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女西施,关于西施的下落和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而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尽管有范蠡的详尽记载,却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难解的谜团让人倍感缺憾.就连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也只是略有所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吴越春秋》更是一笔带过:“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西施绝色于世,范蠡更不是平凡之辈,后因“齐人闻其贤,以为相.”他却再不愿涉足政坛和宦海,于是“尽散其财”,又携西施去了陶(今山东定陶),并再次改名换姓为陶朱公.范蠡在定陶再次创下盖世的家业,《史记集解》说他当时拥有家产万万:“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
以上所说,一些古诗词也曾道及,如苏东坡的“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可是,关于西施的下落,也不乏另外的说法,像《墨子. 亲士篇》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无疑是说这些人都是“死其所长”,因各自的所长招致相同的祸害.西施就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底遇害的.而当时的背景是:本来并不强盛、连年战败的越国,终于靠美人计等谋措挫败消灭了原本强大的吴国,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吴王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便翻脸无情、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唐代诗人皮日休,他在诗中描写道:“不知水葬沉何处,溪月弯弯欲笑颦.”亦推测西施是沉江而死的.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所演绎的情节:西施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可她内疚于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自缢于人去楼空的萧萧吴宫......
二、王昭君
王昭君离开汉宫一年之后,为呼韩邪生下一个儿子.可是,风烛残年的呼韩邪在她嫁到匈奴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公元前31年)磕然去逝,刚过上两年锦衣玉食、天伦之乐安逸生活的王昭君,在二十四岁时就成了寡妇.而更难让王昭君接受的是,按照当时的胡俗,她应再转嫁给呼韩邪前妻的儿子--已继承王位的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无以改变自己命运的王昭君,只好屈尊胡俗,并为原是子辈现为夫君的复株累单于生下两个女儿.十一年以后的汉成帝鸿嘉元年,雕陶莫皋也英年早逝,命运多舛的王昭君时年三十五岁,正值丰满成熟的盛年.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后,匈奴单于硬是不承认他这个非刘氏后裔的帝王.匈汉关系一度紧张、恶化,甚至烽烟漫卷、战事迭起.回天无力的王昭君,目睹自己“捐躯报主”、倾尽心血才换来的和平安定遭到破坏,心灵受到沉重的打击.便在唤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失意绝望中暴疾而终......
有关王昭君的结局,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马致远的《汉宫秋》演绎王昭君念念不忘汉元帝,不甘嫁给呼韩邪,出雁门关就投江自尽了.其实,这是剧作家特立独断的笔触,隐含着马致远对那个时代、对元蒙羌胡的藐视、嫌恶和偏见.
《乐府诗集》引《汉书.匈奴传》中的记载, 则把昭君的死归咎于复株累单于的逼婚,说昭君对不分辈分、有乱伦之虞的“胡俗”深恶痛绝,为了保持一个汉家女人的清白而饮鸩自杀.其实,这也是宋人特别看重名节、因循恪守贞操观念的真实写照.
历代著述多把昭君出塞和亲之事看作悲剧.早在晋代,就有人持这种观点,像石崇的《王明君辞》: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还有李白的:“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杜甫的:“画图省织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另有:“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生泛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这些诗句各自洋溢着深切透怀的悲剧色彩,无不对昭君出塞寄于无限的悲怜、同情和哀叹.似乎王昭君的出塞完全出于无奈和被动,是男权政治的牺牲品、是男系社会对女性人格的肆意践踏和残害.不过,要真是这样,不憨不傻的王昭君又何必主动的“请掖庭令求行”呢?
|