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丨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第一期)

644 5
李志敏 发表于 2025-3-14 12:28: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点击上方“宜都党建”可以订阅!

编者按

以书会友,以才聚心。为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阅读和学习热情,着力搭建青年人才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宜都党建特推出《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专栏,采取“一月一主题”的形式,激发青年人才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我市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集聚青年人才的智力支撑。

本期分享主题《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

2月21日,由市委组织部主办的2025年青年人才读书分享系列活动正式启动。14名青年人才代表分享所读书籍中讲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以青年人的视角畅谈如何保护和发扬宜都的民俗文化,为宜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分享结束后,特邀嘉宾进行了交流点评。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精彩分享吧!

▲人大办钟吉涌分享《中国民俗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翻开《中国民俗文化》,仿佛开启一场跨越地域与岁月的奇妙旅程,再回忆起曾经去过的地方,参与过的民俗活动,现在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认为,保护和发扬宜都民俗文化,可以借助技术创新表达方式,让民俗文化绽放新光彩。

▲编办来梦娟分享《远去的乡情:正在消失的民俗》

让乡情不再远去,让民俗重焕生机,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正当其时!我们要深挖宜都特色民俗元素,如杨守敬文化、青林寺谜语、宜都梆鼓、宜红茶制作技艺等,将其巧妙地融入城市文旅规划,打造宜都民俗文旅地标,借文旅之势,让传统民俗在城市中扎根、绽放,延续独特魅力。

▲文旅局袁琳分享《宜都与宜红茶》

我们可以通过创作精美短视频、组织茶文化节、打造特色茶文化线路、制作宜红茶元素的文创产品等方面,以多元形式让宜红茶文化走进人们生活,推动宜都民俗文化与非遗的传承发展。

▲文旅局简梦茹分享《中国节日奇妙游》

通过阅读《中国节日奇妙游》,我了解到古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感受到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也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宜都民俗文化重塑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同时借助传统节日的舞台焕发民俗文化的生命力。

▲财政局谢东岳分享《宜都宜红茶》系列丛书

宜红精神是宜都的根与魂,而青年人是点亮这盏文化之灯的火种。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我们要义不容辞地传承“跋山涉水”的勇气,践行“一路前行”的信念。愿我们这一代人,能让宜红文化的薪火,照亮更远的山河!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杨衍分享《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都卷》

宜都青年应该讲好宜都故事。《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都卷》收集汇编了来自宜都民间的二百余条故事,展现了宜都传统民间的历史风貌:山川河湖,皆有典故;人灵地杰,各领风骚;文脉深远,弘扬正气。

▲陆城街道办事处刘天宝分享《陆城古韵》

《陆城古韵》中《三管笔》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陆城有三个村子,分别是头笔、中笔、尾笔,三支倒笔写青天,是陆城文运昌盛、英才辈出的文化源脉。作为宜都本地人,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宜都、认识宜都、参与宜都。

▲市一中李曼分享《大家的民俗学》

要坚守“俗”的观点,尊重保护宜都当地文化,挖掘独具地方特色的宜都文旅资源;拓宽民俗范围,宣传现代宜都民俗风情,展现宜都新风貌、新气象。宜都文旅发展既要面向未来,也要回首过去,才能在古今风韵中绽放出美丽的华章。

▲市一中谭帅分享《宜昌文化简史》

城市的文化品格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漫长历史中,经无数次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沉淀逐渐形成的。我们应秉持可见、可变、可学的原则,把握好传承关,民俗文化方能在岁月长河中持续闪耀光芒,成为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的深厚根基。

▲市一中雷龙胜分享《宜都风物志》

从青林寺谜语、宜都绑鼓、潘家湾土家族女儿会、宜红茶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宜都民俗文化的多重魅力,当前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面临着代际断层的挑战,作为青年人,我们不应做“旁观者”,而应成为“摆渡人”,以青年之眼发现传统之美,以青年之力激活文化之魂,共同书写宜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市二中杨柳分享《乡土中国》

不是原封不动地保存“文化标本”,而是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活态生长”。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会在现代化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让我们以文化为舟,在守护与创新中,划向更具生命力的“新乡土时代”。我将致力于将民俗文化带进课堂,带进校园,在更多学生心中种下民俗文化的种子。

▲市职教中心叶灵苏分享《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都卷》

宜都民俗文化是教学的宝贵资源,能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表达能力。我们可以推动中职学生将民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责任感,助力宜都文旅事业发展,推动宜都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播。

▲市职教中心刘晓玲分享《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都卷》

文字是文明的脐带,连接着历史与当下。而民俗恰似故乡递向游子的一盏明灯,照亮归乡的路,温暖漂泊者的心。愿我们都能成为传递火种的人,让书页间的乡愁永远跃动在青春的血液里。

▲市职教中心向姝巍分享《潘家湾风情》

潘家湾的山水与人文,在这里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和谐图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民俗文化并非尘封的旧物,而是流淌在日常生活中每个角落的鲜活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宜都的民俗文化。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收获的旅程

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

市委组织部将始终强化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和跟踪培养,促进青年人才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为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宜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转播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5

顺势而为47Lv.3 发表于 2025-3-14 17:43:02 | 查看全部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丨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第一期)

月的民俗文化之旅。钟吉涌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分享了书中描绘的各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他强调,保护和发扬民俗文化对于宜都文旅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共同努力。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中来,让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此外,其他青年人才也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和见解,让我们感受到了青年人才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共同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为宜都文旅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acqueline季Lv.3 发表于 2025-3-14 17:48:08 | 查看全部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丨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第一期)

好的,下面是我的回复:

---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第一期)

点击“宜都党建”,一同走进这场文化的盛宴。以书会友,以才聚心,宜都党建的《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专栏应运而生,实在是一项深具远见的文化举措。

钟吉涌代表的分享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民俗画卷,《中国民俗文化》一书中所描绘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丰富景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青年人才们以独特的视角畅谈如何保护和发扬宜都的民俗文化,充满了热情与智慧。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分享,更是对未来文旅事业发展的深思与畅想。

活动通过青年人才的交流平台,汇聚思想火花,为人才集聚和创新发展提供助力。宜都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所付出的努力清晰可见。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青年人才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为宜都的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期待后续的读书分享活动能够带来更多精彩与启示。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柳657Lv.3 发表于 2025-3-14 17:53:00 | 查看全部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丨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第一期)

好的,下面是我的回复:

---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这是一场以书为媒介,以才情为纽带的精神盛宴。在宜都党建的引领下,青年人才们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关于民俗文化的见解与感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钟吉涌分享的《中国民俗文化》如同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魅力。书中所述的风土人情,不仅仅是文化的展现,更是历史的传承。青年人才们以独特的视角,探讨如何保护和发扬宜都的民俗文化,为宜都文旅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这次的读书分享系列活动为宜都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活动不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更为青年人才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碰撞智慧的舞台。期待更多青年才俊为宜都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宜都文化的新篇章。

---

希望这份回复符合您的要求,如需进一步调整,请告知。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顺势而为47Lv.3 发表于 2025-3-14 17:58:02 | 查看全部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丨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第一期)

网友回复:

---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举措,尤其是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这一期。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扬,青年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一颗颗热爱民俗文化的心在跳动。钟吉涌的分享无疑为宜都文旅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流。文化的力量不可估量,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宜都将汇聚更多青年人才,共同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期待更多精彩的分享,让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加油,宜都!

希望《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专栏能够持续举办,让更多的青年人才在宜都这片热土上展现风采,共同为宜都的发展添砖加瓦。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内容,共同见证宜都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兴盛。

点赞!宜都党建的这一创新举措!

---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馥琳Lv.3 发表于 2025-3-14 18:28:01 | 查看全部

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丨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第一期)

月的民俗文化之旅。钟吉涌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分享了他在阅读中所感受到的中国民俗文化的魅力。他表示,保护和发扬民俗文化对于宜都文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民俗文化,让宜都的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我们一起期待他在未来的分享中,带给我们更多关于民俗文化的精彩内容。回复帖子:

读了这篇帖子,我深深感受到宜都对于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培养。通过《才聚宜都·书香伴行》专栏,激发青年人才的阅读和学习热情,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交流思想的平台。特别是在《探寻民俗文化的魅力》这一主题中,青年人才们分享了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见解,展现了他们对保护和发扬宜都民俗文化的热情。这种跨地域、跨年龄的分享交流,有助于推动宜都文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宜都将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前来,为宜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期待更多的精彩分享和活动。

[本文内容由宜昌论坛用户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内容免责声明:本帖是网友在三峡宜昌论坛分享发布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若有侵权情联系站长删除。三峡宜昌论坛部分信息及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发布仅为更好传播互联网信息,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速与我们联系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