吴)。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39.jpg 关羽、张飞的死,让刘备痛不欲生,听不进不同意见的他,决定起全国之兵70万伐吴。
战争初期,刘备的蜀军兵锋正盛,势如破竹,吴军难以抵挡。为摆脱危局,吴主孙权决定拜后起之秀陆逊为大都督,领兵抗蜀。陆逊掌握兵权之后,并没有直接与蜀军作战,而是采取避其锋芒、以退为进的战术,将数百里的夷陵山地地形留给了蜀军,使其无法展开兵力。最终陆逊以火攻之计,火烧刘备绵延数百里的营寨,至其大败而归。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40.jpg 按理说在夷陵之战后,吴国只要乘胜进军,蜀国必然危矣,然而最终吴国却放弃了进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吴国没有趁机灭掉蜀国呢?
第一,八阵图之威。蜀军大败之后,吴军也曾趁胜追击过,结果误闯进了诸葛亮设下的八阵图中,无法脱身。要不是诸葛亮的岳父出现,领着吴军走出困境,恐怕最终也少不了一场大败。得以逃出升天的吴军,只得灰溜溜的逃回吴国。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41.jpg 第二,蜀国还有能力抗吴。虽然刘备夷陵大败,损兵折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备经营蜀中多年,国富民丰,收拾收拾,还能拿出不少家当。更何况还有诸葛亮、赵云等牛人尚在,抵抗吴军进攻,应该不在话下。
夷陵之战后吴国为什么没有趁机灭了蜀国?w42.jpg 第三,三足才能鼎立。夷陵大胜,就算吴国能够趁胜灭了蜀国,但在综合实力上,仍要逊色于北方的魏国。没有蜀国的牵制,吴国今后就要单独面对魏国的进攻,压力可想而知。就在吴蜀开战之时,曹魏虎视眈眈,已经做好了南下的准备。所以唇亡齿寒,只有三足才能鼎立!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宜昌三峡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宜昌三峡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

粉丝

80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联系我们
  • 邮箱:928283588#qq.com(请把#改成@)
  • 唯一官方网址:Esanxia.com
  • QQ客服:928283588
  • 宜昌三峡论坛网站会员QQ群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早上9点至晚上24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网站地图|Archiver|小黑屋|三峡论坛 ( 桂B2-20230358.桂ICP备2023000524号.桂网文(2023)0928-250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桂南)字第0011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1 17:59 , Processed in 0.04769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