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从建安四年(199)十二月曹操领兵进驻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到建安九年(204)正月他挥师渡河对邺城发动总攻,在袁曹交兵期间,曹操军队的主力基本上驻扎在官渡一带,后来攻占黎阳(治今河南浚县东),又以该地作为北进冀州的屯兵基地,和此前的军事部署
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一、为什么选择官渡?
这要从战前形势、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官渡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进行分析。
1、双方的力量对比
首先,袁绍消灭公孙瓒后,“既并四州之地,众数十万”,地广兵多而资源丰富,因此能够“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但是他与公孙瓒及黑山军长期交战,未得充分休整,物资消耗亦很巨大,故而具有隐患。“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
曹操军队数量较少,但数年来屡战屡胜,士气正旺,其战斗力要高出一筹,如荀彧所言:“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曹兵的弱点在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
颍川郡是曹操的后方与粮饷供应基地,官渡之战双方相持时,曹操曾因乏粮而想撤回许都。“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荀)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双方各自的优劣长短,正如沮授所论:“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曹操如果在濒河的延津、白马等渡口坚决阻击,一来沿河上下津渡甚多,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处处设防,容易造成力量分散而顾此失彼;二来沿河前线距离许都后方较远,军需补给运输困难。
2、官渡所处的地理位置
而官渡所在的中牟位于今河南郑州与开封之间,“中牟县,在(开封)府城西七十里。西至郑州七十里。”其南距许昌不过二百里,途中虽有敌军的袭扰,但因路途较近而便于护送,所以在后勤供应上较为有利。
就防御作战的自然条件而言,官渡地属平原,处于鸿沟水系的上游,北边共有数条东西流向的水道,对袁绍军队的南下构成了层层障碍。首先,该地濒临汴水。顾祖禹曰:“官渡城,在(中牟)县东北十二里。即中牟台也,亦曰曹公台。建安四年曹操、袁绍相持于官渡口。
裴松之《北征记》:‘中牟台下临汴水,是为官渡,袁绍、曹操垒尚存焉。’”除了汴水之外,还有官渡水与黄河。《史记》卷29《河渠书·索隐》注“鸿沟”曰:“楚汉中分之界,文颖云即今官渡水也。盖为二渠:一南经阳武,为官渡水;一东经大梁城,即鸿沟,今之汴河是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47《河南二》曰:“官渡水,在县北中牟台下。鸿沟自荥阳下分二渠,一为官渡水是也……又北则为黄河。”鸿沟诸水西通荥阳,东南流入淮泗,对曹操的后方颍川地区构成了北、东两边的天然防御工事。袁绍军队由河北直下南征许都,官渡正位于其中途。
若是从两侧迂回,官渡以西是著名的圃田泽,又名原圃,周围陂塘密布,不利于步骑通行。《元和郡县图志》卷8曰:“圃田泽,一名原圃,(中牟)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
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上承郑州管城县曹家陂,又溢而北流,为二十四陂,小鹄、大鹄、小斩、大斩、小灰、大灰之类是也。”
如在渡河后从东边迂回去进攻许昌,则要涉渡济水、汳水、雎水等数条河流,还要越过许昌东边之南北流向的蒗荡渠,这样不仅劳师费时,难以发挥骑兵优势,而且容易遭受曹操兖州驻军的侧翼袭击,而被截断其给养运输的道路。
由此看来,官渡是颍川以北的重要屏障,属于袁绍南取许都的必经之地,曹操将主力部署于此,足见其具有高明的战略眼光,故能以少抗众,使强敌驻足不前。
如荀彧所称赞:“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由于官渡的地理位置
非常重要,既为大河南北的陆上交通枢纽,又有多条水道横流而利于防御,所以曹操在与袁绍父子交战的几年内坚持将主力驻守于此,挡住敌人的必经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综上所述,随着曹袁政治矛盾的激化与战事加剧,曹军主力较长时间内驻扎在官渡地区,以迎接与袁绍军队的反复战斗。从建安四年(199)曹操进军河内,移防官渡,到建安九年(204)他渡河攻克邺城,消灭袁氏集团而占领冀州,在此期间,曹操集团的军事重心区域,
即部队主力长期屯驻作战的地带,是由许都北移官渡、黎阳,最终转移到河北的邺城,从而逐步与此前政治、经济重心所在的颍川郡发生了彻底的脱离。
在汉末群雄初起的角逐当中,曹操拥有的兵马、地盘与声望均处于下风,但是他在根据地的建立、兵力部署与主要作战方向的确定方面屡次做出英明的抉择,以致能够发展壮大,先后夺取东郡和兖、豫两州,挟天子迁许,并以许都所在的颍川郡为政治、经济重心和军队休整的后
方基地,向各地用兵取得成功。在与强敌袁绍的决战中扼守交通要冲官渡,伺机突袭反攻而克敌制胜,这是他智谋过人的缘故。
需要强调的是,曹操身边的智囊团队阵容强大,曾在复杂纷乱的形势下为其运筹帷幄,频出奇谋,并帮助他做出战略决策。如谋士之首荀彧,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也。”其次,“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此外还有,“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建安十二年(207)二月,曹操在平定北方诸州后大封功臣,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此番言语就是对谋士们功绩的充分肯定。
曹操不仅自己具备文韬武略,而且知人善任,群策群力,这也是他能够成功地调整军事部署与用兵方向的重要原因。
二、官渡之战的分析和对后世的意义
官渡之战,从建安五年二月开始,到十一月结束,历时 9 个月。它是汉末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两个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争中的第一次大战,也是曹操统一北方之战中最重要一战。这次战争中,曹军取得据称前后歼灭 7 万袁军精锐部队的胜利,分出袁、曹两大集团的高下,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从此,曹操结束了战略内线的作战,北方已经没有任何割据者能够与他匹敌。
官渡之战的胜利者将会统一中国,因为袁绍和曹操当时各占据了四个州,如果谁能击败另一方,并夺取对方的势力,将会占据天下十三州的八个州,成为东汉末年的超级势力,一家独大,这种势力统一当时的天下是没有异议的。
所以官渡之战对后世的影响就是: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有可能会统一整个华夏。当然这只是有可能,因为形势的发展谁也无法准确预见,而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甚至认为袁绍会取胜,这包括曹操手下大批的官员,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发现了自己手下很多人写信给袁绍表忠心,但就说明了当时的人心是倾向于认为袁绍会取胜,但事实的发展却是曹操胜利了。
1、曹操获胜的原因
这次战争,又是在北方平原上进行的坚固阵地防御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在战争中,曹操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大获全胜,原因是多方面的。曹操政治上挟天子而令诸侯,具有以顺讨逆的优势;经济上扶植自耕农,发展农业生产,使包括关中在内的人民得到实惠,逐渐支持曹操;实行屯田,缓解了军粮供需矛盾,安定了社会生活。
就战争指导而言,曹操则是殚精竭虑,正确掌握和处理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战前准备比较早比较充分。其中大胆冒险东征刘备,尤为关键,此举避免了在官渡之战中陷入两面作战。否则,刘备在袁、曹战争中,率其新得的数万兵力偷袭许都,将动摇曹操根本。曹操在袁绍、刘备夹击下必败无疑。
(2)在绝对劣势情况下,夺取退却主动权。退却前主动出击,取得白马、延津初战大捷,尔后从容地完成退却。选择退却终点时,强调阵地因素,并在战前筑城,弥补阵地上障碍物的不足。
(3)在战争转折关头,咬紧牙关坚持住。相持阶段后期,袁军由于疲劳、弱点暴露、不断犯错误,力量被大大削弱,战争进入转折关头,曹军也到了最难于坚持下去的时刻。这时稍有动摇后退,必被袁绍大军所乘,一败涂地;坚持下去,则抓住了反攻的绝好时机。曹操听从荀彧劝告,放弃退守许都的错误企图,咬紧牙关,绝不示弱,从而抓住了全战指导中最吃力的地方,抓住了胜败转折的关键。
七年后,曹操依旧念念不忘,表奏献帝说,荀彧不同意我退守许都的想法,陈说宜于坚守之利,赞许反攻的谋划,启发了我,改变我愚笨的想法,终于取得歼灭性的胜利。荀彧深明胜败的关键,谋略之高,世所罕有。
(4)以深入袁军后方烧毁其全部粮草,揭开反攻序幕。由此诱发袁绍的错误处置和张郃的投降,使得袁军军心动摇混乱,巧妙地收到瓦解袁绍全军的奇效,为决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乌巢烧粮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以孤注一掷的极大勇敢,置背后袁绍援军于不顾,兵力使用上坚决集中不分散,保证了一鼓作气攻下乌巢。
(5)指挥风格上,善于听取和吸收部属的正确意见。明智、虚怀地采纳荀攸佯攻延津、荀彧坚持危局等建议,深信许攸袭击乌巢的奇策,策得即行,应变无穷。后来吴国建武中郎将胡综对此深加赞扬说,从前许子远舍弃袁氏,投靠曹氏,他为曹氏出谋划策,分析利害关系,都被采纳接受,终于打败袁氏军队,从而奠定曹氏基业。假如曹氏不相信许子远,怀有疑心,犹豫不决,不能在心里拿定主意,那么现在的天下就归袁氏所有。
2、袁绍惨败的原因
袁绍以绝对优势兵力,遭到惨败,主要是政治、经济政策失当,纵容豪强恣意横行,亲戚兼并土地,造成百姓贫弱,引起人民反对。在作战指导上,战前准备不如曹操充分。在战前曹操东征刘备、侧后暴露时,未能偷袭许都,陷曹操于两面作战,是极大失策。
在官渡之战的部署上,未能出奇兵袭击许都,迎取献帝,反而使用 10 万大军于一个方向,一线平推,被阻遏在曹军预设的官渡战场上,使得大军在济水与官渡水之间的狭窄地域上无法展开,陷优势兵力于难以发挥作用的境地。
在战局关键时刻,对军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前否定派蒋奇防守乌巢翼侧的建议,事后又不以强大兵力去增援,关键时刻处置失当。对于沮授、田丰、许攸等正确建议,不知采纳,多端寡要,好谋无决,如此拒谏饰非,刚愎自用,怎能不败?
3、战后的形势
官渡战后,军事、政治形势发生有利于曹操的重大变化。在北方,袁绍集团由于投入官渡战争中的战略机动部队大部被歼后得不到及时补充,受到重大打击,士气不振,处在失败情绪的笼罩下。在南方,形势总的也有利于曹操。曹操开始控制了扬州。
官渡之战期间,曹操派严象接任袁术扬州刺史遗缺。严象被孙策庐江太守李术所杀,庐江梅乾、雷绪、陈兰各自聚众数万,在江淮间割据,形势对曹操不利。但曹操令刘馥继任扬州刺史后,刘馥单马来到九江郡,在合肥(今属安徽)空城建立州治,招降梅乾、雷绪等,招回从江东回归的人民以万计,广开屯田,兴修水利,使官民都有了积蓄,又尽可能多地储备木石,作好战备。几年之间,巩固了政权。曹操面临的江东威胁也解除了。因为企图偷袭许都的孙策遭到暗杀,其弟孙权继业,江东正经历着政权交替的危机。
荆州的形势似乎不利于曹操。割据荆州的刘表,一方面在袁、曹间保持中立,一方面乘袁、曹交战之机,平定该州响应曹操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叛变,地方扩大到千里,带甲兵士发展到10余万。刘表尽管得到大发展,但实际上在袁绍战败后,荆州的、战略地位削弱了。
在此有利形势下,曹操探索向何处用兵。建安五年年底,他企图进兵江东。侍御史张纮劝阻说,乘人丧事发动进攻,是不符合古义的;如果不胜,反而结了仇,不如厚待江东。张纮原是孙策智囊,后来被曹操征调到许都作官。曹操鉴于战后河南的叛县还没有收复,过江进兵江东的准备也不充分,采纳张纮意见,对江东采取安抚政策,表奏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承认他占有江东。
建安六年三月发生春荒,曹操到安民(今山东东平东南 20 公里)就谷。曹操又认为袁绍被打败不久,不敢轻举妄动,企图南下进攻刘表,但荀彧不赞成让袁氏获得喘息。他指出,现在袁绍战败,部下离心,应该利用其困境平定他们。这时反而企图背向兖、豫,去远征荆州江汉平原。如果袁绍收集残余力量,乘虚出现在我后方,则你的事业就完了。
在荀彧的帮助下,曹操认识到对南作战的极大危险,放弃了这一计划,决心首先进攻河北,在战略外线作战中消灭袁绍集团,统一整个北方。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